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农业基地在哪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27:15
字号:

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大量稳定地为国家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使在全国或地区商品经济中占较重要地位、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并能长期稳定地向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

国内最大的农业基地在哪里?

国内农业基地:

1.商品粮基地

苏浙太湖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湖北江汉平原、苏皖江淮地区、江西鄱阳湖平原、黑龙江和吉林中部松嫩平原及黑龙江三江平原共9大片。

2.棉花生产基地

长江下游滨海和沿江平原、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黄淮平原及南疆等5个片。

3.甘蔗生产基地

福建东南沿海、广东中部沿海、广东琼雷地区、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四川盆地南部等6个片。

4.甜菜生产基地

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新疆马纳斯地区等4个片。

5.热作物生产基地

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闽东南、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等,分别建立橡胶、椰子、咖啡、胡椒、油棕、南药、热带香料和热带水果等生产基地。

6.木材生产基地

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云贵高原南部、西藏高原东南部和江南丘陵山区。

1.做强做优赣南脐橙、南丰蜜橘、马家柚、井冈蜜柚、新余蜜橘等柑橘优势区。统筹建设赣州市、宜春市、抚州市、萍乡市、鹰潭市等茶叶产区。提升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地方鸡和特色水禽市场影响力。

2.重点建设2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以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南丘陵盆地、赣西丘陵盆地为重点,加强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

3.重点建设7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严格落实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油菜籽种植任务。加强赣北油菜高产区、京九铁路沿线油菜长廊、浙赣铁路沿线油菜长廊建设。

4.大力推进江西茶叶、赣南脐橙、南丰蜜橘、鄱阳湖水产、有机蔬菜、高山油茶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出口安全示范区建设。

5.到2025年,新增10个左右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争创1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6.到2025年,全省建成2-3个具有规模优势、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7.到202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

8.到2025年,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基本实现设区市全覆盖,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超过1500家,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00个以上、省级示范农垦场20个以上。

9.力争到2025年底,打造“赣鄱正品”子品牌300个,将“湘赣红”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0.每县确定1-2个主导产业作为支持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11.到2025年,建成10个左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培育壮大10个左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各类农产品市场60家以上。

12.2025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基本建成,良性运行管理目标基本达到,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13.3年内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

14.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96%,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

15.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高质量运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成果有效推广。

16.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专项提升行动,完成30个左右的“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

17.积极推进市县“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力争全省95%的村庄纳入平台监管。

18.全省创建30个左右的“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创评星级休闲乡村民宿1000家左右,提供村民就近就业岗位3万个左右,带动乡村创业就业30万人,年带动农副产品销售20亿元以上。

19.到2025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教育。

20.计划5年内将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

21.到2025年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认证数达6000个。

22.到2025年,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200个,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300万亩。

23.到2025年,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以上。

24.到2025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大于80%、力争达到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5.在瑞昌、湖口、彭泽等长江流域县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氮磷流失。

26.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27.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发挥村民监督作用,杜绝农村“微腐败”。

28.做大做强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等一批农业职业技术院校。

29.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

30.持续推进鹰潭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萍乡市、新余市等6个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9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