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的代诗人是谁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2:22:05
字号:

问题一:悯农的代诗人是谁 《悯农》二首是李绅的早期作品。诗中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其一写农民辛苦劳动了一年,终于获得了丰收,却仍免不了饿死的悲惨命运,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遭受的剥削深重。其二写农民劳作的艰辛,告诫人们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要爱惜粮食。诗题又作《古风》。

悯农的代诗人是谁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祖籍安徽亳州。父李晤, 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江苏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江苏无锡东亭长大厦村)[3]

问题二:锄禾和悯农作者是李绅代诗人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字公垂.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锄禾 唐朝诗人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读来朗朗上口,是妇孺皆知的佳句。然而,此诗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

一说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三,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以上两说都有道理,而一般认为作者是李绅,其实并非定论。

问题三:悯农的作者是李绅代诗人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字公垂.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问题四:古诗悯农是什么代诗人名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问题五:悯农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悯农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绅‘’。望采纳。

问题六:“悯农”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悯农 ____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悯农2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生于唐代大历七年(772),祖籍安徽毫州。

注释:

粟:泛指谷物。 四海:指全国各地。 闲田:荒芜了的田地。

诗景:哗

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一万颗种果实。全国都没有闲置的田地,可是农民还会被饿死。

简析:

作者用“一粒粟”和“万棵种”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果实丰收,接下来陈述全国到处长满庄稼,农民劳动的事实。随后点出农民没有因为辛勤劳动和丰收而富足,相反的事情是“农夫尤饿死”的悲惨景况

问题七:锄禾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 1、《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2、作品原文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问题八:蜂是什么代的什么所作悯农的作者是什么代的是谁 《蜂》 唐代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悯农》唐代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问题九:悯农的作者是谁,那个朝代的,谢谢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李绅,唐代诗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7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