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中国是农业大国,那古人是怎么加工粮食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2:22:37
字号:

? 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最初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们可以推断出,经过旧石器时代的磨合,我们的先民们对用石头这样的工具已经得心应手,粮食收回来后,直接食用显然是不舒服的,口感也太差,于是有人就想着把这些粮食给弄碎,或者摊在石头上加热成饼,或者放在陶罐中煮熟,所以,加工工具也一定会出现的。? 当时的粮食加工工具非常简单,一块简单的石头,这块石头必须要有一个大一点的平面,可以把粮食平放在上面,然后还面要一根把粮食碾碎的工具,这就是石棒。

古时候中国是农业大国,那古人是怎么加工粮食的?

石头和石棒,就是那时候的主要工具,弄碎粮食的主要力量是人工,人们把粮食摊在石头上,然后用石棒用力碾压,使粮食破碎后再成粉。 当然了,当时不止是只有这样的加工工具,当时的石制工具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翻耕农具、收割农具和加工谷物工具。

考古学家们在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共发掘出土了两百多件石器,而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数量就有八十多件。在武安磁山遗址出土了石器一千多件,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占有量达到了一百多件。宓牺制杵臼之利,后世加巧,借身践踏,而利十倍。那有人会说,这些都是汉朝的记载,并不一定能代表是战国以前有啊,更不要说是夏商周了,那时候当然也是有的,而且那个时候的杵臼可不只是农具这么简单,相传为姜子牙所著的兵书《六韬》中有这样的记载:

所以,更先进的还得出现,以前的也一定会被后来的所替代,这个替代品必须要有一个最简单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不用人力,用畜力可以操作,这就是后来并且一直沿用到八九十年代的圆形石磨。

关于圆形石磨的诞生,这个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人说可以更早,但有一部分人说最早只能是在战国时期。因为这看着简单,但其制造的工艺却非常的复杂,而且需要一个重要工具来辅助造成,那就是铁。我们都知道,铁是在战国时期才开始冶炼并使用的,所以,很多人认为只有到了战国时期才能出现这样的先进石磨。

这种东西分上下两部分,两扇都是有一定厚度的大石块所雕凿成,下扇中间还需要有一根短点的立轴,用铁制成。上磨扇中间位置跟下面的立轴相对应有一个空套,正好可以把下面的铁轴插进去套牢。这样套住后下扇固定,上扇才能绕轴转动。两扇的接触面有一个“磨膛”。膛的外周是纵横交错的磨齿,上磨还留有磨眼用来向下漏粮食。

我国著名机械史学家刘仙洲教授,对《世本》的记载引用也很谨慎,这也能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我国考古学家在秦墓和汉墓中发现过圆形石磨。所以,出现的年代应该在战国晚期,秦朝早期!

秦朝以后,杵臼并没有消失,很多民间还在使用,但已经不是主流,主流是圆形石磨,因为可以使用畜力代替人力,所以得到了沿用和发展,到了晋代时,杜预发明了“水力连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7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