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时候,母亲在院墙外的小菜园里种了一畦红根菠菜,后来就到城里猫冬。等到春暖花开之后,小菜园里的菠菜正好返青开始生长,所以这些菠菜基本上成了母亲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可即使是这样,菠菜也吃不了,而且农村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小菜园,所以后来母亲只好将那些长了薹的菠菜割了扔掉。其实,农村种植的蔬菜从地头上收购,也是卖不上价的,有时候只有几毛钱一斤,甚至更低。但为什么到了市场上就能够卖到几块钱呢?
这才贱伤农也不是一天两头的事情了,农民种菜,赚的就是个辛苦钱。有的时候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到时候种植的蔬菜只有随行就市。即使是几毛钱一斤,到了蔬菜收获的季节也得出售,否则如果是烂在地里,就一分钱也不值了。
就像有一年秋季,大白菜贱到没人要,有些农民只好忍痛丢在地理,任由大雪将大白菜盖住,最终全部烂掉。因为这大白菜没人要,如果是雇人收割,还需要再搭上一笔不小的费用,那就更不划算了。所以在菜农看来,还不如任其烂到地里省钱呢。这也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情,市场行情不是哪个人能够左右得了的。
虽然说这蔬菜从菜农的手中以地头价买的很便宜,但到达农贸市场里,再到消费者手中,这蔬菜的价格就能够卖到几块钱一斤。咱们来分析一下,这同样的蔬菜,为什么能够涨幅这么大。
首先,收购商到菜农手中以地头价将蔬菜收起来,要装车、运输,而雇人装车以及运输费用都得摊到蔬菜的成本里面。到了农贸市场之后,还要卸车,也得需要一笔装卸费,这些还要分摊到蔬菜成本里。农贸市场的卫生费、摊位费、管理费、水电费等等,这些费用也要计算好以后,折合到成本中。所以,这几毛钱一斤从菜农手里收购来的蔬菜,到了市场上价格就会涨到几块钱。当然,这里面菜贩子还要加上自己的利润,这无形中就使得蔬菜的价格高了很多。
如果那些菜贩子不是亲自从菜农手中购买蔬菜,而是从一道贩子手里批发后再零售的话,那么每斤蔬菜还要加上一部分差价,更导致了蔬菜价格的上涨。这就造就了蔬菜地头价几毛钱,最终通过一些列转手,到消费者手中成了几块钱一斤的局面。因为中间商赚取了差价,再摊上运输、存储等成本,蔬菜价格上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近期菜价缘何持续走高?
10、鸭梨的皮非常薄,薄得有时一碰就破;个大,大得叫你吃惊;汁多,咬一口像喝了一碗用甘泉冲出来的甜水。
11、烟台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
12、石榴的外表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它的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一层接着一层。
13、中秋时节,蜜桃成熟了,努着红扑扑的嘴巴,再配上一身小绒毛,显得那么好看,那么可爱,像含羞的姑娘一样,低垂着头,涨红了脸。
每年的冬季,菜的价格会持续飙升,尤其是当春节来临的时候,价格会达到最高值,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冬季很多蔬菜一般都是在大棚种植的,随着时间推移,种植成本会越来越高,从而导致菜的价格攀升
第二,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物质价格都涨了不少,这也是市场规律,无法避免
第三,当春节来临,菜的需求量大增,商家会趁这个时机适当涨价,这也在所难免
总之,虽然菜的价格不断上涨,但是我们还是要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切不可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