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治疗非洲猪瘟的**物,因此如何预防做好生物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养殖户对于各类消毒药的用途和用法还比较模糊,在此我给大家详细讲一下。
第一种:氢氧化钠(经济实用)
氢氧化钠也叫火碱/烧碱,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消毒药,常用浓度为2%-3%。因为该消毒剂属于强碱,所以使用过程要小心处理,尽量避免灼伤。
该消毒药的常用方法为。1.消毒池的牧场进出口,人员车辆进出脚底,车辆四轮消毒。2.栏舍的喷雾消毒,但是注意的是栏舍消毒过后要清水洗净,以免灼伤生猪。
第二种:戊二醛(经济实用)
戊二醛消毒具有广谱、强效、速效、低毒等特点。因其价格较贵且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所以常用来对器械消毒,其消毒效果是甲醛的10-20倍。戊二醛常总在空栏舍的消毒。
第三种:过硫酸氢钾(使用面广)
过一硫酸氢钾,有极强的水溶性和腐蚀性,因其可提供超强有效的非氯氧化电势和微生物效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消毒领域,它还具有储存稳定性好、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
其他在牧场中常用的消毒药有:生石灰,漂白粉,甲醛,高锰酸钾等等。各种消毒药应当交替轮换使用。在这场非洲猪瘟的防控攻坚战中,做好生物安全才是决胜的法宝,猪栏里有猪,才能在之后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高涨的行情一直延续至今,如今4月即将收官,猪肉价格再次迎来下跌。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猪肉批发价均价已降至32.56元/公斤,其中在26省市中下跌达到19省市,另外有7省猪价持平,而猪肉批发价格也是实现了连续10周下降。
那么为什么临近五一,为什么肉价不升反降?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高涨的行情一直延续至今,如今4月即将收官,猪肉价格再次迎来下跌。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猪肉批发价均价已降至32.56元/公斤,其中在26省市中下跌达到19省市,另外有7省猪价持平,而猪肉批发价格也是实现了连续10周下降。
那么为什么临近五一,为什么肉价不升反降?一起来了解下吧。
猪肉批发价连续10周下降是怎么回事?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受疫情的影响,一二三行业的增加值都有所下降。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我国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持续向好,猪肉批发价格连续10周下降,每公斤降6元左右。
而目前生猪生产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度出现的仔猪、饲料运输供应不畅等困难,一季度末与去年底相比,全国生猪存栏增加了1000多万头,增长3.5%;能繁母猪存栏增加了300多万头,增长9.8%。
临近五一为什么肉价不升反降?
一方面,此时冻肉来袭,2万吨储备冻肉,再次稳定市场猪肉供给,在猪肉消费尚未大幅提振前,猪价难以止跌反弹。
另一方面,东北猪价承压,不断下挫,养殖户恐慌出栏增多,市场大猪不断出栏,屠企白条猪出厂价不断下滑,下游贸易低迷,很难支持屠企高价收猪。
再加上生猪产能恢复也在进行,可见,猪价维持长期下行的预期。
就目前的行情来看,抑制猪价上涨因素,有冻肉的投放、市场牛猪出栏增多,消费端始终未能大幅改善,而猪肉消费端或将左右近期猪价的涨跌。
倘若,猪肉消费持续低迷,那么猪价难以撼动下探的势头,而一旦,假期餐饮快速复苏,进入5月后各地学生陆续返校,生猪出栏面大猪出栏殆尽,猪价仍有上涨的空间。
猪肉后续行情将会怎样发展?
从猪肉的上市量来说,上周后期上市量明显增加,大约在20%左右,说明养殖场待价而沽的心理已经明显淡化,出栏意愿明显增强;从白条猪单重的分布区间来看,单重偏低的大体型毛猪也开始出栏。
此前上市白条猪有40%是高于100公斤/头,而上周毛猪单重集中在90-100公斤/头之间,低于90公斤/头的占比能够达到20%,高出100公斤/头的的占比也基本上保持20%。
说明这部分毛猪并不打算继续压栏。
而随着毛猪产能逐渐恢复,毛猪供应偏紧的状况逐渐扭转,猪肉价格波动下行的趋势仍将持续。
总的来说,目前,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10周下降,每公斤降了6块钱左右,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给增加,价格基本回落到常年水平。
对此价格行情,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