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农村土地银行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所以解决农业问题对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农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二、农村土地银行的概念
土地银行指的是一种为了办理土地业务而设立的金融业务机构。其主要作用是代表政府进行一些土地方面的业务, 比如对土地进行征收, 购买, 进行土地整理等的一个专门的机构。但是在现如今我国对于农村土地银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 对于现在已经存在的相关的土地银行, 主要有三种不同理解:第一种是认为土地银行是主要关于对土地金融方面进行管理服务的机构;第二种是认为土地银行是作为一种土地流转的中介存在的机构;第三种是认为农村土地银行主要是进行土地储备的机构。
三、我国农村土地银行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1. 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法律性质不够明确
虽然我国现在很多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农村土地银行, 但是各地农村土地银行的组织机构的名称都各不相同, 有土地银行、土地农村信用社等等多种叫法, 在这里我们统一都称之为农村土地银行。
2. 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组织机构不够统一
虽然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土地银行的名称多种多样, 但是这些农村土地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的点, 那就是和所在农村的原有的金融机构是独立分开的, 不同于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而是一个新的、独立的金融机构。
四、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土地银行法律制度
1. 要完善物权法, 合理的使用土地产权
农村土地银行是专门针对农村土地的使用、租赁、信贷等方面专门设计的金融业务机构。所以如果要建立完善的土地银行法律制度, 就要合理的使用土地产权, 并且要在我国原有的物权法中增加关于土地租赁和抵押权利的相关制度。
2. 要对相关的金融行业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要建立专门针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 并且要设立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管理。通过对银行机构的分析, 规则是否合理等等对银行进行相关的管理和监督。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我国农村土地银行法律制度缺失与完善的一个优秀的范文,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灵感,更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
关于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村收入下滑,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农村的劳动力问题十分严峻;农村的社会秩序较乱;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是: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增加国家投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村收入下滑,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
近些年来农民的收入很不稳定,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很不稳定,因为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于土地,而近些年来地震,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使粮食的产量大幅度下降,这就造成了农民的收入较低,而城镇的经济水平较高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不受自然的影响,城镇居民的收入比较稳定而且还在持续增长,这就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农村的劳动力问题十分严峻
一方面由于我国如今从国外进口的农副产品价格低,质量好,这就给我国农民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大部分年轻农民选择进城打工,导致农村实际有效劳动力大幅减少。
此外,农村的经济水平低,对教育不够重视,致使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素质较低,而城市的现代水平提高后,工业生产对技术的含量要求提高,对工人素质要求相应提高,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很难在城市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3、农村的社会秩序较乱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认识不足,在加上经济水平较低,很容易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他们用一些消极的方法进行抵抗,有些地区出现了暴力反抗等事件,而且农民对法律认识不够,遇到侵犯人身利益的情况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知道用暴力或者有一些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解决,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村秩序的稳定。
4、农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道路的不正确性给我国的农业带来了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就使我国的农业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基础,而且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加上农业基本设施的落后,这都是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1、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负担问题就必须要调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现在我国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仍然不公平,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仍然倾向于城镇,而忽视了对农村的投入。使农民不能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就业、受教育的机会。
这是造成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素质相对较差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将会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不仅影响着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此以往将会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得到了基本的完善,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十分落后,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农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农民都片面地认为土地是他们生活的保障,必须改变农民的这一错误认识,而我们国家政府也应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
我国实行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在城市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我国应该取消这种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这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要手段。
只有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才可能和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可以在城镇中找到一份较理想的工作,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减轻生活给农民带来的压力。
3、增加国家投入
我国的土地面积辽阔,自然灾害频发,而农村对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的救济力度,完善这一救济体系,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村人民的影响,使农村人口可以稳定的生活。
此外,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农业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产业,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对农业进行保护。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十分的重视,我们也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工业的发展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从而减轻农民的负担,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
4、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更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前提。
要想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向城镇进发,以此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
本次《意见》共有八个部分35条细则,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农问题
但是人口基数依然巨大,据统计我国共有60万个行政村(近几年乡村合并后的数据),全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问题越来越彰显。束缚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四是农民种地,成本高收益小,很不化算。五是农民就医难,上学难,养老难等己成为摆在农村的突出问题。
现在农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失去劳动能力、又无养老金的老农民的生存问题,毕竟这些老农民曾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过很大的付出,凡是有点良心的人决不能忘记他们,希望国家也能重视起来,真正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过上平平安安的生活。国家一直在鼓励农村的发展,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农村的发展,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国家才能更富裕。从目前农村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尤其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使二、三产业很难延伸发展到农村,这样也就难以让依赖农业生产的农民从土地当中解放岀来,也就难以缩小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文化水平及各方面素质低,党的政策掌握少,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工作没有能力没有说服力,不能带领村民发展致富门路。农村渴望政府培养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来任职,真正带领村民致富。
而且增产不增收这就是直接的原因。还有教育方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年轻人不在家老人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这也是问题的所在。要改变农村问题需要国家政策来改变,要使农村过上幸福生活需要靠国家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