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旱 百村连年旱, 地底无墒情。 天爷懒布雨, 秋来又是空。 悯农 老天不悯农, 遍地起黄风。 无云难下雨, 百姓少收成。 李绅悯农诗3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满意请采纳
悯农的所有古诗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悯农2---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二首
唐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人简介
李绅 ,字公垂,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往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注 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粟:泛指谷类。
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译 文
其一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赏 析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