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施用方法和步骤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3:56:37
字号:

1、有机肥料的第一个使用方法,就是在种植之前,也就是配土的时候,混合在普通的园土里面,还可以增加一些椰土啊蛭石之类的,然后再播种,或者再种植上植物。

有机肥施用方法和步骤

2、在花盆或者地里种植花草蔬菜什么的时候,最底下是土壤,然后铺一些有机肥料在土面上,然后在盖上一层土,种植东西,这样子,当植物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吸收到营养了。

3、在花草蔬菜农作物什么的,长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这个时候植物长势明显变弱,需要肥料,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施肥了。施肥方法可以在植物的旁边挖开一条小沟,然后把肥料埋进去就好了。

4、如果不想一次弄太多肥料的话,也可以兑水,浇洒在花盆或者土壤的表面,一次少弄些,可以多次的施肥,这个方法也适合在家中种花种菜的朋友。

液态微生物菌肥如何长期保存而不会变质,例如根瘤菌肥

做肥料一二三四五周的变化是:第一周变化不明显,仅仅有一点原料气味;第二周肥料袋里面的橙子皮水果皮菜叶等开始发霉了;第三周,霉呈蓝绿色 ,面积扩大气味比较难闻;第四周全部霉烂、出现恶臭味;第五周肥料袋子里果皮和菜叶会融入土里面发酵,成为土里的肥料。

当前社会提倡绿色环保,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理念深入人心。制作有机肥不但能变废为宝,减少环境问题,还能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制造有机肥的原料来源广泛,制作的基本原理是发酵。根据原料来源以及有机肥用途,制作有机肥有很多方法,这里介绍一种快速制作的方法。

一、物料配比

接种 将1kg如金原菌有机肥发酵专用粉剂与10kg麸皮粉(玉米粉、蘑菇渣等)充分混匀后混入5吨禽畜粪便中并加入部分秸秆或腐殖土,搅拌均匀。

二、水分调节

发酵物料的水分应控制在50-60%。其简单判断办法为:将拌好的发酵物料紧抓一把,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松开落地即能散开为适宜。若能挤出水汁,落地不散开,则含水率大于75%,太干太湿均不利于发酵,应调整。

三、物料建堆

在做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平顶梯形堆高度在1.2米~1.5米(尖顶圆锥形堆1.5~2米),宽度2~2.5米,长度在2~4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比较好。

四、启动温度

启动温度应在15℃以上较好(四季可作业,不受南北方季节气候气温的影响,冬天尽量在室内或大棚内启动发酵,东北等高寒地区应按技术员指导方法启动发酵)。

五、翻堆通气

发酵过程注意适当供氧与翻堆(温度升至60~70℃或以上时要及时翻倒,一般需要翻倒3次),升温控制在65℃左右,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

六、发酵完成

一般在物料堆积48小时后,温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两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2-3次既可完成发酵,正常10内可发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

七、有机肥保存

1、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2、发酵有机肥以做基(底)肥使用为主,在作物栽种前将肥料均匀撒施,耕翻入土。如采用条施或沟施,要注意防止肥料集中施用发生烧苗现象,要根据作物田间实际情况确定发酵有机肥的亩施用量。

3、发酵有机肥做追肥使用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

4、发酵有机肥在高温季节旱地作物上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当减少施用量,防止发生烧苗现象。

一种生物肥

生物肥的作用与施用事项

什么是生物肥

菌肥

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作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近年来,由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存。因此,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看,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肥料的性质与种类

过去的生物肥料只是一种辅助性肥料,它本身并不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是通过自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如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参与养分的转化,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分泌各种激素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等,以达到促进作物生长的目的。目前发展的生物肥料,已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肥料,它还可以提供给作物各种营养,如将活的微生物特定种或菌株与微量元素复(混)合而成的生物微肥等。

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分为细菌肥料、放线菌肥料(如抗生素类)、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类)、固氮蓝藻肥料等。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五大类:

一、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以及固氮蓝藻等。

二、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肥料和复合细菌肥料。

三、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肥料、无机磷细菌肥料等。

四、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肥料等。

五、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肥、增产菌肥等。

生物肥料有何作用

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土壤肥力。这是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例如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多种分解磷钾矿物的微生物,如硅酸盐细菌能分解土壤中的钾长石、云母及磷矿石,使其中难溶的磷、钾有效化。

二、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有些菌肥如“5406”抗生菌肥施用后,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效养分,还能产生多种激素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根瘤菌肥中的根瘤菌向豆科植物一生提供的氮素,占其一生需要量的30%~80%;VA菌根是一种土壤真菌,它可以与多种植物根共生,其菌丝伸出根部很远,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供各种植物利用,其中以对磷的吸收最为明显。

三、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些生物肥料的菌种接种后,由于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成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它们可分泌抗真菌和细菌的抗生素,从而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VA菌根的菌丝则由于在作物根部的大量生长,除了可以吸收有益于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外,还可以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施用生物肥料注意啥

生物肥料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发挥增产作用的,其有效性取决于优良菌种、优质菌剂和有效的施用方法。因此,生物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则是:第一,要保证菌肥有足够数量的有效微生物;第二,要创造适合于有益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一、生物肥料必须选用质量合格的,质量低劣、过期的不能使用。菌肥必须保存在低温(最适温度4~10℃)、阴凉、通风、避光处,以免失效。

二、为尽量减少微生物死亡,施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拌种时加水要适量,使种子完全吸附。拌种后要及时播种、覆土,且不可与农药、化肥混合施用。

三、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较差,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

四、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水分过多又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因此必须注意及时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适量的水分。

五、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气性的,如根瘤菌、自生固氮菌、磷细菌等。因此,施用菌肥必须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六、微生物活动需要消耗能量。有机质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有机质分解还能供应微生物养分。因此,施用生物肥料时必须配合施用有机肥料。

七、微生物生长需要多种养分。因此,必须供应充足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例如豆科作物生长的早期,必须供应适量的氮素,以促进作物生长和根瘤的发育,提高固氮量;施磷肥能发挥“以磷增氮”的作用;适量的钾钙营养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钼是根瘤菌合成固氮酶必不可少的元素,钼肥与根瘤菌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固氮效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26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