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两大渠道:一是出口,二是国外生产。在两大渠道之下又有若干进入国际市场的具体方式。
(1)出口。即产品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包括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
所谓间接出口,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卖给国内的中间商,然后由中间商再分售给国外的顾客。
所谓直接出口,是指企业生产出产品后,不经过中间商,直接卖给国外顾客(可以是最终用户,也可以是中间机构)。
(2)国外生产。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必须或者应该到国外直接进行生产,其方式主要有合同制造、装配、许可证贸易,开办合营企业或独资企业等。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1.价格竞争力
我国农产品很多都不具价格竞争力。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国内市场价格上涨速度比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快。其它原因有以下4方面: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土地生产率低;三是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四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连年提高。
2.质量竞争力
由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差,加工设施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从而使我国很多农产品无论内在品质还是外在品质都缺乏国际竞争力。
3.农产品加工程度竞争力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精加工产品数量小,出口农产品加工工艺精糙,摆脱不了手工作坊式的简单生产模式,形成不了工厂式规模生产。
4.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竞争力
我国长期以来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造成统一规格标准体系难以形成。国家制定的一些现行的规格标准既没有与国际接轨,国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认识上的含混,许多标准缺乏准确的定义和客观的检测评价方法。
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发展国际优势农产品
2.降低农产品成本
3.加强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研究,尽快制定农产品规格标准体系
4.搞好农产品分类分级与包装
5.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