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间,三安光电(600703)披露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该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00亿元,其中员工以薪酬等合法合规方式自筹资金总额不超过8.00亿元,采取融资融券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融资不超过8.00亿元。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来源为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包括但不限于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受让公司回购股份等法律法规许可方式取得的标的股票。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12个月,存续期为36个月。以该计划的规模不超过16.00亿元及公司2020年9月25日的收盘价每股24.39元测算,该计划所能购买和持有的标的股票数量上限约为7574.48万股,约占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1.69%。
草案显示,员工持股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员工。出资参加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约为3186人,本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自筹资金总额上限为8.00亿元。其中,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8人。
据了解,2016年12月23日,该持股计划已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系统购买公司股票9169.79万股,之后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购买的股票按照规定予以了锁定。
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25日,兴业信托·三安增持2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所持公司股票9169.79万股已出售完毕,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终止,后续将进行财产清算和分配工作。
三安光电主要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氮化铝、蓝宝石等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主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农业、医疗、微波射频、激光通讯、功率器件、光通讯、感应传感等领域。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68亿元,同比增长了5.31%;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亿元,同比下降28.11%。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国际贸易争端激烈,疫情全球蔓延,对消费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为应对严峻的形势,三安光电凭借行业领先的品牌、技术、制造及管理优势,调整经营思路,调整产品结构升级,一方面全面督促落实疫情防范及排查工作,梳理部门结构,搭建SAP信息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妥善、有序地安排生产,加强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整合内部资源,加大费用管控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近年来,随着LED产业逐渐步入发展平缓期,市场竞争日趋加剧,通用照明也逐渐触及行业天花板。
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博士认为,虽然通用照明发展触顶,但诸多细分市场仍存在良机。
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开始走向价值链高端,加强车用照明、植物照明、智能照明、Mini/MicroLED新型显示等细分领域的创新研发,集中精力布局LED产业新兴细分领域。
车用照明
车用LED 成为新蓝海。车用照明目前主要采用三种灯光:卤素灯、疝气灯和 LED 车灯。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到现在,LED 灯取代氙气灯已初现端倪。
受中美贸易冲突影响,2019 新车出货明显衰退加上车用 LED 价格竞争激烈,多数车用 LED于 2019 年表现大受影响,年衰退幅度介于 15%-30%之间。
车灯市场火热,均价稳步提升。
政策端发力,LED 市场受益。未来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和发展, 汽车 LED 市场价值和数量将继续增长,根据 LEDinside研究,到 2023 年,全球 汽车 LED 产值预计将达到 42.1 亿美元。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近5年,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年增量涨幅达到248%,增长速度较快。
截至2020年12月18日,国内新增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数量为62661家,同比增长74%,为5年来最高。
LED 小型化趋势推动车灯设计灵活度和渗透率提高。展望未来,前照灯 LED的市场价值和渗透率将继续增长。另外,由于采用了顺序式方向灯,LED 的普及率和方向灯的市场价值也将迅速增加。
国际厂商车用营收利润率实现双增。就 汽车 照明参与者而言,全球 汽车 照明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名参与者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本土厂商积极布局车灯产业链。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厂商借换装和改装的服务市场,先进入供应链,然后逐渐提高营收的规模,之后再借助产品销售实迹,以及突破技术壁垒,逐渐打入车内以及车尾灯的前装供应链。
三安收购安瑞是实现了从芯片到车灯的纵向整合,目前安瑞光电已成为国内多家 汽车 品牌如奇瑞瑞虎、QQ、东南 汽车 、广汽吉奥的 LED 汽车 照明供应商。
国内来看,华域视觉依然是国内最大的车灯供应商,海拉、日本小糸、斯坦雷、星宇和法雷奥在第二梯队。凭借快速响应和高性价比的产品,预计星宇将继续进一步挤占海拉、斯坦雷和法雷奥的市场份额。
LEDinside 认为,在近几年,虽然说国际 LED 厂商在车用市场仍然占据垄断地位,但是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的厂商逐渐对供应链的突破,还有技术水平的提升,都在慢慢瓜分前装市场的份额。
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有些厂商切入到尾灯甚至是小比例的日行灯的前装供应链。所以未来几年,中国LED 厂商有望从本土品牌整车供应链切入,逐渐在前装市场站稳脚步。
植物照明
LED 植物照明为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广阔。LED 植物照明指使用 LED 植物生长灯或 LED 植物照明系统,满足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照条件,属于人造光源。
以光效高、光质丰富、发热低、体积小、寿命长、可调制组合、智能可控、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在植物照明领域优势明显。
目前市场上LED 植物照明装备种类较多,有 LED 植物生长灯、LED 植物生长箱、驱杀蚊虫 LED 灯、宅用 LED 植物灯等,预计 2021 年 LED 生产灯占各类植物生产灯的 60%,发展空间大。
LED 植物照明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植物组培、温室补光、植物工厂、食用菌工厂、藻类培养、花卉种植、驱蚊杀虫等。
其应用环境限制比较小,农场、温室大棚、实验室、家中、商场、室外等各个地方都可以使用 LED 植物照明。
近年来LED 植物照明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OFweek 产业研究院预测,到 2021 年,全球LED 植物照明系统市场规模超过 20 亿美元,其中 LED 灯具 4.9 亿美元,LED 照明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逐渐占据植物照明领域的主流。
海外巨头布局成熟,欧美日本应用广泛。目前全球植物灯市场上除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北美、欧洲和日本地区应用最为成熟,从数据统计显示美国和日本地区的知名制造厂家分别占比是37%和 23%,是植物灯应用市场最为活跃的地区。
目前,植物照明LED 品牌厂主要为 Signify、Fluence by OSRAM、GE Current、Illumitex、Heliospectra 和中科三安(Sananbio)等。
植物用LED 组件主要供货商为欧司朗(OSRAM)、三星 LED(Samsung LED)、CREE、Seoul Semiconductor、Lumileds、日亚化学(Nichia)、台湾亿光(Everlight)等,欧司朗和三星 LED 两家稳坐市场龙头。
加紧布局,产业链基本成型。国布局LED 植物照明领域的企业中,从上游芯片到封装器件,到灯具再到系统已全面铺开。
上游芯片端,三安光电布局完善,三安光电与中科院联手,分期投入70 亿,跨界“光生物”打造国内首个植物工厂,依托核心“光配方”和自主研发的栽培设备,实现了农业技术创新,LED 技术落地应用。
并且作为国内光电龙头企业,中游封装国星光电已形成紫外、红外、植物照明三大业务板块,鸿利智汇加紧技术研究,下游仅勤上光电、鸿利光电、广明源几家推出LED 植物照明产品,市场存在大量区域空白。
集群分布明显,抢占蓝海市场。LED 植物照明产业集群分布,珠三角为最大产业集群地区。目前我国涉及到 LED 植物照明的企业超过 150 家,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占比 60%,其次为长三角地区,占比 21%,其它地区占 7%。
LED行业作为制造行业,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是一个供应链、产业链深度合作的关系。
疫情爆发之后,LED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供应商断货、流动资金紧张、员工返岗率低等一系列难题。
随着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部分小企业因扛不住经营压力,最终走向倒闭;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因现金流不足,而“活”的战战兢兢。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优胜劣汰本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规律,虽然疫情必定会“死掉”一批企业,但也会大大加速LED企业的转型升级,倒逼企业苦练内功。
有业内人士建议,面对疫情冲击,企业切忌过于惊慌失措,自乱阵脚,应及时找准自身的企业定位,通过深耕细分市场来更好的生存。
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博士也指出,“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但2021年则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天风证券,中外行业研究整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