大福镇东通宁乡、长沙,南达涟源、娄底,西接东坪、怀化,北至益阳、常德。
大福镇素为“木材之乡”“茶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锑、锰、铜、铀、铁、钒、金等。商贸经济十分活跃,是安化沂溪河流域和宁乡县沩山乡、黄材镇桃江县松木塘镇等8个周边乡镇的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年粮食播种面积3.7万亩以上,年粮食总产量在2.1万吨以上,2010年创建长高公路沿线1万亩优质中稻丰产基地;规模化养殖基地发展明显增多,全镇养殖大户达138户年出栏生猪6.8万头以上,牛1.2万头以上,羊4.5万只以上,家禽48万羽;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超过20家,会员超过500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超过2万亩。其中扶王山发祥厚朴基地,流转土地达1万亩,投入500多万元,开发厚朴3000多亩,营造薪炭林与用材林5000亩。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投资上千万元,开发厚朴基地10000亩、优质茶叶基地1500多亩、金钱松400多亩,并全力打造好扶王殿、“芙岭朝云”、扶王山3处旅游景点资源,建成一个集林业种植和保护、观光旅游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万亩生态林示范基地。建和村已建成20亩茶叶苗圃基地,2013年可移栽茶园1000亩。
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锑、锰、铜、铀、铁、钒、金等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龙头山发现玄武岩矿;非金属以石灰石和泥炭的开采利用较多,磷、煤、硫也未曾开采过。工业经济以矿产资源开发、烟花爆竹制作、竹木产品加工为工业主导产业,2010年承接沿海发达省份电子、玩具、制鞋企业4家。亮点纷呈,全镇有司徒钨矿桂岩山工矿区、戴家锰矿、湖南海旺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龙头建材有限公司、天罩坪花炮厂、金塔花炮厂、联展鞋厂、新桥塑料编制厂、响水洞漂流公司、峪升电子厂、福山竹器厂、大福胶板厂等11家较大型工业和旅游企业。2012年7月,投资1800万元的安化响水洞漂流正式开漂,景区按AAAA级标准建造,以漂流为主打,以写生创意、彩弾野战、拓展训练等户外活动为补充,成为安化县梅山文化风景区的又一主要景点。
城镇建设独具特色。有大福坪南、北两区和东山、新桥、木孔、文河4个小集镇,其中中心城区2.35平方公里,商业街4条,城镇常住人口3.5万人,城镇化率35%。
特色农副产品有“东山的刀豆丝、新桥的豆荚子、木孔的干笋子、大福的香干子、文河的河鱼子”等。米酒是大福传统特色产品,酝酿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酒味奇特,畅销省内外。特色农产品有木材,茶叶,稻谷,红薯,玉米,杂粮,饲料,猕猴桃,水产。
铬超标粮食怎么处理
客土、换土、去表土、深耕翻土法:成本高,且不能从根本上清除重金属,存在占用土地、渗漏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此类方法适合于小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
玻璃化技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置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待其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玻璃体物质。此类物质结构稳定,很难被降解,可以实现对土壤重金属的永久固定。玻璃化技术最早用于处理核废料,处理土壤的话,处理完就不是土壤了。
电动修复: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直流电,使重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定向迁移,在电极附近富集,再进行适当的物理或化学处理。
土壤淋洗:用淋洗剂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可用于大面积、重度污染土壤的治理,尤其在砂质土中效果较好。土壤淋洗需添加昂贵的淋洗液,且淋洗液对地下水也有污染风险;另一方面,淋洗液在淋洗土壤重金属的同时也将植物必需的 Ca 和 Mg 等营养元素淋洗出根际,造成植物营养元素的缺失。土壤淋洗后淋洗液也需要处理。
固化/稳定化:固化是通过添加药剂将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属包被起来,形成相对稳定性的形态,限制土壤重金属的释放;稳定化是在土壤中添加稳定化药剂,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沉淀(共沉淀)、络合作用来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
离子拮抗技术: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离子间存在拮抗作用,当土壤中某种重金属元素浓度过高时,可以向土壤中加入少量对作物危害较轻的拮抗性重金属元素,进而减少该重金属对作物的毒害作用,达到降低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目的。向 Cd 污染土壤中加入适量的Zn,可以减少植物对 Cd 的吸收积累[1]。
二、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①植物提取:利用超积累植物吸收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在地上部积累,收割植物地上部分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杂交狼尾草( Pennisetum americanum (L.)Leek × P. purpureum Schumach)和热研 11 号黑籽雀稗( 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No. 11)都对提取Cd有较好的作用。 ②植物固定:利用植物根系固定土壤重金属的过程 重金属被根系吸收积累或者吸附在根系表面,也可通过根系分泌物在根际中被固定。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Linn)可用于固定 Cd。
微生物修复技术:土壤中一些微生物对重金属具有吸附、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工程菌培养、微生物投放来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和毒性。例如,香蒲( Typha latifolia)根际中分离出的一些菌株能钝化固定土壤中的Cd,降低它们在土壤中的可交换态含量。
三、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因地制宜地调整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向土壤中添加物质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在污染土壤中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等,从而改变土壤重金属的活性,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减少重金属从土壤向作物的转移。这是一种较为综合、且温和的方法。
一个案例:
湖南农业大学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承担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的一个子课题研究,负责湘江流域重金属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的工作。据他们说,在其中的一个施用硅钙肥和石灰的 3.33 hm2 水稻的示范工作中, 2011-2012 年稻谷增产49.8%~51.4%;水稻糙米 Cd 含量降低 56.6%~63.8%;示范区排水 Cd 浓度降低 54.7% (数据尚未发表)。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添加生物炭的示范工作中,生物炭添加显著地降低了 Cd 在水稻、根系、茎叶、稻壳和籽粒中的含量,水稻籽粒 Cd含量降低 26%~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