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是用的化肥越多越高产吗?你怎么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3:37:16
字号:

在自己的田里大量施用化肥,其营养成分不能及时吸收利用,氮、磷、钾等部分化学物质容易固着在土壤上,形成各种化学盐分积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养分结构不均衡,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化学特性较差化肥施用过多,导致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因雨水、田间灌水而溶解于地下水、河流中,导致污染部分地区地下水、河流,地下水、湖泊富营养化,地下水难吃,部分河流、湖泊鱼类死亡的现象频发。

农田是用的化肥越多越高产吗?你怎么看?

土壤是农作物优质高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壤结构、土壤耕作层受到破坏,土壤恶化,农作物种植就会变成无根树。 被动的水,不仅难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而且质量必然会大大降低。 可见,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产品来说,人类温饱并不是困扰消费者的主要问题,人类社会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营养型农产品转变,健康型农产品时代开始了。?

那么,对于农产品生产的基础土壤来说,生产功能型健康农产品的首要措施是从土壤入手,有健康和良性循环的土壤才是农产品质量、健康的关键。 稻田和干燥土大量施用氨水和碳铵,忽视施用农业肥料等有机肥,导致土壤中铵浓度增大,土壤胶体吸附的钙被置换,随水流失,逐年土质恶化,最终结了板。

综上所述,土壤同时也影响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农作物根系生长在这种木板封闭的土壤中,影响作物养分的吸收,不增产,农民朋友就会认为肥料施用量少了,继续大量添加。 没想到,量越多,土壤问题越严重,产量越少。 这样下去后果会非常严重, 所以国家提倡修复土壤增加有机肥。

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什么?

化学农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直接影响

1.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离不开化学肥料

抛开农药等化学物质,仅化肥一项,我国不论在绝对数量还是在单位使用量上,不但远远超越西方发达的农业国家,而且把后起的农业国家抛在后头。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60年间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增长100倍,20年间农药年施用总量增加100万吨。

20世纪50年代我国每公顷土地施用化肥仅4千克,2009年是503千克,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223倍,直接导致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迅猛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

2.化学肥料成为我国农业主要的增产源

我国为什么离开不开化学农业,化肥到底对粮食生产有多大的裨益?西方和日本科学家认为化肥对世界粮食贡献作用达到40%—65%,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5%来自于化肥的施用。总体而言,我国化肥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0%,成为农业最主要的增产因素。

3.化学农业对环境生态和农业经济的危害

1)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农用地膜破坏了土壤的有机结构,加速地力衰竭。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农药损坏了土地养分,又加剧水土流失;我国每年地膜覆盖面积18亿亩以上,棚膜覆盖面积2250万亩,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残膜无法降解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毒害农作物根系茎块和籽粒果实。

2)水土流失把残留的化肥农药带入江河湖泊,污染和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20I0年2月环保部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农业成为水污染物的最大来源,农业源排放的总氮占水系氮污染总量的57%,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水系每年输出溶解态无机氮975万吨,其中90%来自农业。

3)粮食污染十分普遍,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2013年2月国家环保部一份文件指出,我国有36万公顷耕地土壤重金属超标,由此每年造成的“粮食污染高达1200万吨,3成大米铅超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1、化肥的概念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而微量营养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几种营养元素则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一般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

2、化肥的作用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化肥的利用而引起的弊端 中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国农业施肥中存在的问题。鲁如坤等的研究发现,中国农田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磷肥利用率偏低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使大量的磷素积累在土壤中,从而导致农田及环境污染。因此,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26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