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和现代化技术结合后会有怎样的新变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1:23:41
字号:

二五规划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收入增长最大的五年,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又一个“黄金时期”。技术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也是加强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的重要措施。

农村农业和现代化技术结合后会有怎样的新变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

1.粮食作物超高产优质育种。在我国耕地不能逐年增减的情况下,确保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是提高单产。

2.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生产技术。目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3.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光能和热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4、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是传统农业差异化和演进的关键。

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节约型社会越来越要求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6、农业高新技术及基础研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性高技术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领域。

虽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相对短缺,但中国在推进农业和现代化技术结合方面对世界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集成应用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一般包括:薯类深加工、坚果深加工、浆果深加工、棉麻深加工、花卉深加工、茶叶深加工、蜂产品深加工、水果深加工、谷物深加工(如小麦深加工、稻米深加工、玉米深加工、小杂粮深加工等)、蔬菜深加工(如蔬菜提取物、保鲜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各地区特色的农产品)等。农产品深加工属于第二产业,指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制作以体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环节。

一、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1、农产品深加工,细分产业区域一般包括:薯类深加工、坚果深加工、浆果深加工、棉麻深加工、花卉深加工、茶叶深加工、蜂产品深加工、谷物深加工(如小麦深加工、稻米深加工、玉米深加工、小杂粮深加工等)、蔬菜深加工(如蔬菜提取物、保鲜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等)、水果深加工(如水果提取物、保鲜水果、冷冻水果、速冻水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各地区特色的农产品)等。

2、农业深加工,主要是利用新技术对农业产品进行加工,以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市场空间,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

二、农产品深加工属于第几产业

1、农产品深加工属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一般指种植农作物,第三产业指销售农产品。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将第二,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

2、农产品深加工,指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制作以体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环节。深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与?农产品初加工?概念相对应。

1、超高压技术

超高压食品是将食品置于数千个大气压之下,在不损伤食品材料本质的情况下,对食品进行调和、改性和杀菌而制成的食品,也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上推出的一种新型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前景十分广阔。如日本科学家用7000个大气压对水中的鸡蛋进行加压,10分钟之后将鸡蛋取出,外皮是凉的,但里面的蛋黄却凝固,而且颜色更加鲜黄。经过超高压处理后的食品,所含的细菌都已经被杀,因而食品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在6000个大气压下对生猪肉加压52分钟,可以制成无菌火腿;把水果和砂糖装入塑料袋中,经过超高压处理、就可以变成杀过菌的果酱,因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不发生改变,并能够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超高压法比热加工法产品营养成份高30%;它用于果汁、姜或西点,经400毫巴10分钟的高压处理,室温下的保存期可达数月至1.5年。由于超高压装置连续加压到达既定压力后,无需再补充能量,故其能耗比加热法要低得多(约1/10),高静压的压缩过程,一般用压力泵时是 瞬时压力。因此,处理时间短、效率高,产品质优。1990年如日本火腿制造商推出一种超高压火腿,因更加色艳新鲜、美味、柔软、低盐而大受消费者欢迎。日本在1992年将此技术列为日本十大关键科技之一。美国则把它列为21世纪食品加工包装发展的主要项目。

我国目前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尚处于空白,正待我们科技人员与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如果在功能食品开发中能率先应用,将有助于中国的功能食品领域更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和打入国际市场。

2、超细微技术

所谓超微细技术是采用零下60-80℃的低温和密封条件下,将各种食品,主要是水果、菌,肉、菜等形成固态,然后瞬间粉碎成3-5微米的微粒(相当于面粉粒的1/3),由于是无热破碎,食品所含的各种营养成份能最大限度保存,并极易消化吸收。它是最能发挥食物营养价值的加工方法之一。食品中所含的较难为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细碎到这种程度就变了,易被吸收了,从而有利增强食用者的体质。我国已开发成功超细微食品有不少品种,诸如猕猴桃、香菇、菠菜精粉、芦笋、鱼粉、龟、鳖粉及骨粉类。各种坚果仁薯类及柑橘等,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工成各类超细微新型食品。由于它粒小,易进入肠绒毛膜,所以,有人把这种保全养分好,又易吸收的新型加工食品誉为21世纪食品。

3、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萃取(又叫汽相提取)是油脂及易挥发香料分离的一种高新技术。通常,以二氧化碳取代常用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在其临界点时,当它承受的温度、压力都大于临界值时,会得到兼具液体和气体特征,有近似液体的密度和特性,又有气体的良好扩散性的超临界液体。CO2对多种有机物是良好溶剂、但蛋白质、糖类、脂色素、矿物质不溶。它具有纯度高、又无毒、无腐蚀、价格低、临界压力及温度低、不燃烧、安全又便于操作的优点。现已在食用油的提炼、香精油的提取中取得成功的应用。还可用于饮料中除去咖啡因、香烟中除去尼古丁和精油除萜等。溶解性和挥发性高的化合物,可由二氧化碳载向塔上方回收,无萜精油则在分镏塔底部收集。操作时先将CO2加压至73.8大气压(73公斤/平方厘米)、31℃以上,得到液体CO2。将它导入萃取糟中与被萃取物料混合,使原料中的油或香气成份能溶入于CO2,萃取完成、分出渣后,然后降温、减压,CO2和分离物即分开,便可得到分离得很好的浸出物。CO2通过适当方法还可回收再利用。

本法所得到的分离产物与天然原料完全相同,故它是一项潜力很大的新技术。目前,它已被一些国家工业生产中使用了,如德国用它提取咖啡中的咖啡因,澳大利亚用它提取酒花中的有效成份;法国则用近临界丁烷提取花香物质。超临界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有:天然香料、色素的提取;咖啡、红茶的脱咖啡因;啤酒花、植物油、动物油的萃取;油脂脱臭、脱色;食品及原料的脱脂;油脂混合物的分离、精制及功能性物质的萃取。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8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