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公大楼地址:渝中区渝中五一路96号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渝设立的一级分行,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始终秉承“大行德广伴您成长”的品牌理念,围绕建设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风险控制力,着力打造“经营规模领先、经营质量领先、经营效益领先、风险控制领先、经营管理领先、社会评价领先”的区域内主流银行,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行重庆分行现辖45个分、支行,458个对外营业机构,拥有24小时自助银行、自助设备1000多个,电子服务渠道3000多个。2011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21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76亿元,成为重庆地区金融业中存贷款规模最大、盈利最大、网络最广,市场份额领先、经营优势独特的标杆银行和县域领军银行。近年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重庆市五一劳动奖,连续四年获重庆市“金融贡献一等奖”,多次荣获“重庆市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城镇化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媒体评为最具影响力银行、最佳“三农”服务银行、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卓越贡献机构等50多项殊荣。多项工作受到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启示我们,在新征程中,“三农”工作仍然至关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尽管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农业依然是短腿,农村依然是短板,农业农村发展依然相对滞后。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摆在更突出位置,应有拓展农业功能的深度。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基础是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摆在更突出位置。作为初级产品的产出部门,虽然农业可能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候其重要性可压倒一切。
因此,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基本盘。随着时代发展,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下降,但农业的多重功能多元价值日益凸显。要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掘农业的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功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农村现代化要把提高农民收入摆在更突出位置,应有维护农民利益的厚度。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农民与农村是共同富裕的着力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虽然连续,但前者重点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后者主要解决“三农”问题,也更具综合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善于处理更复杂的利益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已经5年,乡村格局正处在演化调整的关键期。伴随乡村建设行动,有的地方酝酿大拆大建,有的地方打起农民土地主意。农村的资源取之于农,理应主要用之于农,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和土地增值收益,让农村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农民。各地应多听农民呼声,多为农民着想,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要一并推进,应有促进城乡融合的高度。从地图上看,城市是一个点,乡村是一大片,城市的发展要靠乡村的托举。城市和农村是命运共同体,衰弱的乡村无法承载繁荣的城市,振兴乡村必然涉及城乡关系的深刻调整。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任务,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一方面,改变以往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单向流出的情况,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统筹解决农业农村面临的“人、地、钱”难题。另一方面,顺势而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保持足够的耐心,让农民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进退有据。
总之,唯有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才能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将广袤乡村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更加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