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物产有:合肥四大名点、来安花红、巢湖银鱼、白云春毫茶、李鸿章杂烩等。
1、合肥生产的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统称为合肥四大名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2、来安花红,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来安花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巢湖银鱼,安徽省合肥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巢湖银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4、“白云春毫”的原型为"二姑尖毛峰"小筒茶。干茶色泽绿润,细嫩,外披白毫如雪。一片片形似雀舌,内质嫩香持久,香气清新高雅悠长,滋味鲜醇爽口,回甜。汤色碧绿清澈,叶底黄绿明亮,芽状匀齐完整。
5、李鸿章杂烩也称为李鸿章大杂烩,是一道传统名菜,属合肥菜,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相传与晚清名臣李鸿章有关。李鸿章杂烩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水发海参、油发鱼肚、水发鱿鱼等辅料烹制而成。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安徽十大经典名菜。
扩展资料:
1、安徽饮食名目繁多,主要有徽州菜、庐州菜、沿江菜、沿淮菜等,安徽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州菜起源于歙县,绩溪的徽帮厨师将它发扬光大。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于世。
2、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沿江菜盛行于芜湖、安庆及巢湖地区,它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主要由蚌埠、宿州、阜阳、淮北等地地方风味构成,菜品讲究咸中带辣,汤汁味重色浓,并习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
百度百科-安徽
百度百科-李鸿章杂烩
百度百科-白云春毫茶
百度百科-巢湖银鱼
百度百科-来安花红
百度百科-合肥四大名点
巢湖银鱼产于巢湖,体呈圆筒状、无鳞、透明无色、光滑,被誉为"巢湖皇后"。大银鱼体长15~20厘米为面鱼,小银鱼体长4~7厘米,骨软无刺,鲜嫩可口,营养丰富。 民间流传了这么一个关于银鱼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