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镇地处大别山腹地,位于金寨县东南部,响洪甸水库上游,西淠河畔,距县城58公里。现辖19个行政村、1个街道,209个村民组。总人口23595人。总面积164.4平方公里,山场23.3万亩,耕地9100亩。是一个集库区、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山区镇。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61元。
青山镇原以山嘴崩塌而称“崩山嘴”,后人讹传为“青山嘴”,简称青山,解放后属流波区,一九五七年响洪甸水库建成,麻埠、流波两镇淹没,居民移至青山,遂称青山区。一九六八年,青山、姜河、八河三个公社合并为青山大公社。一九七二年又分别划开,后改建制为青山乡。一九八四年经六安行署批准,撤青山乡建青山镇。一九九二年撤区并乡,姜河、八河、青山“两乡一镇”合并为新建制的青山镇。
青山依山傍水,区位优越,东与张冲乡接壤,南与燕子河镇、张畈乡交界,西与水竹坪乡、古碑镇、槐树湾乡为邻,北与油坊店乡毗连。青山中心集镇是原麻埠、流波两大山货集散重镇移民的集中地,集贸易、金融、娱乐为一体,地处209、210省道交汇处,梅长路(梅山-长岭)、金霍路(金寨-霍山)、丁青路(丁埠-青山)在此联接,3.5万伏高压线路横穿上空,是县城至天堂寨森林旅游公园的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捷。
青山镇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山区镇。镇内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盛产水稻、茶叶、板栗、蚕茧、肉禽、水产、天麻、木耳等名优特农产品。茶叶、板栗、木竹、蚕桑、菌药、养殖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镇内名茶“抱儿云峰”、“云毫”曾获省优、部优产品,“抱儿钟秀”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境内野生和人工栽培的中药材品种齐全,有茯苓、天麻、杜仲、金银花等1500余种中药材,年产近千吨。这里水资源蕴藏丰富,水质优良。西淠河三条支流青龙河、乌鸡河、莲花河穿镇而过。拥有总容量为4050千瓦的水电站四座,年蓄水量60万立方米,3.5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各一所。装机8000千瓦的陡岭河三级水电站、四级水电站和西石电站正紧张施工,2006年可相继投入使用。
青山镇内山川秀丽,绿水环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列入省近代史和省地名录的茅坪“万人墓”,记载着一九四三年日寇一次性杀害我军民562人的历史见证,由原立煌县县长郭坚撰文,竖碑纪念,2001年由县关工委和青山镇党委、政府拓宽原址,重建纪念碑,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堂寨国家森林旅游公园的东大门户、全镇最高峰-海拔1086.4米的抱儿山峰,宛如一位慈母怀抱幼子,形态栩栩如生。座落于峰顶的县办广播电视差转台,其广播、电视覆盖全县和邻省。茅坪茶叶科技示范园位于99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综合了县名茶公司、农业局、药材办、天麻研究所、板栗办等技术精华,集中开发建立了茶叶、板栗、天麻等高科技示范基地,是一个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沟渠堰桥相互配套,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高科技示范园。群山绿水之间,八河、姜河、尧塘、马冲、茅坪、马石六座铁索桥承载众多的山民南来北往,夕阳西下,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动人画面;黑龙潭水电站依山而建,宛延至水坝一公里长的引水渠如一条白色的丝带缠绕在半山腰,每到雨水充盈时节,河水溢满坝顶,形成一个天然的大瀑布,远远望去,气势宏伟壮观;青山水电站绿树成荫,红花碧草,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碧水之间;还有传说纷纭的“将军寨”、形态毕真的“马蹋石”等,大自然的天然雕琢与人力的开发浑然一体,为青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青山镇属原区集镇,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拥有缫丝、丝绸、花岗石、特种钢、建筑、水电等一批资源优势企业,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前景广阔。镇党委、政府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镇上下思想统一,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70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487万元,工业总产值20220万元。财政收入145万元。“一产”巩固优化,桑、茶、栗、竹、菌药等支柱产业巩固提高,名优茶比重逐年增加,茅坪示范园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进入省级示范园行列。“二产”稳步发展,水电、石材、丝绸、建筑、名优茶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金宇建筑安装公司进入省级建筑市场,花岗石远销省外,丝绸制品出口海外。“三产”比重加大,民营经济达到924家,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面貌大为改观。通过实施村道攻坚、农村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异地移民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康居工程示范点建设,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城乡居民
环境明显改善,85%的农户住上了新瓦房,98%的农户看上了电视。沼气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全面展开,农村高位饮水普及率达90%以上,群众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扶贫攻坚取得实效,农村贫困人口逐年下降,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全镇每两户居民就拥有一部固定电话,6户居民拥有一部摩托车。新增了互联网宽带、41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实现了信息快速传输,进村入户(校),电视地面接收覆盖全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得到加强,青山中学晋升为市级示范高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以打造山水城镇和创建文明城镇为重点,制定集镇规划和小区详规,狠抓了道路、通讯、水电、住房、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主街道平房改建、柏油路罩面、滨河路绿化、集镇亮化等重点工程,建立了商贸新街的栗茶市场和农贸市场,新建了2个移动、联通基站,安装路灯61组,50多栋楼房拔地面起,300多家商店经营多种商品,自来水厂、农贸市场、液化气站、敬老院、宾馆、学校等社会福利事业一应俱全,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青山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安徽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与安徽省的各大主流媒体,特别是安徽卫视、安徽影视频道、合肥电视台、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合肥晚报、安徽交通广播电台、合肥文艺台等形成了良好的伙伴关系。
我们秉承“以创意为武器、以创新为使命、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己求”法则,以客户品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专注于为企业、机关团体等客户提供咨询设计、整体规划到实施完成的全方位服务。 完美的创意,不断地革新!新球传媒,朝气蓬勃的专业团队,以娴熟的执行技能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新球文化传媒核心业务:承接国内、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各类文艺演出及展览、评选、培训、文化交流活动;组织策划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类文艺庆典、形象代言、项目推广、产品推介、节庆晚会等大型文体活动,大型电视专题资料片摄制、大型活动策划与执行、全程独立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各类广告,及提供系列商务咨询服务、营销策略等。
公司寓意:新创意 环宇全球文集思行则于化 传承策 心动为媒
公司宗旨:新球文化传媒共思共创共赢
公司口号:新球文化传媒天下
新球文化传媒司训:
对待客户 诚实守信
对待同事 尊重互助
对待自己 谦虚自律
对待公司 忠诚服从
对待工作 务实高效
对待专业 精益求精
对待竞争 求变创新
对待社会 乐于奉献
公司核心价值观:美与和谐爱与责任
公司发展愿景:做营销中最好的策划做策划中最好的营销
公司的使命:改变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改变
公司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创新为先、至善至美、和谐奉献
成功案列:新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功策划和承办活动案例(部分)
活动策划:
2009年7月 第四届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文旅节
2009年6月 2009第八届中国合肥龙虾节
2009年5月 第二届中国中部(合肥)家用纺织品博览会
2008年12月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成功举办大型读者服务日活动
2008年11月 2008(第六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
2008年11月 中国(泗县)第二届泗州戏文化艺术节
2008年10月 2008年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2008年10月 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
2008年9月 第三届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之乡旅游文化节
2008年8月 凤阳小岗村第五届葡萄文化旅游节
2008年7月 安徽省第五届荷花展
2008年6月 “山城啤酒”2008中国·合肥第七届龙虾节
2008年6月 安徽策划人协会成立和策划运作活动
2008年6月 “2008安徽第一届大学生攀岩表演赛 ”
2008年6月 “爱在池州”抗震救灾义卖活动(池州市步行街广场演出活动)
2008年6月 “关爱留守儿童,共为奥运喝彩”0六一儿童节留守儿童爱心接力活动
2008年5月 第八届六安瓜片国际茶文化节
2008年5月 旌德县举办首届中国灵芝文化旅游节
2008年5月 策划“用信念去行动,从我做起支援四川灾区”活动
2008年5月 黟县第三届国际山地车节
2008年5月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合肥火炬传递城市奥运火炬接力活动
2008年5月 中国(合肥)现代人居环境展览会
2008年5月 第五届安徽省花卉博览会
2008年5月 2008中国(淮北)专利技术推介会
2008年5月 与爱同行·共建家园大型赈灾义演
2008年3月 合肥亚泰网络公司网络营销策划活动
2008年3月 新球文化传媒艺术团走进高校演出活动
2008年2月 安徽省高校演艺校园驻点站项目说明推介会
2008年2月 新安在线演艺策划中心网络营销推广策划活动
2008年2月 策划运营徽商人才网2008年春季大型招聘会
2007年12月 联合徽印电脑网承办首届安徽IT、电子行业评选活动
2007年12月 联合徽商人才网承办合肥各大高校系列大型现场招聘活动
2007年10月 策划、承办“百名儒商探访将军县-金寨县”大型纪念活动
2007年9月 承办劳动保障局“职业技能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
2007年9月 承办《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活动
2007年9月 承办《爱心2008·奥运之梦》(国画)长卷创作暨巡展大型活动
2007年8月 第十三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暨第四届“美少女”中国模特选拔大赛
2007年7月 2007年中国首届(合肥)鹊桥大会
2007年7月 合肥天使服饰品牌营销推广
2007年6月 合肥月光VIP沐浴中心推广宣传活动
2007年6月 承办韩国乐天奥的利7%饮料安徽全程宣传推广活动
2007年6月 合肥韩村炭烤品牌营销推广
2007年6月 承办第二届“拥抱明天”全国声乐器乐舞蹈推选活动安徽选拔赛
2007年5月 策划“清爽一夏”电热水器商场促销活动
2007年4月 策划合肥新月光酒店浴场“把健康带回家”活动
2007年3月 承办百盛“激情燃烧魅力女人”节主题活动
2006年3月 承办合家福广场“小朋友唐诗背诵创意大赛”;
2005年11月 承办“百家诚信招商引资机构”推荐展示活动
2005年10月 策划百盛商场“迎新满额送”系列促销活动
2005年10月 承办商业大厦“首届高校CS反恐精英赛”活动
2005年3月 策划三·八妇女节“女性购物日”活动
2005年2月 百盛商场“爱之物语”情人节系列活动
2005年1月 承办“SPORTS keep me in fashion 我运动,我时尚”系列活动
2004年6月 策划安徽首届儿童才艺大赛;
2004年5月 承办百货大楼“温馨母亲节夏季商品全面登场”活动;
2004年5月 承办北京联华“火红映五月飘亮换新颜”活动;
2004年5月 承办“奉献爱心点燃希望 珍物拍卖 爱心购买”公益活动;
开业庆典:
2009年8月 新标志 新蓝图新跨越————安徽广电新中心奠基庆典
2009年8月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暨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开工仪式
2009年4月 国内首条六代液晶面板线项目在合肥开工建设庆典
2009年2月 滁州定远炉桥新时代广场隆重举行二期开盘
2008年12月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开工典礼
2008年12月 合肥中元籴焜金融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2008年11月 合肥环城高速全线通车庆典
2008年11月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50周年庆典活动
2008年10月 淠史杭灌区建设50周年纪念活动
2008年10月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多媒体报刊暨中安喜购网开通仪式
2008年9月 合肥皖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周年店庆
2008年9月 红烛颂--------灵壁县庆祝第二十四届教师节暨‘双十佳’颁奖典礼
2008年9月 宿州灵璧三中建校30周年庆典暨第十二届校园艺术节
2008年9月 河南时代商贸城开业庆典
2008年7月 安徽安粮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盛大揭牌暨安粮东怡金融广场奠基仪式
2008年7月 金屿海岸奠基暨开工典礼隆重举行
2008年4月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15周年庆祝大会暨主题音乐会
2008年4月 安联电脑集团成立10周年庆典
2006年12月 承办合肥百胜置业业主联谊酒会
2004年10月 策划百货大楼国庆促销
2004年8月 合肥阳光超市新店开业活动
会展会议:
2009年8月27日 2009年第十一届安徽全国医疗器械展览会
2009年7月9日-19日第二届中国(合肥)国际啤酒节暨2009中国(合肥)国际啤酒节
2009年6月26日至7月4日 “2009中国安徽雪花啤酒节”
2009年6月5日 2009中国(合肥)首届环保展
2009年4月26日 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
2009年3月6日 2009第二届中国(安徽)婚博会
2008年10月15日2009年安徽电视台经视频道、文体频道资源展示暨广告征订会
2008年9月30日 2008安徽国际汽车展览会
2008年9月25日 2008中国(合肥)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农业双交会”)
2008年9月25日- 27日 第一届合肥技工节
2008年9月20日 省房协第三届房地产开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8年9月19日 中国(合肥)国际住宅产业化高峰论坛。
2008年9月5日 第三届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
2008年8月28日“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礼仪用品)创意大会暨2008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
2008年6月26日至7月7日2008中国(合肥)国际啤酒文化旅游节
2008年5月 2008年第四届中国黄山徽商大会和徽商故里行活动
2008年4月 2008年安徽花卉博览会
2008年3月27日—30日第五届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暨首届中国会展节事产业博览会
2008年3月 “把握机遇迎奥运创新网赚高峰论坛”
2008年1月 大型文化活动策划经理策划人交流大会
2007年12月 协办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
2007年10月 协办第二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暨2007合肥国际休闲食品博览会
2007年9月 协办2007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交易会
2006年12月 承办合肥百胜置业业主联谊酒会
2006年7月 承办“法夜沙龙-案例讨论会
2006年5月 承办第二届创造教育年会活动;
2004年11月 策划、承办《艰苦的岁月》大型展览活动
演出经纪:
2009年8月22日 合肥纵贯线=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罗大佑演唱会
2009年7月 黄山节晚会《中华情·&·情注黄山》
2009年6月 “统力之声———第二届马鞍山音乐节开幕式”
2009年6月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老年文艺汇演”
2009年3月24日2009年3月24日刘德华合肥演唱会
2008年11月 首届中国农民歌会
2008年10月 CCTV3-《欢乐中国行-魅力合肥》大型演唱会
2008年9月 第十五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暨“民生之夜”大型文艺晚会
2008年9月30日CCTV央视倾国倾城安徽旅游大型演出
2008年9月 “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安徽赛点”歌曲征集评选活动
2008年7月 中国小肖邦——叶子钢琴独奏音乐会
2008年6月 合肥蔡琴演唱会
2008年4月 2008安徽石台茶叶节大型演出活动
2008年1月 “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到绩溪群众互动演出活动
2008年1月 安徽烟草2008年春节巡回慰问演出
2008年1月 谱写新的时代赞歌 “千场文艺活动”走进淮南宣城
2007年12月 承办安徽轻工业技术学院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演出活动
2007年11月 承办“激情广场、放歌五河”大型演出活动
2007年10月 “我的音乐地盘”2007动感地带潘玮柏合肥演唱会
2007年11月 金水房地产辉煌十周年大型庆典晚会
2007年6月 张学友“好久不见”合肥演唱会
2007年4月 安徽卫视上星十周年“辉煌星歌会”五一盛会
2007年1月 承办“相聚利盟,共赢天下”大型文艺晚会
2006年10月 承办“万历同心庆国庆”演出活动
2005年12月 承办飞利浦手机秀演艺活动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我们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一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克难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有新提升,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崛起信心。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0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财政收入1551.2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收入863.9亿元,增长19.2%。粮食总产量61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7.9亿元,增长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63.2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7.8亿元,增长19%。进出口总额156.4亿美元,下降22.5%,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6元,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4504元,增长7.2%。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9%。城镇新增就业5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1%。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动强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举措,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积极跟踪政策走向,主动作为,果断决策,深入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先后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措施,较早地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牢牢把握国家扩内需的政策机遇,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干了一批我们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铁路安徽段、九华山机场、宣绩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马钢车轮扩能改造、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江淮汽车年产20万辆乘用车、铜陵锐展发动机、国电蚌埠电厂二号机组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经过多年建设,总投资183.4亿元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标志着淮河中游骨干防洪体系基本建成。六潜高速、六武高速安徽段、阜周高速北段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302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2800公里。千方百计保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出台减轻企业负担和金融支持小企业的多项举措,全年减免缓税费312亿元,在关键时刻提振了企业信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中部第一、全国前列。认真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销售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等231.5万台(辆),销售额108亿元,家电下乡销售量居全国前列,补贴兑付率全国第一,200多万农户受益,同时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开展地产品销售对接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坚持把保市场、保份额作为外贸工作的重点,多措并举,有效遏制了进出口急速下滑的态势。把握宏观政策导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加大信贷投放,新增本外币贷款2406亿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新增上市公司7家,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63亿元,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共234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我省地方政府债券77亿元。大力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信用社专项票据兑付工作全部完成,新组建开业农村银行13家,新增担保机构25家,获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23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17个市,中国进出口银行、民生银行、汇丰银行等14家境内外银行在我省新设23家分支行。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眼增强创新能力,重点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和技术研发政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省呈现出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我省被批准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16386件和8594件,在全国位次分别提升2位和6位;13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其中1项首次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新增国家级创新型企业6家、试点企业10家,增量全国第一;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家;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2家,总量达到9个,居中部地区首位;新增两院院士4名。全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聚焦核心区域、核心企业和核心项目,狠抓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科技、产业、改革和人才成果加速涌现,试验区建设进入国家层面。科技研发实现新突破,建成世界首个量子通信网络,奇瑞混合动力轿车、科大讯飞畅言教学产品等成功面市。创新型产业加快发展,京东方液晶平板显示器、普乐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高新技术领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9户。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推进,启动建设合肥创新服务平台,省及合芜蚌三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顺利运行,招募风险投资机构10家,募集资金30亿元以上。人才培养和引进取得新进展,与国家外专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引智项目237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落户合肥,中科大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和奇瑞公司成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制定实施钢铁、汽车等9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文化、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完成重点产业技改投资1800亿元,工业化率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产值增幅达30%以上,皖新传媒成功上市,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速。落实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推开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选择150个实力较强的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县域经济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扎实推进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继续深化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皖北地区呈现加速发展的可喜局面,合肥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结对合作进展顺利。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环境整治,所有市县都建成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01.5万吨,新增燃煤机组脱硫设施496万千瓦,“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过去的一年,我们持续加强“三农”工作,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20.7亿元,比上年增加11.7亿元。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战胜皖北地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夺得粮食丰收。扎实开展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畜牧水产业规模养殖比重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582.5亿元、增长29.7%,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115家、增加74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07个,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9.8万人。成功举办首届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第十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新网工程”网点达3.8万个,比上年增加3296个。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708公里,新建改造排灌泵站11.8万千瓦,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0万亩、除涝面积80万亩,投入16.6亿元、新开工建设43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增营造林195万亩,新增农村沼气用户近10万户,解决了316.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试点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成效明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扩大省级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基本完成集体林权确权发证任务并开展配套改革试点。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2502户,增长23.8%。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开,地方税制改革继续深化,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部取消。经过周密部署精心实施,稳妥解决了工商系统市场办管脱钩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筹备组建省演艺集团、省广电传媒产业集团,172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实现转企。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选择32个县(市、区)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这项工作受到广泛认可,人民群众普遍欢迎。全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主动配合国家部委编制示范区规划,边规划边建设,边申报边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示范区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层面战略规划,为加速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区域分工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交通、能源、科技、金融、旅游、质监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谋划并大力推进与央企调整结构合作发展,在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签订合同项目77个、总投资1840.8亿元,已开工项目35个、投资额975.1亿元,开创了与央企战略合作的新局面,对推动我省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积极参与并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取得了丰硕的经贸与合作成果,彰显了安徽优势,扩大了对外影响,提振了崛起信心。黄山航空口岸和马鞍山、池州水运口岸对外开放,全省口岸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对台经济合作加强,合肥至台北直航开通。全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640亿元、增长43.8%,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8.8亿美元、增长11.3%,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4家。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56.2万人次,增长18.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33.4%,对外投资拓展到4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资源开发勘探迈出新步伐。国际友好城市新增3对,达到69对。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民生为第一目标,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实施项目由上年的18项拓展到28项,投入由176亿元增加到254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1%,建成和在建农民工创业园253个,培训农民工52.8万人,返乡农民工中98%返城就业,全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26.8万人、1447万人和377.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2.5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廉租房保障。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首批项目进展顺利。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加快职业教育大省建设,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和质量工程取得新进展。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全面排查鉴定中小学校舍,制定实施3年消除安全隐患工作方案,完成加固改造年度任务,努力将中小学校建成质量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话剧《万世根本》、黄梅戏《雷雨》等一批精品佳作获国家级奖项,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项目获第三届文化部科技创新奖唯一特等奖。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婚前医学检查和农村孕产妇保健,启动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社区卫生覆盖率达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质量全国领先。 “全民健身、健康安徽”主题活动蓬勃开展,我省健儿在全运会上取得13金、12.5银、9铜的历史最好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马鞍山市荣获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外事、侨务、港澳、统计、文物、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继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进步。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继续巩固。
过去的一年,我们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稳定第一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任务,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建立下行接访、涉访特困救助、网友留言办理反馈等制度,加强积案化解,信访总量稳中有降。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顿,扎实推进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基本形成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全省已建法律援助中心12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060个。对口支援松潘县灾后重建工作加速推进,已完工和在建项目37个,占项目总数的80.5%,受到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取得新进步,驻皖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一年,也是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施政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我们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5件、政协委员提案815件。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2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8件。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启动实施新科技成果、招商项目和就业劳务信息发布“三个窗口”建设,继续深化“一站式”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八项要求,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比前三年平均数分别下降37.5%和20.6%,“小金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勤政廉政建设有新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居民消费后劲不足,外贸下降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一些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城镇化进程滞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部门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