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水塘能养多少四大家鱼
要看养什么鱼了,一般来说,每亩水塘养殖鲤鱼3000斤左右为好,搭配300斤左右其他鱼类,放养的过多易发生病害,养殖成本剧增。一般来说青草鲢鳙都是混养的!现在来看河南的四大家鱼养殖密度最高有达到万斤的!一般来讲1亩塘子混养养到2000~3000斤!当然地区,气候,环境,水质及养殖技术和投入不同差距也很大。
一亩鱼塘放四大家鱼比例是多少
合理搭配放养比例鱼种放养搭配比例目前尚无严格规定,从大多数经济效 益好的养殖模式看,以亩产成鱼400公斤为例,其放养搭配比例为:白鲢450尾、35.5公斤;鳙鱼40尾,4公斤;草鱼60-80尾,15-20公 斤;鲤鱼20尾,1公斤;团头鲂50尾,2.5公斤;鲫鱼100尾,3公斤; 青鱼6-8尾,4公斤。这种放养搭配虽然优质鱼比例不高,
一亩塘养多少四大家鱼
一亩塘养多少四大家鱼:一般成鱼3000-5000斤(若是幼鱼尾数:鲫鱼2000尾(3-5CM长),鲤鱼500尾(5-8CM长),草鱼500尾(10-15CM长),花鲢500尾(10-20CM长)。
养四大家鱼一百亩一年的利润多少
四大家鱼放养比例根据塘口条件不同有不同搭配比例。选择主养品种,搭配其他鱼种。目前除青鱼价格较高外(但青鱼的养殖成本也较大)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不大好,建议主养品种选择市场效益较好的鱼种,采取“80:20”模式较为合理。
池塘80:20的概念是指:在池塘增加鱼产量,收获的鱼产品的产量80%是由商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在生产实践中,从鱼苗培育成鱼种或从鱼种养成商品鱼均可采用80:20这一模式技术。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有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殖鱼类,如鲫鱼、沟鲇、团头鲂、草鱼、鲤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和其它高价值鱼类。
基本方法:
1、用标准方法准备养鱼池塘。
2、用标准方法选择规格均匀主养(如鲫鱼、沟鲇等)的鱼种,选择规格整齐的配养殖鱼种(主要是鲢鱼)放养到准备好的池塘,收获时主养殖鱼类的重量大致占80%,配养殖鱼类的重量占20%,鳜鱼、大口鲇、加州鲈或其它肉食性鱼类也可以放养一些,以控制鲫鱼的繁殖或其它野杂鱼的滋生。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特性良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的计划表和方法饲喂鱼类,也可以用标准方法管理池塘,这样会比传统混养体系少发生鱼病,少充氧,少动水。
4、养殖周期结束时,能一次收获所有的鱼,主养殖鱼类所有个体均可达到市场规格,并且规格比较均匀,在养殖中期,市场价格较好的地方可捕捞上市也是经营中的选择。
三、鱼种的选择及放养
1、适合池塘80:20养殖的主养殖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青鱼、斑点叉尾回、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适合作为配养鱼类的有:鲢、鳙鱼,也可选择加洲鲈、鳜鱼等。下面我们以鲫鱼为例来说明养殖鱼类的基本选择标准。
2、放养鱼类的选择及其操作指南:
①选择体格健壮、无病、规格均匀的鱼种;
②尽量选择原、良种;
③在所有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鱼造成的各种应激,或使之减至最小程度;
④选用在一定养殖周期内能达到市场规格的平均放养体重,规格均匀的鱼种进行养殖,即要选择规格整齐的大规格鱼种(下面以鲫鱼为例)
——在水温26℃的条件下,从鱼苗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90天;从15克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20天;从60克养至250克大约需要80天。根据投放时间,选择鱼种。
2、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参考模式
表一、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模式
养鱼一亩养多少
关于养鱼?一亩鱼塘要多少鱼苗?
1四大家鱼亲鱼的放养密度
种类 每 亩 放 养 数 每亩搭养其他鱼类数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敌百虫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定,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集约化网箱养鱼,是一种把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和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一般每100亩水面设定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设定1亩网箱。例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放养体长13~20厘米鲤鱼种60~80尾,饲养200天,一般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
用粪便养鱼养四大家鱼一年每亩产量有多少适合需要多大的苗,一年下来一条鱼大概有多重?求大神指点
八千尾鱼苗,饲料十吨,正常收获六千公斤左右,养鱼,想高产一个塘子不够最好是三个塘子,先在一个塘子放三万尾鱼苗,长到半斤左右进行分苗,这样产量高,
二十亩鱼塘养多少四大家鱼
首先,楼主打算养什么鱼鱼的品种不一样,年产量就不一样
一般养草鱼,胖头是年产1000到1800千克不等,主要看投放的量(但是一般养鱼第一年不会有收成,楼主先做好心里准备)
还有每个地区鱼的销售价钱不一样,我们取个中等的草鱼10元/斤来算,算你每亩年产1500千克鱼(3000斤)那就是3万元,扣去承租费用,人工支出,饲料药品,自然死亡等等,一亩鱼塘你的收入大概是1.1万到1.6万左右,当然,养什么鱼主要看你那地区需要什么鱼,希望能帮你楼主
一亩鱼塘能产多少鱼
番禺:一亩鱼塘一年能产鱼7000斤
2012-07-05 资讯来源:三农直通车
大 中 小列印本页关闭视窗
今年53岁的孔庆光是大岗镇大岗村村民,也是大岗村的养鱼达人。孔庆光承包鱼塘养鱼已经22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养鱼老手。像往年一样,今年他也是承包了34亩鱼塘,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是养殖四大家鱼。
养鱼这么高产是很少见的,难道孔庆光养的鱼特别能吃?他喂给鱼的饲料特别多?孔庆光告诉记者:“并不是!我家的鱼共34亩,一天才喂7包饲料,但是这已经够吃了。”
那么高产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呢?孔庆光说:“首先,饲料很重要,这是鱼的粮食,这关系到鱼的健康和营养。我只选大海、汇海这些大牌子,因为大牌子厂大,产品质量有保障、安全,他们货源足,不怕断货,价格稳定。另外,若是鱼吃了饲料有什么问题或养鱼技术方面有问题,这些大牌子公司都会派技术人员过来给你免费指导,这种售后服务是小牌子厂家所做不到的。”
孔庆光表示,要把鱼养殖好,有好的水质尤为重要。他说:“其次是鱼塘的水质问题,简单概括为水要绿、爽、滑。租鱼塘之前,一定要实地视察水质,水不能太清,也不能太稠,太清表示这水没有养分,太稠又不利于鱼的生长。而且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是否会有肠胃疾病。要经常测试鱼塘里水的PH值,若是偏酸或偏碱要及时对它作出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新增亚硝酸这些生物制剂调节PH值。像前些日子经常下雨,这时候就要时刻关注水的PH值,那段时间我天天都有测PH值,并有记录,一共下了18次雨,只有3次不是下酸雨。”
孔庆光说:“最后就是养殖模式了,也就是说每亩鱼塘每种鱼该养殖多少条才能得到最好的效益。我现在每亩鱼塘投放鱼苗的数量分别是:草鱼1500条、鲮鱼2500条、鲫鱼500条、鲤鱼150条、鳊鱼15条。这个就是我的养殖模式,我可是用了15年时间摸索出来,里面大有乾坤,鱼塘里的草鱼是主鱼,鲮鱼和鳊鱼能够吸附鱼塘里的有害物质,而鲫鱼和鲤鱼就相当于鱼塘里的清道夫,这样鱼塘里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回圈生态系统,这样更有利于鱼的生长。”
除了以上三点秘诀之外,孔庆光表示,随季节变化还得注意一些事项,像夏季会气温会比较高,要注意鱼塘增氧一定要足够,不能为了省电而减少增氧;冬季要注意水温,不然会容易出现冻死鱼情况。
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孔庆光刚收获了一次鱼,560元/担,共卖了15000斤,他说,鱼塘平均36天收获一次鱼,一年能够收获10次,平均售价是550/担。孔庆光养殖的鱼肉质鲜甜、肥美,而且品质有保证,很受经销商青睐,客户很多时候都是提前预定,直接到他的鱼塘里收购,主要是销往珠三角一带。
孔庆光说:“地租、鱼苗、饲料、人工、电费……全部费用加起来,一亩鱼塘的成本大概就是1.2万元。”记者算了下,若每亩鱼塘产7000斤鱼,卖550元/担,减去成本1.2万元/亩,那么孔庆光的34亩鱼塘一年就能轻松赚个近百万元了。
176CM的女的~140斤算胖吧
是胖了点,115斤就差不多啦
一般在我们这边养殖青鱼的人非常的少,而且青鱼一般只有在野生的环境下长大,而且个头都非常的大,最大的青鱼有可能长到200斤左右,由于青旅养殖成本比较高,再加上青鱼是肉食性动物,所以如果和其他鱼混养的话,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所以一般人们养殖鱼的话,都不敢在鱼塘里面放青鱼,就是怕其他的鱼被青鱼给吃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青鱼其实也是四大家鱼之一,而且青鱼的肉质是4大家鱼当中最好吃的,肉质非常的鲜嫩,这可能和青鱼吃的食物有关系。
养殖青鱼一般都是喂养螺丝给他们吃,而普通的鱼根本就吃不到螺丝肉,因为螺丝的头太硬根本就咬不动,但是青鱼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螺丝的壳咬碎,然后吃到里面的肉。青鱼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俄罗斯的可咬碎,主要是因为它的喉咙处有一颗石头,非常的坚硬,这颗石头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青鱼石,是一种收藏价值比较高的石头,市场价格也是非常的高。一条上百斤重的青鱼,可能青鱼时都能够卖到上万元左右,所以,如果在野外抓到野生的青鱼,最好不要直接卖掉,因为它里面的那颗青鱼石是更值钱的。
说实话一条30斤左右的青鱼,其实它的青鱼石非常的小,根本就不会很大,而且这么小的青鱼他的青鱼石品质一般也不高,所以价值也不会太大,30斤左右的青鱼一般青鱼石最多也就不会超过5克,还这么小的青鱼食,一般一克的价格也就最多25块钱,所以30斤左右的青鱼,它所取下来的青鱼石,价值最高不会超过100块钱。
其实取青鱼石非常的简单,只要直接用一把刀将青鱼的喉咙处那块石头直接砍下来,不过,如果想要打磨成挂饰品的话,一定要将青鱼石烘干来,这样青鱼石才比较有光泽。
我曾经钓到过一条上百斤重的青鱼,当时从青鱼身上取下来的青鱼时石,重量达到70克左右,而且品质非常的好,当时总共卖了7000块钱左右,平均价格在95元一克。而且这个重量还是在烘干之后的重量,因为青鱼食一般只有在烘干之后才能够出售,如果是刚刚取下来的新鲜的其实并不值钱,即使卖可能也卖不了很高的价格。因此大家以后如果在野外发现很大的青鱼,最好不要直接当肉卖掉,否则就非常的亏,大家觉得呢?
首先农大恭喜你,虽然说青鱼石并不是怎么昂贵,但是一块好的青鱼石也是不容易遇见的,青鱼石在北方农村也还是很稀少的。我舅舅原先在湖南经商,他就喜欢经常去湖里捞鱼,在我表弟小的时候,他获得了一块青鱼石,当时如获至宝一样的开心,还奔走相告。
青鱼石也有人叫鱼枕石,据说还有其他不同的叫法,但都是这样的一件东西罢了。 青鱼石是生长在青鱼的咽喉部位,就像是辅助鱼吃东西时的磨牙,把吞下去比较硬的食物,可以通过青鱼石进行挤压研磨,帮助鱼易于消化。
之所以说青鱼石稀罕,而是因为只有比较大的青鱼,它才有这种有利用价值青鱼石,青鱼石质地坚硬,所以也被称为石头了,并且经过加工后,色泽像玉一样,很是剔透,过去农村孩子就有带着青鱼石的,据说可以防止孩子受到惊吓等作用,这不过也只是心理作用,倒是很好看还是比较现实的。
至于说青鱼石怎么取下来,其实方法也并复杂,小心谨慎一点不要搞坏了就行。青鱼石就生长在鱼的咽喉部位枕骨处,位置明显又突出,有点像是心性的一块东西,与别的东西有着比较突出的差异。
使用刀具等把青鱼的胸鳍大关节切开,尽量不要使用刀具触动到了青鱼石。再用小勺子等工具把青鱼石从鱼枕骨上面别下来。由于青鱼石在新鲜的时候,其硬度还不高,在取下来的时候,主要不要对其造成损坏。
青鱼石取下来之后,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把青鱼石清洗干净后,可以放在室内比较干燥的环境下自然阴干即可。 阴干后的青鱼石在做加工成其他物件,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饰品了。
多年前,农大工作期间,有一位江西的同事曾送给我一块,虽然成色并不怎么好,但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至今保存着。以上就是农大关于青鱼石的一些了解,供参考。
第一次接触青鱼石,还是在2008年,邻居家小孩晚上经常哭,村里有个老奶奶找了一块鱼惊石,送给了邻居夫妻。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鱼惊石是什么,说来奇怪,邻居家小孩戴上鱼惊石之后,晚上啼哭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但是也有很大的改善,至少大人晚上能够睡一个安稳觉。
至于为什么鱼惊石能起作用,大家也说不明白。据说有人用猪惊骨,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但老百姓还是觉得鱼惊石要好些。
鱼惊石也就是鱼石,青鱼的体内最多,也叫青鱼石,生长的位置在青鱼枕骨下面,用来压碎硬物产生的角质增生。
除了青鱼以外,鲤鱼的咽喉部位也会长鱼石,只不过要少一些,长出来的形状也没有青鱼好看。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狗宝、牛黄、猪宝,这些都是动物体内的东西,青鱼石也和这些东西一样,被视为宝物。
青鱼石并不是石头,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角质蛋白,长得有点像玉石和琥珀,只是角质增生的结果。青鱼在水里和草鱼吃的不一样,它可以吃水中的螺蛳、蚌、蚬、蛤等,这些水生物大多有硬壳,为了能顺利吃下这些东西,青鱼的牙齿就要用力咀嚼,长时间下去,牙齿上方就会形成增生,能够轻易将硬壳的食物嚼碎。
青鱼石拿出来的时候不怎么好看,但是经过加工打磨以后,看上去就比较能透。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人将青鱼石做成首饰来佩戴。
有人认为,青鱼要长得越大才能长出青鱼石,其实就是错误的看法,小一些的青鱼,也可以长青鱼石,只是小一些而已。但是从价值方面来看,越大的青鱼石就更值钱。
多大的青鱼石才算大呢,每个月的看法不一样,相对来说,长宽能够达到5厘米以上就算是大青鱼石,小的也就只有2厘米左右,目前最大的青鱼石,可以达到10厘米以上。大小与青鱼的鱼龄和体重有关,像10公斤以下的青鱼,青鱼石也就2厘米左右,取出来经过加工处理,重量也就只有3克,值不了多少钱。
市场上的大青鱼石比较稀少,基本上要20公斤以上的青鱼才能长出来,青鱼越大,取出大青鱼石的机率也就要高得多,运气好的话,一条上百斤的青鱼,有可能取出30~50克的青鱼石。
取青鱼石是比较麻烦的一个事,一不小心就会将青鱼石损坏,首先是要把青鱼的头取下来,再用比较大的剪刀把鱼头胸鳍部位剪开,在咽喉部位就能看到一块黄白色的物质,那就是青鱼石。这个时候的青鱼石还很软,强取很容易损坏,就可以用勺子和小刀慢慢将鱼石撬下来。
取下来的鱼石,先不能急着打磨,要放在通风的环境下阴干,等鱼石干透了有一定硬度才能进行打磨。青鱼石在湿重和干透的情况下,重量会产生很大的差距,阴干之后的鱼石,能达到湿重的60%~70%就不错了。
在野外的环境下,一条青鱼从1斤长到20斤,大概需要3~4年时间,到了30斤以后,吸收的养分会用来繁殖后代,体重增加就会变得缓慢一些,所以野生的青鱼,能达到50斤以上的很稀少。
一条50斤的青鱼,取出的青鱼石湿重大概是30克左右,阴干之后也就20多克,从市场上的情况下看,20克以下的青鱼石比较多,那些卖饰品的店铺或网上都有卖。
5克以下的青鱼石,价格比较便宜,基本上10元左右就能买到,大家也就买得来带着玩,并没有收藏的价值。
10~20克的青鱼石,市场上卖得最多,价格在50~200元不等,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可以根据重量来判断价格。
20~30克的青鱼石,一般的店铺货源比较少,如果有消费者需要购买,需要提前预订,价格也会有很大的波动,价格可以达到400~800元。
30~40克的青鱼石,因为在市场上数量不多,价格区间可以达到500~1500元。
40~50克的青鱼石,基本上只有80斤以上的青鱼才能长这么大,在野外的环境下,这么大的鱼很少见,能捕到完全靠运气,卖青鱼石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价格基本维持在1000~3000元。
50~70克的青鱼石,在全国市场上很少见,即使是专门贩卖青鱼石的商贩,也难得有一两块,价格维持在4000+。
70克的青鱼石,在世界范围也很少见,一年也难得产出一块,基本上被专业的收藏家购买,价格维持在6000~8000元。
由此可见,30斤的大青鱼,长出的青鱼石经过打磨处理以后,最多只有20克,在市场上卖的价格也不怎么高,只是比鱼肉高一点。取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避免青鱼石被损坏。
更多农村奇闻趣事,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农村知识。
要说这个青鱼,估计在四大家鱼之中也是最好吃的一种鱼了,但是现在养殖青鱼的不算多了,毕竟这种鱼也是太能吃了,以前的时候在农村的水库和鱼塘里都养殖的,但是最近几年我们这养殖的也是非常少了,一般在这种青鱼的养殖效益不是很高的,真正有商品价值的时候,往往都要多喂好久,所以现在基于成本和商品化的问题,所以就是养殖的人少了,不过从味道和肉质来说,青鱼当之无愧的是四大家鱼之首了。
青鱼,在我们来家叫“螺蛳青”,听名字就知道它是喜欢吃的螺蛳的,由于青鱼对螺蛳也是非常的喜欢,在前期的时候青鱼一般都不会吃螺蛳,因为这个时候的青鱼嘴里面还是没有长所谓的增生和结石,这个也是我们常说的青鱼石,青鱼石也是青鱼身上长的增生,一般在吃螺蛳的时候就依靠它来碾碎螺蛳后,然后把螺蛳吞到肚子了,小的青鱼是没有这种青鱼石的,只有青鱼长到10以上的时候才会有,当青鱼3斤左右,这个时候的青鱼一个月的吃螺蛳能吃到3-4斤左右,在长到5-6斤的时候每个月吃螺蛳能达到10多斤,有的甚至还多,青鱼体型越大,吃螺蛳的数量就越多。
对于题主说取出这个青鱼石也是非常简单的,以前有的人在买来的青鱼的时候不注意就直接吃肉后,就把鱼头扔了,后来知道了也就晚了,一般这种青鱼石10斤以上的才会有,不过10斤以上的青鱼石不是很大,也就是和大母手指头那么大,像题主说的30斤的青鱼,估计也就比鹌鹑蛋差不多大吧,如果要去取出的话,那么在宰完这个青鱼的时候,头部的位置就能找到,在它的枕骨下方咽喉部位,找到一个像鱼舌的软体组织,有点发黄的东西就是了,一般都刀取出就可以了,取出后清洗干净后,在太阳底下暴晒,晒干了打磨一下就可以了,在我们老家这里都是给孩子佩戴辟邪的,所以也叫“鱼惊石”。
爱人堂哥曾在他那边山塘小水库捕过一只50多斤的大青鱼,得到了一个块青鱼石,如获至宝开心的不得了!鱼肉都分给了村里人了。青鱼石在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叫法,我们这叫鱼惊石,其实它不是真的石头哦,它是青鱼咽喉部一快用来辅助压碎螺蛳等硬质食物的角质增生。一般10斤以上的野生大青鱼才有,鱼越大石越大。
新鲜得青鱼石色黄嫩,干透后坚硬如石,晶莹剔透,温润如玉,在不少客家地区奉为珍希物品。民间百姓将它串绳系于小孩手腕之上,据说有驱凶避邪,防小孩惊吓,纳福纳禄之作用,所以又叫鱼惊石。
精心打磨制作的青鱼石质明滢似琥珀蜜蜡,令人爱不释手,因此青鱼石得到很多收藏者的追捧。有人愿意高价买大青鱼就是为了这个。
怎样取出青鱼石呢?我们可以用剪刀和小勺子配合把它取出来的。 将青鱼头,沿胸用剪子将青鱼胸鳍大关节剪开,用剪子可以确保不伤及青鱼石。 将剪开的胸鳍大关节掰开,这样就已经可以看到鱼枕骨上部的青鱼石了。
用勺子将青鱼石从鱼枕骨上面撬下。这步其实是最关键的一步,新鲜的青鱼石硬度比较低,撬取不得当容易伤及青鱼石,形成裂纹划痕,所以找到合适的工具非常关键。不锈钢勺子的弧度正好贴合青鱼石的弧度,这样可以非常巧妙地将青鱼石撬下,而不伤及青鱼石,比用小刀,剪刀之类的工具撬取合适很多。
我是@聚焦丰顺 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乡村精彩!欢迎关注支持!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来了去年年底水库清鱼的事情,因为我们村靠近镇上的一个小水库,每2-3年都会请人专门打捞一次,一是为了保护水库的生态问题,二是为了造福乡里人。去年年底的时候,恰逢打鱼,村里人早早的都跑过去了,三艘渔船下去,不过一上午就收获满满,因为我父亲在其中,就拿了一条快有六十斤的大乌青,硬是叫个人抬了回来,足有我一般大小,我都好奇为什么鱼还能长这么大,父亲说这还算一般,最大的有一百来斤呢!
那像题主说的青鱼石是什么呢? 当时我也不了解,就看见父亲给了我看了两块差不多有小半个手掌大小的“鹅卵石”样的软石头,但是有些透明,很好看,我以为他是从水库里捡的,之后告诉我说是从鱼身上得来的,还说这两块石头可是比鱼贵,是鱼的喉咙里取出来的,不要点时间可是不行,也算是“鱼宝”吧!
青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其主要养殖区域是在长江以南的地区,体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最大可长到140斤左右。据笔者了解青鱼对生活的水域环境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主要是生活在比较大的江河以及湖泊较深的层次,我们当地人大多都是在生态环境比较良好,未受工农业污染的湖泊中进行养殖。其营养价值非常丰富,个头比较大,营养价值也是相对而言比较高的,其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属于四大家鱼中品质最好、营养价值最高、肉质最鲜美的鱼了。正是因为青鱼的高营养价值,所以现在市场上的青鱼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青鱼石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其指的是青鱼咽喉部用来辅助消化的角质增生,这样可以帮助青鱼更好的消化掉一些比较硬的食物,比如螺狮等。笔者也曾经见过青鱼石,整个外形比较晶莹剔透,感觉和翡翠或者玉石特别像,深受一些人的喜欢。宋代苏轼就曾经在《鱼枕冠颂》描述过青鱼石,“莹浄鱼枕冠,细观初何物”,这里面的鱼枕指的就是青鱼石,可见在宋代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青鱼石的存在。曾经也在一部古籍上看到过青鱼石可以预防小孩子受到惊吓,民间更有甚者则认为其有着趋吉避凶的作用,这种说法则缺乏一定的依据,很难让人信服。从我国中医上的角度来看,青鱼石镇惊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素来就有牛角、羚羊角可镇惊的说法。
题目中说到买到了一只30斤的青鱼发现一颗青鱼石,这其实还是比较幸运的,目前青鱼石的市场价格是比较可观的。笔者在养殖青鱼石的时候发现过青鱼石,其具体取用加工的步骤有以下几个:一是将青鱼石从青鱼上面取下来。青鱼石其实只是一层角质而已,如果在取用的时候过程不恰当非常有可能出现破损的现象,选择合适的取用工具非常重要,一般都是选择勺子来取,这样可以避免青鱼石的整体外形受损。二是粗加工。在青鱼石取下来以后一般都要放置几天,等待其凝结成为胶状物以后再取下来,然后再进行初步清理、胶固护活、修型粗磨这几个步骤。三是精加工。这里的精加工指的主要是精修细磨和精细抛光,其主要目的是让其形状的工艺化水平更高。取用青鱼石只要注意不要让其它物质伤害到青鱼石的整体形状就好,再经过仔细的打磨抛光,其整体价值自然就会上来。
青鱼石的市场价格大概在25元/克-40元/克,整体的价格也是相当高的,精加工以后的青鱼石价格会更高,不过相应的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目前市场上能够影响到青鱼石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品相优劣、厚度差异、规格大小,价格和以上的几个因素关系还是比较大的,也有可能出现非常低价格的青鱼石,主要以当地的市场价格为主。现在也有专门将青鱼石制作成商品来售卖的,整体的价格差异也很大,品质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购买的时候需要多花点功夫,不要上当受骗。
我觉得需要方法,30斤青鱼发现了青鱼石还是比较幸运的,一般都是100斤以上的青鱼才有大的青鱼石,小的基本没啥用,做首饰都太小了。
我觉得要准备一把剪刀和一个大勺子,先要把青鱼杀了,然后洗干净,把他的头用剪刀剪掉。然后把他的鱼胸那块轻轻的拿剪刀剪开,剪的时候不用太用力,看着别把青鱼石给磨损了。剪以后就能看到鱼的头部的构成和机构了,这个时候基本就能看到一个**的一点,青鱼石就在鱼的鱼枕骨上面呢。这个时候需要拿勺子把青鱼石撬掉,要注意的就是找到一个缝隙和一个合适的位置切入,如果感觉比较硬,可以用小刀也行。找个合适的弧度和角度下手,防止磨损,这样使劲一下就掉了。
我认为在取青鱼石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防止磨损,因为后期还需要打磨,你学会了吗?
最早知道有青鱼石,是在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当地有一个大型水库,需要重修大坝,所以在冬季的枯水期,放水修缮闸门和护坡大堤。这个水库是建国初期修建的,几十年没有放干过水,放水后人们打捞出一条非常大的青鱼,有门板那么大,据说有一百多公斤重,从鱼头里面取出来一个小孩拳头大小的青鱼石。当时人们也只是惊叹好奇,据说拿着当“辟邪”之物用,没有说有多大的经济价值。我只是远远的看到了一眼,最后归谁也不清楚!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它们是淡水鱼种的佼佼者。主要这几种鱼一起养殖,由于生活的水层不一,吃的食物不同,所以是非常适合人们搭配来混养的鱼种!
这里面比较有意思的是:青鱼和草鱼比较相似,好多人傻傻分不清。它们最大的区分就是由于吃的食物和生活的水域不同,造成它们的体表颜色有所不同。青鱼栖息在水域底层,以螺蛳,蚌等水生物为食,属于“食肉”鱼类;而草鱼主要吃草,顾名思义才叫草鱼。由于它们不同的吃食习惯和生活环境,草鱼体表光亮,发白**;而青鱼颜色发深青色,或者浅黑色。看颜色一眼就辨认出双方的特色。
那么如今人们养殖青鱼少了,主要是青鱼的食物来源是一个大问题,没有充裕的食物来源,养殖青鱼需要投资大量的螺丝等食物,没有食物供养,自然生长的青鱼长的太慢了。
由于青鱼吃螺蛳这种带壳的软体动物,需要有能力把软体动物的外壳“咬”碎,才能吃到“肉”。因此,青鱼在自然进化中,在鱼的喉部,产生一种坚硬的“鱼舌”,用来合力挤压碎螺蛳的外壳,才能享用 美食 。
后来被人们发现以后其“鱼舌”的经济价值,开始开发利用。由于这块“鱼舌”坚硬如石,产自于青鱼,才叫青鱼石。这种青鱼石越大越值钱,一般的上了三年的青鱼,才能形成青鱼石。
像题主在农村买回来的青鱼,三十多斤的青鱼,一般来说都是人工养殖的青鱼,有青鱼石了,大小与品质好坏,需要取出青鱼石再说。就在鱼头里面的鱼喉部位,轻轻刨开鱼头,取出便可!
青鱼作为我国四大家鱼之首,其实性非常杂,主要是以水中的小鱼、小虾、螺蛳等水生小动物为主食。其余的价格也不是太贵,一般在6元左右一斤,对于青鱼之前并不是因为青鱼的肉质浅,而是因为青鱼头部含有一种叫青鱼石,有的也叫鱼惊石。主要是因为青鱼石在青鱼头部的枕骨咀嚼螺蛳时角质层硬化慢慢形成的。一般青鱼达到10斤以上,才能够有这种能力吃螺蛳,主要是靠头部的枕骨来压碎螺蛳。
对于农村买了一条30斤的青鱼,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青鱼了,至少生长在10年左右,当然青鱼生长的速度非常的快,有的青鱼重量多达100多斤,是一个体型比较大型的鱼类品种。可以说题主购买的这条大的青鱼体内是含有青鱼石的,这条鱼每个月应该能吃10斤左右的螺蛳。所以这条青鱼的头部含有的青鱼石如鹌鹑蛋那么大。当然对于大型的青鱼所含有的青鱼石越大,特别对于100斤以上的青鱼头部含有的青鱼石特别大,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能卖到6000元以上,可青鱼相比较青鱼石就不太值钱了,只能够卖到1000元左右。
对于青鱼石取出的方法非常的简单,一定要了解青鱼石的位置,就是在头部的喉咙附近,一个比较圆形的,或者椭圆形的似乎不是太明亮的一块小石头,重量也不是太大,可以把这一块小石头取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青鱼石。青鱼石主要是存在10斤以上的青鱼的头部,而且青鱼石相对来说是比较硬的,可以在青鱼喉咙处就能找到这块青鱼石。取出的青玉石需要经过打磨以后,才能够出现比较润滑的色泽,在农村经常被用作吊坠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孩子受惊吓或者避邪。当然现在深受城城市人的宠爱,好多人已经开始把青鱼石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
总之,对于一些喜欢吃青鱼的人,需要知道青鱼的一个另一处值钱的东西,那就是青鱼石,在农村大部分叫做鱼惊石,因为农村一般要用这么鱼惊石来辟邪作用。而且对于青鱼越大,青鱼石也就越大,而且越大越值钱。取出青鱼狮的方法非常简单,也就是在青鱼的头部取出,而且青鱼石有比较的硬,可以随意的取出,不用特别的小心,取出青鱼石以后经过打磨以后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吊坠,色泽非常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