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猪肉和蔬菜为什么一直上涨?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6:00:03
字号:

一、肉价为何持续走低?

最近猪肉和蔬菜为什么一直上涨?

事实上,导致最近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还是和猪周期有关。猪周期是一种常见的猪肉周期性经济现象。其传导路径如下: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上涨。

由于从仔猪到肥猪出栏,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就导致在猪周期规律下,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无法根据猪肉价格变化缩减产能。事实上,导致本次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就在这里。2020年前后,因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迅速上涨。当时猪肉的价格几乎上涨到20多元每斤。

由于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纷纷扩大产能。但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此时,国家向市场上释放了大量储备猪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咱们感觉到猪肉价格一直在下跌的原因。

但由于当时生猪企业以及养殖户产能迅速扩大,而且当时的仔猪已经到了出栏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猪肉。可问题是,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短期之内又无法提高很多。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猪肉价格迅速回落。虽然去年10月份前后,国家启动了猪肉收储工作,希望可以帮助养猪企业以及养殖户渡过难关。

可市场上生猪的产能依旧很高,这也导致猪肉价格继续回落。从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我们预估猪肉价格的拐点或将出现在今年5月中下旬左右,届时猪肉价格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但对如今的养猪企业以及养猪户来说,可谓说是双重承压。

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因素下,很多地区的疫情封控政策持续升级,部分养猪户不管是销售还是运输饲料全部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饲料价格持续上涨,这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对如今的养猪户来说,变成了谁养的猪多,谁就亏损得更厉害的局面。那么,最近的蔬菜价格一直上涨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菜价上涨的成因

其实,菜价持续上涨还是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有直接关系。其中,采购环节主要是针对农产品流通企业而言的。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角度来看,采购发生的物流费用是流通过程发生的起点。大宗农产品的采购作为连锁企业经营生鲜业务的重要一环,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

就目前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流程来看,一般流程是“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通常至少需要经过4个环节,在这过程中,成本上升了很多,导致农民和消费者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存在市场信息失灵、库存量大、资金占用多的风险,可能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疫情在主要蔬菜核心产区的蔓延,这就导致这些地区的蔬菜无法正常投放到市场上。原有市场上的蔬菜本身供给有限,新的供给又无法增加,自然拉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而农产品的运输是借助于各种运输工具实现农产品在空间上的转移。由于农产品数量庞大,农产品运输费用在流通环节中的比重相对较大。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如保鲜期短、含水量高、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在我国,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粮食平均损失也有14.8%,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仅有1%-2%。

正是由于运输损失率较高,而这部分损失最后由消费者承担,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此外油价的持续上涨,也让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不断增加。而从目前来看,各地疫情程度不同,从省到地级市到区县所出台的防疫政策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农产品流通环节严重受阻。

国内很多地区的大货车司机经常被困在路上,要么是直接劝返,还有的地区则是对大货车司机各种限制,这就让整个的蔬菜流通环节非常不顺。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叠加下,直接拉高了蔬菜价格的上涨。三、猪肉价格两极化

这里所说的猪肉价格两极化,其实更多的是指土猪肉的价格异常走高,而普通猪肉价格却长期低糜。事实上,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是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觉得土猪肉的口感以及营养价格都比普通的猪肉要好,市场对这块肉的需求很高。

但从土猪的养殖来看,目前仍无法实现集中化、大规模化的养殖。土猪不能要求圈养,而是要以散养为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目前仍以农村养殖为主。而有的养殖户则是直接承包某个地区的山头,进行养殖。但即使是这样,考虑到养殖管理以及人力的情况,土猪的养殖数量依旧很低。

显然,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土猪肉的价格肯定会持续走高。考虑到疫情对人们收入的冲击,市场上对土猪肉的需求可能会降低,后续价格可能会降低。但由于土猪的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估计价格也不会下降多少。

三、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由于猪周期的存在,导致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短期之内其价格也难以回弹。而蔬菜的价格持续走高,还是和蔬菜流通成本不顺畅所导致的。尤其是随着油价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蔬菜的价格。

疫情期间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哪些呢?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最近蔬菜价格涨得比较厉害,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1

 菜比肉贵?透视近期蔬菜涨价背后

 “不少菜比肉还贵”,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多重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菜篮子”有点沉 商家减少备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长黄瓜7.9元一斤、生菜9.8元一斤、油麦菜9.5元一斤……记者在这家果蔬超市看到,家常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和9月相比,“身价”基本翻番。

 “菠菜太贵了!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人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8日至15日当周,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等蔬菜价格均有上涨,其中黄瓜、菠菜环比涨幅较高,分别达到28.2%、21.3%,同比分别上涨87.7%、42.0%。

 此外,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来看,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才能留住顾客。

  批发商收不上货 种植户收益多与往年持平

 不只是消费者的'“菜篮子”拎得沉,对很多蔬菜批发商而言,从他们在地头收菜时,菜价就已经涨上来了。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从9月19日当周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周指数已经连涨四周,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2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王春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级批发商。他说,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翻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能抢到多少就收多少”。

 记者了解到,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但卖的价格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寿光黄瓜种植户赵玉前说。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受9月中下旬以来北方蔬菜产区连续降雨影响,蔬菜生产力尚未恢复,一些地方的蔬菜因为被雨水浸泡出现烂根、烂心损伤,产量明显下降。”何晓杰说。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此外,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菜价易涨难跌或助推10月CPI上涨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秋冬茬蔬菜定植,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不少蔬菜批发商预测,随着天气转晴,蔬菜运输恢复正常,菜价将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往年正常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或将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数据回升。保持消费市场供需平稳、价格稳定,面临一定压力。

 为加大对北京市场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北京新发地市场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开发新货源。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2

 最近蔬菜价格涨得比较厉害,据农业农村部10月22日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5.68元/公斤,比前一天上涨2.7%,其中涨幅较大的洋白菜、青椒、豆角的涨幅分别为9.6%、6.1%、5.3%。央广网报道,西兰花8元/斤,菠菜15元/斤,菲菜花高达18元一斤,比肉价还贵。

 在黑龙江绥棱本地,一个18线小县城,近日蔬菜价格也是涨得不像话,旱黄瓜7元/斤,水黄瓜6元/斤,豆角7元/斤,茄子4元/斤,大葱也涨到了2元/斤。昨天有网友爆料,某地菠菜价格高达24元一斤,7两多菠菜18块钱,真的有点不像话了。北京某超市蔬菜价格也涨幅较大,部分品种甚至翻倍,黄瓜7.9元/斤,油麦菜9.5元/斤……

 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或者转了一圈之后,只能买一些土豆、白菜、豆芽等价格相对稳定的低价蔬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呢?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四个因素:

 一是季节性因素。目前正是深秋季节,蔬菜供应进入偏紧季季,目前蔬菜主要来源主要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或企业,而北方地区乡村露地栽培蔬菜已经结束生产,供给上有所下降。

 二是天气因素。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等一些蔬菜产区降水偏多,再加上北方地区大幅降温,雨雪较多,对蔬菜生产带来影响,给菜价带来波动。

 三是运费上涨因素。一方面由于成品油价格连续大涨,多地95号汽油超过了8元/升大关,部分地区零号柴油已经突破7元/升,导致蔬菜运输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受近期陕甘宁等地疫情影响,对蔬菜运输也有一些影响,导致局地菜价上涨。

 四是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2021年初以来,化肥价格大涨,柴油、农药等也持续上涨,导致蔬菜生产成本比往年有所上升,也推升了蔬菜价格。

现代社会的物价包括许多方面,如食品、能源、电子产品、医疗服务等。因此,不同的领域物价上涨的情况不同。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和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我们可以看出以下情况:

1. 食品价格上涨

在疫情影响下,很多国家实行了封锁和限制措施,导致食品需求和供应链的变化。在中国,猪肉、蔬菜、水果等一些日用品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上涨。目前,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经开始慢慢缓解,但仍要保持警惕。

2. 能源价格上涨

随着经济回暖,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原材料的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涨。此外,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能源价格造成影响。由于石油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起伏,汽油、柴油等能源产品的价格也会有所波动。这表明能源价格在近期存在一定上涨的趋势。

3. 其他物品价格

在疫情控制下,数字化产业、医疗保健产业、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受到加速发展,相应产品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而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和贸易摩擦的影响,一些大宗商品和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也有所上涨。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的物价整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涨趋势。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物价上涨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也应有所不同。需要关注国内外市场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待物价问题。

商品价格上涨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

1.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多,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当通货膨胀率持续增加时,价格也会一直提高。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例如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都可能造成货币供应量增加,进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2. 需求增加

当商品需求增加时,供不应求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需求增加可能是由于某种商品的热门程度增加,或者因为人口增长或收入增加等原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例如,在疫情期间国内外医疗用品需求增加,一些恶意炒作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

3. 生产成本上升

生产成本的提高也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总之,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从概括性的角度来看,价格上涨通常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失衡、成本上升和货币膨胀等原因导致。当然,不同的商品类型和市场所处的时期也会对价格的波动和上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95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