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不断加强。浙江农业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恢复与发展阶段、“一优二高”阶段和全面调整与优化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革,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化地位逐步确立,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多种经营开始发展,加上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主要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农业生产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半计划、半商品经济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对绝大部分农产品放开价格。2001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全省出现了粮食播种面积的普遍调减,农业生产进入一个以稳定调整产品结构,着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特征的新阶段。粮、棉、麻传统大宗农产品受到挑战,适销对路、高效益的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加大。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由此形成以水果、蔬菜、茶叶、竹笋、蚕茧、食用菌、蜂产品和水产品为支柱的优势产业。在这一阶段,浙江农业开始由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格局。
1995年以来,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由过去的短缺转变为结构性、地区性的相对过剩,既出现部分农产品的供过于求,又存在优质农产品的供不应求,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价位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面临的新问题,1998年,浙江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并特别提出“要加强农业地质环境研究”;2000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走效益农业发展的路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001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取消粮食定购,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等政策意见。为了进一步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空间,促进农业结构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在《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通知》(2002年)中,提出浙江重点支持果蔬、茶叶、竹木、粮油、中药材、水产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毋庸讳言,对于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浙江农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地学和农学是两门最古老的学科,古人早在2000年前就发现了农产品生长与地质背景的有机联系,“隔界不长,易地而竭”是被最早认识的自然现象,其本质是“水土异也”。换言之,为解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问题,开展基于地质背景的特色农产品适生研究,明确其分布规律,是科学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根据这一需要,设立了“浙江省特色农产品立地地质背景与适生区划研究”子课题。试图从部分特色农产品的立地地质背景研究入手,探索特色农产品的分布规律,并以此开展特色农产品的适生区划,为浙江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地学支持。
在农村怎样销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和特产?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全程监管能力,探索在农业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经验和模式,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年起开始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一、筛选合理的追溯软件系统
为了寻求合理、实用、方便、易操作的追溯软件系统,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北京瑞德金穗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农业部优农中心委托北京中园搏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杭州百代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家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进行试点操作筛选,初步建立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中央监管管理平台,目前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几种软件各有优缺点。
二、确定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主体
通过认真筛选,确定10家单位为试点单位,其中确定榆中顺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和三角城乡高墩营村蔬菜产销合作社为加贴追溯小标签先行试点单位,确定所有供沪农产品经销企业开展追溯试点单位。在试点合作社和经销企业实行准出和准入制度,在高墩营村实行产地准出制度;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站;蔬菜销售推行质量安全可追溯条码制。
三、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县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进标准化生产进程,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我县蔬菜产业竞争能力,确保兰州高原夏菜的有效上市及供给,确保蔬菜生产者收入的稳定增加,确保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全面推行“联户联保”责任制工作,健全“三表一册”生产管理原始档案,这既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原始记录,也是农户蔬菜生产技术的明白资料。推广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选用优良品种等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推广使用测土配方肥,减少农药等投入品使用量,科学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控制农药残留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四、企业实行准入准出制
全县30家蔬菜保鲜企业,对进入蔬菜保鲜企业的蔬菜实行准入制,对初级加工包装后销售的蔬菜实行准出时加贴可追溯条码的监管运行机制。对进入企业进行销售的蔬菜,蔬菜保鲜企业内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站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允许进入菜库交易销售,抽检不合者拒绝进入菜库内销售,并将不合格编码及时上报县农牧局进行复检,不合格者坚决予以销毁,并对相关基地进行跟踪抽查。菜库对所有经本菜库外销的蔬菜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准予销售,不合格者,将经销商姓名及不合格产品的编码上报县农牧局,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外销。
五、全面推行蔬菜质量抽检制
试点村建立质量监测点,由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对采收上市前的蔬菜产品进行全程跟踪检测,推行上市前统一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允许上市,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再次抽检合格后方可上市。
六、追溯信息系统基本建成
为试点村、试点合作社全部配备电脑和追溯条码专用打印机,确保了追溯软件的正常运行。将试点蔬菜种植户、企业及经销商等基本情况,录入追溯平台,建立中央管理数据库进行管理。追溯信息系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追溯关键点与质量控制点有机结合,对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为科学管理农产品生产与经营提供了有效的工作载体。试点单位已基本达到了有效记录、链接、传输、监督追溯信息的工作要求,基本实现了通过网络查询可追溯产品和企业质量安全信息的工作目标,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榆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的定位,是建立一个从农产品的种植à农产品质量的检测à农产品的收贮à农产品质量的检测à农产品的销售全程自动追溯体系。
七、试验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卡
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对试点基地和企业并分别采取农产品质量追溯农户生产管理卡和流通交易环节的流通管理卡进行管理,此项试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实施之中。
东西再好,卖出去才行!其实,在农村有很多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原生态农产品,但如何打通一条高效、快捷的销售链是关键!
农产品不比其他物品,它必须保证新鲜、时效,倘若一堆新鲜的苹果经过中间繁琐的渠道,到达市民餐桌上已经是一堆烂苹果;在农特官方有一种“鲟鱼”采用鲜活快运,整个过程都是活鱼流转。据说这种美味的鱼离开当地山泉水就会死掉。从清洗,消毒,筛选,包装,发货最快到消费者手中要多久,是否还新鲜?值得去思量。
记得在一次农产品分享会上,一位老农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加工的各种蔬菜干、水果干等,所有人吃了都表示超赞,而且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农产品,产品是不错,但如何将它打造成为众所周知的畅销产品就是难上加难了!
尤其是这次疫情的影响,让各地农产品出现滞销,国家也是采取“助农计划”,各地市委书记、县长带头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各大明星纷纷加入直播间帮助农民卖货,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远水解不可近渴,农民自身还是要找出一条长远发展的销售渠道,保证新鲜、优质的农产品畅销!不得不说,电商平台如今在农村起到了助力农产品畅销的作用,这些绿色、无公害的新鲜农产品在疫情之下能快捷到达市民餐桌实属不易,各大自媒体平台也启动了“百县助农”计划,让新鲜、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特色农产品如何才能打开销售渠道
农村地区因交通、人才、信息流等原因,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工业不发达但是环境优美,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绝佳之地,但如何让这些深藏闺中无人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带领种地农民一起富裕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产品上要做到:
①品牌特色
千千万万种农产品当中,我们如何才能脱颖而出?独具一格的品牌特色是打开销售渠道的首要因素,就像是我们人一样,如何让自己在别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品牌特色!比如,苹果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农产品,但山东烟台卖相好的大个头栖霞苹果就十分有名,而且十分畅销!
②产品质量
质量关乎着产品的生死存亡,农产品能否走出大山就要靠产品的质量了!首先必要保证是绿色、无公害的,所谓优质农特产品就不能出现同质化,劣质产品,它必须以良好的口碑来打开畅销的渠道,这是非常关键的!
自身要做到:
保证了质量和品牌特色,那就需要大力宣传了!否则,产品再好烂在手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①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农产品未成熟之际我们就要做好各种宣传和计划,为销售农产品铺好道路,农特产品在开始种植前就拿到了订单合同,叫订单农业,未雨绸缪。果子熟了再找销路,也就为时过晚了!农产品开始滞销再想办法已经是亡羊补牢了!
所以,要有超前的运营规划和拓展思维,做好农产品销售的宣传和计划!
②开阔思维,跟进时代,利用新工具
传统的思想一定要改变,大部分的农民都采取着等人来收购的模式,而从未主动出击!在高 科技 发展的 社会 ,我们要转换思路积极利用新工具!像现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做的就非常好,要善于学习新东西,利用自媒体、新媒体等各种电商平台进行卖货,还要有所创新让自己的农产品在销售中活跃起来!
外界因素方面:
除了自身的努力和改变,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首先,所在地的交通是否方便,像一些偏僻山村由于交通不便,甚至本县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村!但目前“村村通”工程正在实施,各大农村都在修路,这方面将来会得到极大改善!
其次,我们要多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对于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护上多下功夫,因为农业不同于其他,还会受到天气和虫害等影响,那么学好相关防护知识保证农产品顺利成长也是关键!
综上所述,农特产品能否走出大山,时效性与新鲜度占据它整个灵魂,品牌特色和产品质量是首要因素,其次要通过自己的钻研和思路改变,再加上一些外界因素条件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就是农产品畅销之际!
话虽这么说,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如何找出一条持久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仍是我们一直在 探索 研究的问题,不知各位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