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莲藕属于哪里的特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0:49:14
字号:

闻喜莲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闻喜莲藕属于哪里的特产

闻喜莲藕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特产。闻喜莲藕洁白如玉,质体精细,清脆可口,营养丰富,历来有“贵菜”之称。闻喜莲藕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山西省闻喜老区莲菜洁白如玉,质体精细,清脆可口,营养丰富,历来有“贵菜”之称。莲藕为当地特产,其栽培已有5000年历史。因闻喜独特的水质、土质和祖传品种,所产莲菜含淀粉量高,有多种健身功效,“孔多、渣细、且白而脆”,故有“闻喜莲菜——眼儿多”之谚语。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和宴请宾客,人们在餐桌上为能品尝到闻喜莲菜为幸。其既能热炒,又能凉调;既能油炸,又能做馅包饺,可制成一二十种美味可口的佳肴。特别是糖醋莲菜、拔丝莲菜、肉炒莲菜等,最为客人叫绝。有的名厨,能把莲菜切得极细,据说能纫到针孔里,加以热炒,被誉为上品佳菜。闻喜莲菜的莲籽不仅个大,而且肉肥、肉厚,营养极佳,用其制作的莲子汤亦为上乘名菜。莲菜、莲籽还是极好的中药,可治肾炎、气虚、营养不良等症。近年来,在“一村一品”指引下,全县涌现出东镇镇仓底村、官庄村,河底镇苏村,桐城镇家坪村等莲菜生产专业村和若干专业合作社,在精选发展优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又从江苏、湖北等地引进优良品种,目前全县莲菜种植面积已经突破2000亩,总产可达数百万公斤,销往全省各地和附近省市。2007年官庄莲藕注册了“东镇官庄”商标,基地和产品分别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基地和产品认证,荣获2008年运城市第八届农展会“名优产品奖”。河底镇苏村莲藕也于2007年注册了“晋王”牌商标,特推出箱装莲菜、精装莲菜,已成为逢年过节家庭必备菜和高档馈赠品。

2013年,闻喜县苏村晋玉莲菜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闻喜莲藕”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闻喜县苏村晋玉莲菜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闻喜莲藕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西省南部,闻喜县全境,辖桐城镇、郭家庄镇、河底镇、东镇等十三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介于东经100°59′32″-110°37′29″,北纬35°9′38″-35°34′11″之间,海拔高度450-1572m。东西长57.55km,南北宽45.3km,保护面积为5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闻喜莲藕为浅水藕,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主藕一般3-4节,一般根生60-80cm,节间长15—20cm,直径6-8cm,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与异地品种比较,闻喜莲藕外皮光滑,呈银白色,粗壮肥大,无渣,少丝,生藕吃起来口感脆甜,更神奇的是通气孔洞比其他品种多一个孔洞。2.内在品质指标:闻喜莲藕营养丰富,含有淀粉,维生素C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其中水分为73-76%,淀粉含量15-16.5%,维生素C55.8-57.6mg,可食性纤维9.7-10.2%,粗多糖1.3-1.5%,总黄酮0.06-0.08%。3.安全要求:根据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NY/5238-2005产业标准以及无公害食品NY5010-2006蔬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以及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无公害农品标志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为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而实施的政府质量安全担保制度,属于政府行为,公益性事业,不收取任何费用。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产地认定主要解决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是产品认证的前提和基础,产品认证主要解决产品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审批事项是对申报种植业、畜牧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项目进行审核,审核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四性:公益性、普遍性、公正性、专业性。

公益性:

1、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众利益所在。

2、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家利益。

普遍性:

1、保障基本安全。

2、满足大众消费。

3、示范普通农民。

公正性:

1、非歧视合格评定。

2、中立的第三方行为。

专业性:

1、农业生产技术。

2、认证检测技术。

3、质量认证和管理方法。 ①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环境监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②省级承办机构接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③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④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测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

2002年,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经过5年的不断努力,认证企业和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畜牧业产品)认证方面,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畜牧业产品认证分中心依托全国畜牧总站承担具体认证工作,各地也相继成立了认证工作机构,全国共有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检测机构66家,从事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人员上万人。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整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体系,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从2003年开始实施认证工作以来,无公害农产品(畜牧业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数量逐年增加,规模逐步扩大。2003年,畜牧产地认定数量370个;2004年,畜牧产地认定数量1527个;2005年,畜牧产地认定数量1628个;2006年,畜牧产地认定数量1663个;2007年,畜牧产地认定数量3303个。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认定畜牧产地8491个,认定规模达43.2亿(头/只)。(见表1)

2003年,认证畜牧业产品253个,企业241家,产量267.6万吨;2004年,认证畜牧业产品1050个,企业964家,产量412.79万吨;2005年,认证畜牧业产品538个,企业495家,产量135.41万吨;2006年,认证畜牧业产品643个,企业583家,产量260.04万吨;2007年,认证畜牧业产品1585个,企业1029家,产量340.79万吨;2008年8月31日前,认证畜牧业产品1352个,企业928家,产量260.2万吨。截至2008年8月31日,全国共认证畜牧业产品5569个,企业4184家,总产量1676.83万吨。(见表2)

在全面加快发展、不断扩大总量规模的同时,农业部加强获证监管,保证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可靠。2007年在农业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无公害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例行监督抽检中,无公害畜产品合格率也是100%。在各地开展的无公害畜产品监督抽检中,获证的畜产品质量也是保持在较高水平。畜牧业产品认证分中心始终重视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并提出“质量与数量并重,质量第一”的工作原则。每个申报产品必须经省级工作机构组织进行现场检查,同时分中心对每年申报的产品按5%的比率进行现场核查。这也充分保障了认证产品的质量水平。

一直以来,畜牧业产品认证分中心十分重视开展专业培训,提高认证水平。在配合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培训安排和满足各地无公害畜产品培训需求的同时,分中心也精心组织策划了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师资力量雄厚的技术培训班。先后组织现场检查员培训、认证技术培训、标准化生产培训等5次,培训人数达500人。参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全国检查员、内检员培训数十余次,累计培训畜牧专业检查员、内检员3000余人。

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内涵

(一)标志是形象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由两个大的方面因子构成。一个是文字与图案,另一个是色彩与图型。从直观的图型、图案、色彩和文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寓意深刻。主体是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色调由绿色和橙色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橙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二)标志是方向标志给人以走势和趋势,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追求的目的。标志的形状结构,表达了无公害农产品追求的是一环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同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体;标志的色调与搭配,表达了农产品是绿色的产物,是环境和谐的产物,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产物。整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反映了人们追求生态平衡,向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愿望,是一种源于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潜在动力。

(三)标志是旗帜旗帜是标杆,是标记;旗帜是引领潮流和市场需求的风标。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安全农产品的标记,是合格农产品的象征,给人一种强烈的市场信号,发展无公害是农产品的根本出路,是消费者的最基本要求,是生产管理的最起码的条件。生产无公害,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明智之选,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整个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大背景下,惟有发展无公害,保证无公害,生产的农产品才有市场,生产的行为方可产生效益。说到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就是农产品获得市场准人的有效证明和标识。

(四)标志是结果标志是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行为的一个浓缩,犹如画龙点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标志,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成效的一种总结和评判方式,是检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各项推进措施的一个衡量标准。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就表明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的操作过程和最终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是值得信赖和推崇的产品。可以说,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是对农产品三产标准化行为的一个综合评价,是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生产行为的一个全面总结和表达结果。

(五)标志是权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别于一般性质的认证。说得透彻一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政审批。认证行为由部长令设置,认证结果由农业部公布。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又确实借鉴了认证的通行做法,力求行为科学、规范和统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标志,是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为确保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联合推出的一种质量安全证明性标识,是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行行政性担保的证明标志。应当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威性。

(六)标志是力量标志给人以醒目,给人以振奋和前进的动力。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农产品生产者生产合格农产品的无形推动力和促进力,是推进安全农产品市场消费的源动力和拉动力,是管理者依法行政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标志让人信赖,让人追求,使人兴奋和为之奋斗。标志是农产品生产者追逐的目标,是消费者选购的向导。

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外延

(一)标志是行动计划的体现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一个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消费。什么样的农产品才算是无公害的呢?这是人们最为关心和关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从启动之初,就设定了无公害的标准和边界,也就是保证大众消费安全的合格农产品。同时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设定了5个关键的环节,即洁净的产地、优质安全的投人品、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卫生安全的分级包装、严格的产品检测。为了对规范的生产行为有一个客观评价,给消费者一个明白的认知方式,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设置了一个推进措施,也就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外在特征和表现形式,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成效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标志是认证制度的展现从标志结构上看,整个标志分为大小两个完整的圆。内圆象征的是产地认定,突出生产过程控制,面对的是绿色的田野和成熟的麦穗(即农产品),要求的是对其整个生产过程做出评判是否合格,并用对勾予以表达。这种要求落实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上,表现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上,全国统一使用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上的标志就是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内圆标志,也是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核心部分。这种结构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制度安排是相一致的,产地认定是产品认证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外圆包含的意义是在产地认定的基础上,重在确认是否为“无公害农产品”6个字,并随之画上一个大大的圆满的圆圈,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了完整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应当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比较好地体现了认证制度中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的有机结合。

(三)标志是生产过程的再现从标志图中可以看出,成熟的麦穗(农产品)来源于绿色的田野,合格的评判基于生产的全过程和对成熟的农产品的综合评价。标志的重心是绿色的背景、绿色的生产过程和认可的成熟的农产品。可以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比较形象地再现了无公害农产品来自于洁净的产地、规范的生产行为和合格的终端产品。

(四)标志是责任主体的表现标志下半部的半圆形线段,客观上代表了生产者,表明是基础,支撑着整个内圆,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关键。若从标志的内圆分量看,产地认定则是重头,占据着整个标志的核心部分,而且合格与否的关键在产地认定环节。从标志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无公害农产品”6个字是建立在认证申请和产地认定合格基础上的命名,是各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核的重点和认证得出的基本结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外圆可以说代表的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对前面所有环节的一个圈点认可,最终评审确认为无公害农产品,准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代表了认证3个环节各自的行为主体和工作的侧重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6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