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后,天气开始转凉,而每年在这个时期,市场都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对于这一点,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表示,今年后几个月到明年一季度,国内物价水平可能会比前几个月略高一些。
与大家关系较为密切的就是肉价及菜价,这些都是大家日常消费离不开的。
那么,肉价菜价会涨吗?
先来看猪肉方面。
先上结论,在后几个月中,猪肉的走势大概会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呈上涨趋势,二是涨幅相对有限。
在传统的消费中,四季度往往是猪肉消费的旺季。
一来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北方的灌肠,南方的腌腊,将陆续启动;二来像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往往都在这一时期。
因此消费增加是推动猪肉价格上涨的第一大原动力。
另一方面,从市场供给来看,能繁母猪数量从去年开始回落,一直到今年的4月份回归至正常的保有量区间。
这意味着,从今年4月份以后至明年3月左右,生猪的供应量同比去年都是呈一个下降的趋势。
供给下降,需求增长,因此下半年猪价呈现出一个整体上行的格局,这是比较确定的事,而猪价上涨势必也会带动市场猪肉价格的上涨。
第三,前不久发改委明确表态,从9月份起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投放储备猪肉来调控市场的猪肉价格,这是因为猪肉价格在CPI中的占比影响比较大。
在今年CPI保3%的目标下,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要稳定市场的猪肉价格。
因此判断,猪肉价格有上涨趋势,但是涨幅有限。
至于涨幅有多大,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0.05元/公斤,比前一日上涨1.0%,而本周的均价也达到了29.53元/公斤,环比上周增长了2.5%,同比则增长了39.0%。
而市场零售价格各地不一,以河北为例,近期市场肉价稍有回落,五花肉平均降至18~20元/斤,但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肉价会在当前基础上继续上浮3-5元不等。
而牛羊肉方面也会有所跟涨,但由于牛羊肉消费体量有限,再加上收入下滑后,消费支出缩减,预计涨幅也有限。
再来看大家关心的蔬菜价格。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本周重点监测的全国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56元/公斤,环比上周上涨了8.7%,同比涨幅则达到了21.8%。
这主要与今年的极端天气有关,极端天气使蔬菜生长受到了一定影响。
而接下来随着天气转凉,又该到了“南菜北运”的重要时期,而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段市场的“空挡期”,即北方蔬菜退市后,南方蔬菜距离上市还有一定时间,这时蔬菜价格往往会出现大涨,甚至会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
今年来看,猪肉价格上涨后很难再出现“菜比肉贵”的现象,但是蔬菜价格也经历一段上涨期。
蔬菜生长周期较短,市场空缺弥补较快,因此度过这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后,后续价格会逐渐稳定。
目前来看,上涨幅度较大的几种蔬菜有黄瓜、生菜、豆角、韭菜等。
这对消费者来说,菜篮子又要“变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