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措会让居民们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生活必用品。
疫情的肆虐,让全国各地的人民都人心惶惶。高风险地区很多老百姓购买蔬菜,只能以蔬菜盲盒的形式购买,用极高昂的价格买到极少量的蔬菜。这给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加强末端配送能力共保,提档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怎样加强末端配送能力,保供提档升级?9月3日,四川省商务厅乔方副厅长带队到成都市,就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情况进行了调研和督查。当前,四川省主要商超和农贸市场备货丰富,价格稳定,供应链和末端配送顺畅,日销售量经历了短暂的上升之后,已经趋于常态。商超、农贸市场会继续抓好货源组织工作,拓展商品品类,加大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证价格稳定运行。加强仓储物流人员卫生管理,把场所、人员疫情防控做到更好,打通核酸绿色检测渠道,确保从业者优先进行核酸检测。
要严把疫情防控安全底线,对出入公共场所实行亮码扫码。查阅核酸检测报告,戴口罩测体温,继续开展日常消杀工作。要积极与全省相关市、周边省批发市场和生鲜蔬菜主产区对接,加大采购量及储备量。为解决末端配送能力不强问题,益民供应链、四川美丰源等8家保供企业,在成都市锦江区、金牛区等地,建立了流动菜市32处,为市民就近选购生鲜蔬菜提供便利。通过团购团送的形式,组织22户重点保供企业开展?社区安心购?,推出27种蔬菜包,调料包,肉类和快餐盒饭,最大限度方便封控区群众购买生活物资。
究竟是为什么,蔬菜的价格会一度高过肉类的售价呢?
首先,我们从表面上来看,有一个价格差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当肉类囤积过多,但是咱们老百姓对肉类的需求还是没有变的情况下,肉价就会降价。而相对应的,蔬菜的供应少了,无论是需求不变或是增加,都会相应地造成蔬菜的价格有所上涨。而当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就会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了。
而归根到底,蔬菜比肉价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我国的蔬菜种植基地过于集中,一旦基地受到气候灾害,对于全国的蔬菜供应都存在影响。现在我们很轻易地就会看到在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种植着单一农作物,比如山东寿光、四川彭州、云南元谋等等,任意一个蔬菜种植基地里的蔬菜,可能供应的就是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
这样的好处是,蔬菜的供应和运输相对稳定,可以解决我国绝大部分的农贸市场对蔬菜的需求。但是坏处目前也是相当明显的,那就是,一个基地损坏,将会直接影响全国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物价飞涨的现象。而之前的物价飞涨,还是因为我国的部分蔬菜基地,遭到了自然气候灾害的侵扰,导致大量的蔬菜受损,那么自然农贸市场的供应链断了,物价也就上去了。
第二,部分蔬菜的尿素化肥涨价了,种植蔬菜的成本提高了,自然这价格也就上去了。这个都可以理解,种植成本提高了,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只能适当涨价来维持种植生产。不过专家也分析了,这种蔬菜比肉贵的现象不会持续很久,毕竟肉类的生产周期、还是要比蔬菜的长很多,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运输成本,都是肉类的成本要高一些,而蔬菜的生长周期还是比较短的,所以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很久。并且根据有关部门的实际调查,菜价的上涨,并不是说所有的蔬菜价格都上涨,而是那些不容易保存的蔬菜,价格上涨得就比较高,而容易保存的蔬菜,价格其实并没有上涨很多。
另外,春节期间,也很容易出现菜价上涨的现象,这也是供求关系的事。过节期间有些外地菜农都在家过节,不继续运送蔬菜了,所以供应少了,但家庭聚餐大家现在也很注重蔬菜的摄入,需求还挺大,那么自然价格有所浮动也是正常的。但是大幅度的涨价是不可能的,国家的管控部门也会严格进行监管的。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