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程机械化的方式,这35亩早稻很快就割完了。?高效抢收后,将乐县高唐镇种粮大户刘金根没歇着,立即种上了第二季水稻,提高耕地利用率。
汪汪水田里,烟后稻株株青绿。?现在正是大面积种植烟后稻的时候,乡里及时送电送水,解决了高温干旱的难题。?清流县李家乡古坑村村民罗宗庆不误农时忙?双抢?。
放眼三明,广袤田野处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作为我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三明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40万亩左右。上半年,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和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会在三明召开; 三明市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7.81万亩,收获粮食面积20.79万亩、产量5.10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稳步增加。
荒地变良田
守住耕地红线
清流县田源乡田源村大寮组,碧绿的禾苗随风摆动,一块块认领复垦荒地的标识牌竖立在侧。?我们一期梳理出荒田3.6公顷,目前已有1.93公顷被有偿认领。待水稻成熟,认领人就可获得相应的大米。?田源乡乡长李伟烽说。
原来,田源乡坑农田、山坡田较多,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老龄化情况突出,不少田地因无人耕种逐渐撂荒。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田源乡依托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成立乡属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等方式整合农村荒地,统一开发提升,同时因地制宜分类购买代耕代种服务。最后,以单位认领以及?线上+线下?销售的形式,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泰宁县?一亩田认购?受到欢迎,大田县?上地良田认种?火热开展三明市多措并举推进抛荒耕地复垦复耕,严守耕地红线。上半年,全市整治撂荒两年以上耕地3.1万亩。
遏制耕地?非农化?,还需要?长牙齿?的硬举措。 永安市 成立市、乡两级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挂帅,市纪委组建专项督导组下沉开展督查,同时推行网格化管理,组织网格员理清地块的承包关系等情况,做到随时更新、有效管护。
上半年,三明认真落实扶农惠粮政策,让农户有底气、敢投入。7月前,通过?一卡通?向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共1.85亿元,并录入福建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网监管系统;先后发放两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共计约5031万元,发放率达100%。
种粮更智慧
全力保供稳市
在即将结束的烟后稻和晚稻插秧季,将乐县南口镇金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安排了充足的农机,对小拨村46户、超过1000亩的农田进行翻耕、溶田、机插等农业托管服务。
?一条龙服务让我轻松不少,一亩才收420元,现在就等着秋天收谷子了。?家有12亩田的小拨村村民曾兆根高兴地说。
当下,全程机械化已成为种粮趋势。在三明,耕田、育秧、插秧、病虫防治、收割、烘干等种粮全流程皆可通过农机完成,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也逐渐兴起,以更高的效率助力颗粒归仓。
将乐县依托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重点选择水稻种植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环节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助,不断调动服务主体开展机械作业和小农户接受托管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三明市选派农业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为农户、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推进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技术推广,积极推广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间作套种等增产增效技术,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仓廪实,天下安。三明现有现代化粮库13个,总仓容32万吨。建宁县总投资1.7亿元的省级8.09万吨粮食储备库即将开工;将乐县投资近6000万元的3万吨粮食和物资储备库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780万元今年以来,三明持续筑好?粮仓?,切实保障粮食流通。
绿色智能的储备空间,是现代粮仓的必然要求。为此,三明推广应用低温干燥、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并配备粮情监控、虫害检测、智能控温等信息化系统,让粮食储备应急体系更健全、更稳定。
质量再提升
吃饱更要吃好
过去,将乐县南口镇种粮大户杨凯总担心自家的200亩中稻田里滋生害虫,而最近却踏实不少。原来,县农业农村局为他配置了30多台新型飞蛾诱捕器,杀虫效果很好。
今年以来,将乐县积极创建病虫害绿化防控,大力推广太阳能风吸杀虫灯、物联网远程智能测报系统、飞蛾诱捕器等新式杀虫?武器?。?有了这些设备,减少或不喷洒农药就能有效控制虫害,不仅实现绿色水稻无公害化生产,还能极大节省成本。?杨凯很高兴。
粮食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落实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推广科学用药、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减量化行动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三明把源头治理作为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粮食质量的第一道关卡。
三明,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这里,大自然的山水馈赠、老祖宗的文化遗产、革命者的无畏精神、建设者的奋斗足迹,都为讲好?文旅故事?、写好?文旅文章?,提供了生动素材。
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以?一县一全宴?为抓手,不断丰富?中国绿都?最氧三明?文旅品牌的内涵和形式,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一县一全宴?
串起?旅游链?
?上回品尝了大田特色美食,就想再来一次。?5月14日,在大田县大仙峰?美人茶景区,游客吴戎漫步茶山中,沉浸在幽幽茶香中。
3月11日,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田槐猪为主要食材的?大田全猪宴?如期而至,唤醒了游客的味蕾。
?一县一全宴?既是宣传三明青山绿水的新途径,也是我市串起?旅游链?的全新探索。
去年11月,?中国绿都?全宴三明?全市地方特色美食宴烹饪大赛举办,这场美食与文化交融的盛会,吸引了536万网友点赞,2280万网友在线观看。
借美食之名,品福地魅力。聚焦?中国绿都?全宴三明?月月飨?主题,全市各县(市、区)每月开展一场?全宴美食?推广活动,线上融合当地文旅资源开展宣传,线下通过旅行社招徕游客品尝全宴。
围绕?中国绿都?全宴三明?主题团餐主打产品,我市还串联周边景区、酒店、森林康养和职工疗休养基地、特色体验项目,研发了?逛吃之旅?线路。
以美食为龙头,眼下,全市各地不断开发推出主题多样的精品旅游线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补齐新业态、新产品供给短板,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
5月9日至15日,福州三明大厦?源味三明?推出?一县一全宴?活动之?宁化贡鸡宴?。《宁化贡鸡宴》的短视频上传抖音号后,播放量达267万,点赞数超4000条,足以体现美食的诱惑力、影响力。
?三明全宴?口福心福?。 三明市 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用特色美食吸引、留住游客,进而带动住宿、休闲、娱乐等其他业态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县一品牌?
旅游?活起来?
晨光熹微,空谷回响。?咕咕咕在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随着杨美林老人一声呼唤,几只白鹇翩然而至,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话。
明溪县林深水美,已发现野生鸟类300多种,占福建全省鸟类的60%。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观鸟产业,不断打响?生态观鸟+森林康养?品牌,每年吸引近3万名游客前来观鸟拍鸟,逐渐实现生态富民。
三明,八山一水一分田,因地形原因,各地拥有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一年四季皆可游。
漫步于三元万寿岩,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文化的魅力;前往静心泰宁,游大金湖、上清溪,感受魅力丹霞;到沙县品百味小吃,感受人间烟火味?
依托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我市以全域游、全季游为目标,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助推旅游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十三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460亿元。
眼下,全市旅游产业围绕构建?一头一心三带?旅游业空间布局,做强泰宁旅游龙头,加快泰宁旅游产品转型提质,打造沙溪百里画廊休闲旅游带、向莆铁路深呼吸小城健康旅游带、泉南高速客家风情自驾旅游带,带动市域内主要景区联动发展,打造县域主题产品特色突出、产品优势互补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打造?一县一品?,推动文旅融合再出发。?市文旅局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我市在?中国绿都?最氧三明?总品牌之下,根据各县(市、区)文旅资源和产业定位,将重点打造?万寿三元、食赏沙县、桃源永安、观鸟明溪、怡养清流、红色宁化、福源建宁、静心泰宁、山水将乐、闽心尤溪、茶美大田?11块特色品牌,既凸显良好的生态发展优势,又构筑起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文旅经济发展框架。
文旅?齐步走?
奏响?发展乐?
三明,闽江源头、红色圣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
近年来,市文旅局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化和旅游工作部署要求,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革命文物保护、文旅康养发展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19年以来,我市成功创建37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泰宁、尤溪成功创建国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底,三明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山海一家亲。2021年6月,沪闽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签约了一批上海服务三明旅游发展项目、开启了上海、福建两地文旅合作新篇章。
聚焦红色旅游。我市争创国家红色旅游发展融合示范区,推出18条红色主题旅游经典线路,9个点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红色旅游精典线路?,入选数量为全省第一;11个县(市、区)均被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重点建设区范围;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革命旧址保护向上争取资金位居全省首位,一批修缮后的红色旧址焕发新生机。
在推动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方面,2019年6月、8月,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顺利揭碑开园;加快推动万寿岩?格氏栲文旅融合项目建设,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山遗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荣获?福建省重大考古发现特别奖项目?。
我市还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以及国家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施三明非遗传承保护十大行动,创新开展?周周有戏看?夜三明百姓大舞台?等活动,不断巩固提升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其中,?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四季行?年度大型?旅游+互联网?主题营销推广活动,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优秀创意旅游产品。
处处都是景,四季皆可游。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持之以恒的推动之下,山川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三明,文化旅游产业天地广阔,未来可期!
记者 卢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