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蛋菜价格上涨,是由哪些因素所导致?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4:37:31
字号:

蛋菜价格上涨

都说?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日常蔬菜肉类、日用品的价格是关注的重点,毕竟生活就是这些琐碎拼凑成的。因此,老百姓对于食品价格的涨跌是非常敏感的。年关将至,有一年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了,根据市民的反映,鸡蛋类、蔬菜类食品的价格开始上涨了,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网上对于此事的讨论非常激烈,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也对此进行了回应。

商务部回应蛋菜价格上涨,是由哪些因素所导致?

哪些因素导致

该负责人表示,影响蔬菜和蛋类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天气因素、运输因素、节假日因素。首先,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不久之前的一场大寒潮,江浙沪很多地区都下起了雪,不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结冰霜冻的天气。恶劣的天气和低温对于蔬菜的生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环境下,很多蔬菜都有冻伤、冻坏的情况,因此蔬菜的产量就有所减少,这是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其次,随着我国北方疫情的反弹,全国各地都加紧了疫情的戒备状态,疫情的反弹加大了蔬菜、蛋类运输的成本,在运输的环节上增加了消毒、检查等环节,因为基础费用增加了,所以这些食品价格也就变高了。除此之外,每年春节期间,菜市场、超市蔬菜、肉类的价格都会上涨,这是因为春节期间买菜的市民变多了,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根据市场的变化,价格也发生了变化。其实类似的涨价事件有很多。

类似事件

比如说,前段时间日本的鸡肉价格就非常高,一公斤高到七十元人民币,很多市民都表示吃不起。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发生了禽流感,日本很多养殖场的禽类都被扑杀了。因为产量的减少,导致了日本市场对于鸡肉的供应不足,这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类似的事件在韩国也发生过,韩国是一个家家户户都会腌制泡菜的国家。但是在今年冬天,韩国的大白菜价格非常之高,一颗大白菜需要七八十元人民币,很多韩国的市民都表示腌制不起泡菜。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因为韩国梅雨季过长,因为自然生长条件恶劣再加上虫蛀等现象,导致大白菜的产量降低。除了产量降低的因素,涨价也跟疫情期间运输成本增加有关系。

农产品预警:粮、肉、菜“全线落价”,横盘走弱,为何?

这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工作的相关工作做的好。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不降反增

市场上的蔬菜数量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冬天,会下雪,而且北京现在还有疫情。如果不能及时保证蔬菜的供应,肯定会影响北京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还会影响年货的供应。如果蔬菜供应下降,随着人们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导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因此,新发地蔬菜上市量的增加也能给市场以信心,给很多普通北京市民以信心,避免因大幅增加而导致消费减少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过年期间的蔬菜供应。

加强供应链的调整

其实,北方冬季新鲜蔬菜确实有所下降。但只要道路能够畅通,供应链能够调整,南方的新鲜蔬菜还是可以以这个速度成功运往北方的。而且,只要在新发地等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储藏储备,就能够及时增加蔬菜保鲜的时间,更有利于这样情况下的储藏。因此,可以积极利用科技进步和科学规划,对蔬菜技术形成有力保障,从而更好地保持价格稳定。

目前,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保持稳定,有些涨价了。

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蔬菜价格波动小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是降雪对交通的影响、临近春节的运费、工人工资上涨等因素。按照往年惯例,每年春节期间都是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格的最高点。在疫情和降雪的双重影响下,新发地市场积极组织商户协调货源,增加市场蔬菜供应。最近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市场量一直保持在2万吨以上,供应充足。价格小幅波动是正常的,公众不用太担心。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4月中旬开启,农产品市场发生了“新格局”变化,从整个市场来看,粮食中的大豆、稻谷、玉米及小麦价格整体下滑;而肉类、菜价也集体下滑,猪肉部分地区出现了触底8元每斤,鸡蛋上涨乏力,而且上旬直逼猪肉价格的菜类也全线“下调”,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1、粮食市场“乏力”

从近期的整个粮食市场来看,大豆、玉米、小麦及稻谷价格整体上涨“乏力”。

从大豆市场来看,作为大豆主产区东北,价格维持在3.1元每斤价格,市场交易较少,部分地区的价格更是有价无市场的现象;从稻谷市场来看,整体延续了之前的价格低迷现状,短缺上涨无望;从前期相对较为高涨的玉米及小麦市场来看,步入到4月中旬的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本周的市场活力骤减。

从市场来看,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价格出现下调,此外,多地的玉米集中上市,价格频频下跌,从山东地区的价格来看,单日平均每斤下跌1分,主流价格在1.4至1.45元每斤;河南地区价格下跌在0.1至0.5分左右,平均价格在1.4元每斤左右;东北地区价格下跌0.5至1分左右,价格不足1.4元每斤。

从小麦市场价格来看,持续下跌近5天,价格下跌0.6至1毛每斤,价格普遍维持在1.5元每斤,部分地区更是下跌1.5元以下。

但是从市场来看,近期小麦出现一定的上涨,山东地区价格上涨0.2至0.5分钱左右。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的粮食市场整体走量不好,特别是当季小麦即将上市,在疫情影响下,交通运输及市场加工成本增加,小麦价格回落的空间比较大。

此外,玉米市场相对较为宽松,毕竟多方支持后续的价格,价格会维持在1.5元每斤左右。

2、猪肉“破9入8”,市场惨淡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当前的猪肉价格跌破9元大关,均价在8.91元每斤,较上周下跌2%左右。

部分地区的价格更是在8元每斤,像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及吉林部分地区的县区域猪肉在8元每斤,排骨价格也仅仅在14元每斤。

而在华北地区的河南价格在11元每斤,山东在8.5元每斤。

当前的猪肉价格市场惨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猪价下跌严重,特别是在4月上旬的价格下调,价格一直徘徊在6元左右,东北地区的价格更是跌至5.2至5.5元每斤。

对于后续的猪市来说,风险依然存在,短缺上涨难度艰巨。

对于后续市场来说,个人认为,上半年猪市难以起色,而后续的下半年猪价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上涨,10元每斤甚至有可能会更高。

3、菜价迎来“回落”

步入到4月初的蔬菜价格可谓“新高”,特别是部分地区的白菜价格更是卖出一颗近60元的价格,“吃菜比肉贵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但是进入到中旬后,菜价开始大跌,环比价格下跌也在4%以上,国内市场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在5.5元左右。

从全国的市场各类蔬菜批发价格来看,番茄均价在4.5元每斤,茄子在2元每斤,黄瓜在2元每斤,尖椒价格在2元每斤。

从整个蔬菜市场来看,价格回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当前的气温逐渐回升,北方地区的陆地蔬菜也逐渐恢复,市场供应量增加。

其次,当前的疫情逐渐好转,各类交通运输恢复,市场蔬菜供应量增加,价格也逐渐回落。

最后,当前的油价出现了一定的价格回落,这也给蔬菜交通运输的降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性。

对于4月中旬后的蔬菜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还会逐渐扩大,毕竟蔬菜市场量也会越来越高。

针对近期的粮食、蔬菜及肉类价格低迷,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0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