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扎根新农村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0:10:19
字号:

“新农人”扎根新农村

“新农人”扎根新农村

所谓“新农人”是指那些“90后”“00后”的“新农民”,他们大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尤其是善于运用现代网络信息,驾驭复杂多变的商海市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上一辈比起来,他们不仅具有年龄上的优势,更具有观念、专业和技能优势,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需要一大批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人才。除了立足本土特色建立稳定向上的产业基础,让农村实现“自我造血”,关键还在于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新农人”,让他们成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力量。

“新农人”虽好,但让他们扎根于农村、留在田间地头才更好。过去一段时间,不少的“农二代”“新农人”正是感觉在农村创业的机会较少,发展的空间较小,环境条件较差,成长的难度较大,就算是对农村有感情、对家乡有爱恋、对农业有兴趣,但还是选择去城市就业,找寻发展机会。因此,如何让“新农人”在农村留得下、待得住、干得好,应该成为有关政府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让他们深深扎根田间地头,才能厚植农业发展的根基,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要想让“新农人”扎根田间地头,首先要搞好制度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切合农村实际的人才激励政策措施,以鼓励、引进和留住“新农人”。重点要在就业、创业上提供优惠政策、资金倾斜,让他们的付出尽可能获得效益,充分享受农村、农业发展的“红利”,从而更加坚定地在农村这个宽广空间上展示能力、实现价值。

要想让“新农人”扎根田间地头,还要为他们创造相对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设身处地帮助解决住房、婚姻、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更加专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更加充分发挥技术能力优势,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要想让“新农人”扎根田间地头,也要更多关注“新农人”在政治培养、职称评定、个人深造和荣誉名誉等方面的成长追求,让他们享有与城市中工作的人同样的待遇,不断提升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引导其更加珍惜机会、奋力拼搏,积极回馈家乡,带动当地就业,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努力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

转移原因

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就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5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