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
农学院设有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四个省重点学科,一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省重点实验室。其中农学和植物保护两个专业按植物生产类招生,经前三个学期的基础课学习,学生在对农学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后,第四学期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市场需求选择专业。
农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在职教职工9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名、硕士生导师41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2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霍英东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特聘岗位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有1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农学院以作物遗传育种、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生物技术应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农药开发与应用为研究中心,以大田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北方寒地为主要特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王金陵教授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王云生教授和崔成焕教授分别获得1996年和1997年黑龙江省重大经济效益奖暨省长特别奖,2000年农学院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中科院、全国科协联合颁发的“科技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十一五”以来,全院教师共承担各类在研项目134项,其中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67项、其他项目35项;项目总经费为3千余万元。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近45万元,列全校各院之首。2007年已经完成鉴定成果4项,获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二等奖1项。省农业科技一等奖2项,省高校科技一等奖1项。
在校学生学风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149名毕业生中4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5年174名毕业生中71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6年219名毕业生中6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2007年233名毕业生中53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农学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现在大部分在国内外农业科技生产及行政管理等战线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农学院各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全校名列前茅。
●植物生产类
该类包含农学和植物保护两个专业,实行“3+5”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前3学期为通识平台教育,实行按类培养;后5学期按专业设置教学平台,实行按专业培养。
农学专业(设农学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两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知识、作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作物育种和高效优质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教育、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实用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农学专业主要研究作物育种和高效优质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中的实际问题。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研究绿色农产品生产、检验和贸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标准,解决绿色农产品科学研究、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和贸易中的实际问题。
主要课程
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遗传学、农业生态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粮食作物学、种子学、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检验。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和农业行政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工作。
植物保护专业(设植物保护、农药学二个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植物病、虫、草、鼠、鸟害的预测预报、植物检疫、综合治理以及农药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植物保护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植物有害生物的流行发展规律、并能据此对植物有害生物进行预测预报,制定植物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农药科学专业方向主要是研究农药开发、研制、生产、应用营销等,解决农业生产、公共卫生所发生的病、虫、草、鼠等化学防治问题。
主要课程
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杂草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加工、农药市场营销学、生物农药生产与应用、植物保护生物技术。
毕业去向
毕业生适应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各级植物检疫局、植保植检站、全国各地大中型农药企业和海关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以及从事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化学及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经营及管理等工作。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要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种子生产、贮藏加工、种子检验、经营管理和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知识,解决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在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能胜任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
主要课程
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农业微生物学、普通遗传学、植物分子生物技术、种子生理学、种子生产技术、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技术、种子工程设计与预算、种子经营与管理、土壤与肥料学、作物病虫害防治。
毕业去向
毕业生胜任种子生产与经营、植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开发工作。
请问和食品有关的大学专业有哪些?
棉花,土豆,地瓜等。吉林农业大学内部的棉花、土豆、地瓜等农产品都是即将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农产品的好坏关系到了学生们是否可以毕业,并且这些农产品自产自销,会收进学校食堂做成菜给学生们吃。
本科专业:
1、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2、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门学科专业,该专业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及对食品加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科学,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藏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
3、烹饪与营养教育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餐饮企业管理人才;以及培养药膳、食品营养研究机构科研工作人员;培养具备营养师资格和承担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师资和高级专业人才。
专科专业:
1、食品营养与检测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食品检验技术为特色,服务面向食品行业、农产品加工业,培养能够从事食品分析与检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食品加工技术
每个任务以典型食品的加工生产为例,介绍了食品加工生产的方法。内容包括各种食品的原辅料选择、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质量标准等知识。每个任务结束有专项实训,以便于师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研究生专业:
1、食品科学
2、粮食
3、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4、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5、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