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农民现金收支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 、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2009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38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0元,增长11.5%。瓜菜、芒果和渔业现金收入共占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77.1%。其中涨幅较大的是芒果和渔业收入,由于雨季,今年三亚芒果上市较往年有所推迟,但并不影响产销价格,而且病虫害少,因此果农获得较高的销售收益。去冬今春,我市瓜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而且上市价格比去年偏高,主要是豆角、青瓜价格较好,持续时间较长,农户种植瓜菜收入稳定。由于受油脂类、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指数降幅较大的影响,上半年人均销售畜牧业产品现金收入266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3%。其中主要是受到出栏肉猪价格下跌的影响,上半年农民人均出栏肉猪销售现金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3.9%,其他畜产品销售收入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半年农民从事服务业现金收入降幅达到27.9%。但由于畜牧业和服务业收入在三亚农民现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所以未对农民收入构成太大威胁。2、工资性收入结构有所变化。2009年上半年三亚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92元,同比增长14.3%。2008年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高于在本地务工收入,2009年上半年,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为212元,占人均工资收入的54.1%,同比增长51.4%,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收入为131元,占人均工资性收入的33.4%,同比下降17.1%。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农村瓜菜种植收益较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设施农业的种植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因此各地吸收本地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加强,到用工旺季工资涨幅也比较大。另外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城市用工人员减少,很多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不得不返乡在本地务工。3、 转移性收入继续大幅增长,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2009年上半年,人均转移性收入155元,同比增长36%。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2009年粮食直补、购买农机及良种补贴基本都已经在第二季度发放到农户手中,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收到的报销医疗费以及养老金等现金收入有所增加。同时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和扶持力度,2009年政府给予农民的各项补贴中还新增了购买家电补贴一项。以上各项收入共占农民转移性收入的69.7%。2009年上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8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元,同比增长16%。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征用收入和出租土地所获得的租金收入。随着瓜菜种植效益的提高,土地租金也不断上涨,尤其是将土地出租给设施农业的农户,每年可获得每亩地3000元的租金收入。4、家庭经营费用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消费支出涨幅较大。由于第一季度农业生产所需肥料、农药和油料价格指数有所下降,所以上半年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变动不大,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609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元,略降0.3%。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居民对自身生活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加之家电下乡等政策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刺激作用,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继续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05元,同比增长22.6%,涨幅较去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生活消费支出中涨幅最大的是住房支出和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支出,上半年人均住房现金支出150元,同比增加54.6%,人均文化、教育及娱乐现金支出95元,增长53.2%。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仍是食品支出,人均食品支出704元,增长16.7%,人均衣着支出32.5元,增长32.5%,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16元,增长22.1%,人均医疗与保健支出85元,增长21.4%,人均交通和通讯费用支出104元,同比下降1%。二、目前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业生产缺乏资金和技术。广大农民对农业技术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就种植业来讲,目前种植瓜菜的收益较高,但需要的一定资金投入,对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只有具备一定资金和技术条件的农户才能开展生产。而那些缺少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只能种植收益较低的粮食作物或将土地出租。设施农业的发展也同样受到资金问题的困扰,小额贷款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而租赁来的土地以及农作物都不能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大额贷款,发展设施农业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很难获得大规模的资金支持。?2、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度大。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点建设项目落户三亚,农村中部分土地已经被陆续征用,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农村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土地越来越稀缺,而农村中最过剩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很多农户将土地长期租赁出去,虽然设施农业会吸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但设施农业是以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为特点的,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势必会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设施农业远远无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负担。3、农产品销售市场风险大,农业产业化水品低。三亚每年都有大量反季节瓜菜和热带水果供应内地市场,其价格要严重受制于内地市场的供求状况,内地瓜菜大量上市后,出岛瓜菜的价格就会大幅下跌。一旦因为气候原因导致反季节瓜菜上市时间推迟的话,就可能导致大量瓜菜滞销,加之农产品的仓储和深加工能力缺乏,一旦农产品滞销积压,农民只能降价抛售,造成较大损失。4、农民思想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农民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完全依赖政府的补贴和扶持,而不是自己主动寻找致富门路。一些土地被征用的农户收到征地补偿款后,对资金如何使用完全没有 计划,对失去土地后的出路也毫无规划。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不思进取,沉迷于**、赌博、迷信等活动。农户用在定期购买**的支出要高于用在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上的支出。三、政策建议1、政府应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的同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征信系统建设,鼓励建立各种形式的为农户、农业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基金,并通过政策手段予以支持,为农业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除资金上的扶持,政府更需要重视在技术和信息方面给农民更多的帮助。首先应建立和完善畅通的农业信息通道,使广大农民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信息,有效降低由于市场的滞后性给农户带来的损失。相关农业技术部门在及时给予农民有效的技术指导的同时,还要注重做好农业科技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努力转变农民的致富观念,使农民逐步意识到在当今形势下,不但要靠勤劳致富,还要靠科技致富、信息致富。2、继续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转移工作。随着H1N1甲型流感的蔓延,可能会对海南省尤其是三亚市的旅游业带来一定影响,也必将会给外出从事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的人员就业带来一定困难。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情况的监控,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工作,努力为农村劳动力开辟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更多劳动力尤其是新的失地农民能够在本土就业,为其开辟新的致富途径。3、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品牌意识。高产、优质、高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在不断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同时,还要紧紧抓住三亚农产品绿色、生态、无污染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宣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形成三亚特有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价值。要重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尤其要积极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从小抓起,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引导广大农民更多参与健康向上的业余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摒弃不良嗜好。并通过有针对性地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觉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改变过去的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寻求致富门路。?
交通,环境,人们的新变化让人感慨万千。村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随着振兴乡村建设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开花结果,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村庄的交通。
乡村公路四通发达。几乎所有村庄都通了水泥路。宽度都在4.5米以上,路边花草树木整洁,主干道路全部安上了路灯,夜晚出行不亚于城市道路亮化美化一条龙建设。交通工具也彻底更新换代了,自行车看不到了,普遍都是电动车,电动小四轮车,风雨无阻,绿色环保,安全便捷。美丽村庄面貌一新。
为了让农民出行更加便捷,农村目前已经实现“村村通”部分地区还完成了“户户通”工作。一些地区为了补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这一短板已经将“乡村公路”升级提上新的日程或者已经开展了工作。
其次是环境卫生的变化。
过去污水横流,鸡屎遍地的旧农村村庄面貌再也看不到了。到处都是花花草草,利用旧瓦片,坛坛罐罐因地制宜,开沟砌墙,雨水污水分流,鸡鸭圈养,长效保洁管制,物防技防齐上阵,奖励机制,处罚机制并行,收效最为明显。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谈及“十四五”时期如何落实《行动方案》要求的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秦海翔表示,住建部将完善设施设备,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水平,积极探索小型化、分散化垃圾处理模式,推动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技术难题;强化运行管理,健全长效治理机制;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三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人精神焕发,意气昂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脸上都是带着笑容,谈天说地,各有所事,各有所得。晚上广场舞音乐动听悦耳,人们注重健身养生,宽敞明亮的乡村道路边,早早晚晚都有人在跑步,慢跑健身。农村这几年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