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以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水海产品和蔬菜为主要出口商品。
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值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2019年上半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562亿元,居全国首位,增长7.6%,增速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2.7%,占比提升0.9个百分点。
2019年上半年,民营企业为进出口主力。民营企业共出口农产品406.7亿元,占72.4%。水海产品和蔬菜为主要出口商品,合计占出口总值的52.3%。
扩展资料
2017年6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显示,经山东省申请、质检总局考核,山东省成为我国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实际上,正如一句古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比喻的一样,山东的“示范省”获得考核通过也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过程。
早在10年之前,已经是全国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山东,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之中仍然面临着国外“技术壁垒”的制约。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山东一些地方开始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食品农产品质量的探索。
从2007年开始,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之下,作为农业传统大市的山东省潍坊市率先迈开了步子。潍坊市政府联手潍坊检验验疫局,创新开展了以“区域化管理”为核心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并首选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安丘市作为试点地区。
安丘也成为国内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并总结出一系列成功经验,概括成为“安丘模式”在山东省内和全国推广。
中新网-山东2019年上半年农产品进口1088.5亿全国第一
人民网-十年磨一剑山东建成全国首个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
全国蔬菜都在涨,一夜间上海青菜价格翻倍,究竟发生什么?
1.包菜 包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而且它的价格也并不是特别的贵。包菜包括两种,一种是青包菜,一种紫包菜,也叫做紫甘蓝。包菜的食用方法非常的多,可以将包菜直接切丝做成沙拉,也可以炒着吃,或者制作成馅料,做团子,馒头等等都非常不错。
2.土豆 土豆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而且2017年被划入我国四大粮食之一。土豆对环境要求并不是特别苛刻,所以一年四季都可种植并收获。用土豆制作的食物也很多,比如大家爱吃的薯条,薯片都是用土豆制作的,而且土豆作为蔬菜也可以直接炒着吃,煮汤吃,或者制作土豆泥来吃。既能补充营养还能起到饱腹的作用。
3.菠菜 菠菜虽然一年四季都有,但是冬季的菠菜是种植在大棚里的,所以这个时候菠菜长得非常的大。但是春季的时候,菠菜是天然生长的,这种菠菜的比较小,但是特别的鲜嫩好吃,而且吃上去有一丝丝的甜味。同时菠菜的含铁量非常的丰富,所以大家可以在春季经常多吃一些菠菜。
4.黄瓜 黄瓜也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瓜类蔬菜之一。黄瓜的吃法有很多,可以把它炒着吃,也可以当做水果直接生吃,还可以做水果沙拉,榨黄瓜汁等,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欢。
5.椒 椒包括青椒,辣椒,虎皮椒,朝天椒等等,那么这些椒也都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一般青椒,菜椒可以炒着吃,而像朝天椒,红椒这样的,一般是做配料来吃的。
“青菜价格一个晚上翻了一倍,昨天还是每斤2元,今天变成4元了”“一斤菠菜要卖15元”“猪肉也在涨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菜价有波动,而且全国各地都出现类似情况。有自媒体将此解读为“这是物资短缺的信号”。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
菜价为何涨?
全国蔬菜价格变化,主要与近期全国多地降温降雨有关。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进入9月后,寒潮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全国主要蔬菜产区造成一定影响,蔬菜供需偏紧,秋冬季蔬菜价格创下历年来新高。
按照往年采收情况,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各地地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
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商也表示,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与“南北衔接断档”有关。以菠菜为例,本来这段时间供应上海的菠菜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聊城。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菜价什么时候跌?
受天气和供求变化影响,菜价涨跌是常态。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信息,目前南方产区的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能按期上市,这将推动菜价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在短期内,部分蔬菜品种可能还会上涨,但大趋势是回落。
就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看,根据往年规律,从9月底开始,上海客菜供应将从北方产区逐步转移到南方产区,今年北方产区提前收尾,才导致菜价上涨。
不过,客菜和本地菜的供应量都在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等三大一级批发市场反馈称,经梳理排摸,目前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本市主要蔬菜供应的南方产地菜源均有保障。同时,三大批发市场正加大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组织辣椒、娃娃菜、豆类等花色蔬菜,从山东、河北、内蒙等地组织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从云南和福建等地组织西葫芦、笋类、绿叶菜等蔬菜,丰富近期的蔬菜市场供应。
地产蔬菜的供应也将增加。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表示,9月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地产蔬菜生长。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
物资缺不缺?
官方统计还显示,菜价变化与天气变化和不同产区产期衔接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物资短缺。
首先,目前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并非年内最高。10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92,“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是127.66,“粮油产品价格指数”是108.6,环比前一天均略有上升。但如果放在全年看,以上指数并未处在最高位,最高位出现在今年2月,该指数在今年1月和3月也均高于目前水平。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指数体系。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价格数据,重点体现鲜活农产品、粮油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
其次,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涨价。记者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近7日(10月15日至10月23日)主副产品价格,其中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肉类和禽蛋呈小幅上涨,但水产品、水果和油价均保持稳定。
其次,各种主副食品生产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菜篮子”产品也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其中,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