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辣椒的名称和特点
1.水果彩椒
属于辣椒的新品种,是可以直接生吃的辣椒水果彩椒色泽鲜艳,果实较大。几乎没有辣味,甚至口感还偏微甜。它口感好的同时维生素含量也高。既可以是蔬菜,也可以是水果。适合: 生吃。
2.线椒
属于杂交品种,果条顺直地像条线。它有着两幅面孔,成熟前是果绿色,成熟后是鲜红色。线椒的辣味适中,辣椒籽较少,爆炒后它也还可以是绿色,适合: 炒食、鲜食、加工剁椒、辣椒酱。
3.野山椒
般呈青色,它虽然椒果小,但它的辣度高。可以拿它来浸泡。浸泡后常它称为“泡野山椒”或“泡椒”,大家爱吃的泡椒凤爪里用的就是它。适合: 鲜食、干辣椒。
4.二荆条
主要产于四川,果实细长,深红油亮。二金条汁水丰富,切开它会有辣椒汁流出,所以它一般会被制作成辣椒红油。郭县豆瓣酱就是以它为原料制作的。适合: 辣椒红油、配菜上色、炒食。
5.螺丝椒
颜色呈深绿色,外观看上去像螺丝的旋转斜面。口感较辣,肉质鲜美,辣味浓郁,在湖南等地区深受欢迎。螺丝椒炒肉是它的常见搭配。适合: 炒食、配菜。
6.魔鬼椒
被吉尼斯评为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种,又称它“断魂椒”。刚开始尝它的时候,可能没什么感觉,别担心,它的辣味三四秒后会立马会达到战场,让我们瞬间向“辣”势力低头。适合: 火锅、烧烤(少量)。
7.朝天椒
因为朝天向上生长而得名。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当做盆裁来观赏。它含有大量的辣椒碱、辣椒红素等成分,可增加食欲、促进消化。但它的辣度较高,不能吃辣的朋友要注意。适合:炒食、辣椒酱、干辣椒。
8.灯笼椒
又可称它为柿子椒、甜椒彩椒。已培有出的品种有红黄绿等多种颜色。果实厚实,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它的辣味较淡,甚至可以说不辣。一般拿它作为配菜食用,适合绝大多数人。适合: 炒食、煮食、馅料。
9.小米椒
属于朝天椒品种中的一员,也叫它小朝天椒。它的辣味强烈,还未成熟时,它是淡绿色,成熟后它为橙**。湖南传统名菜“剁椒鱼头”里的剁椒,大多都是以小米椒为剁椒原料。适合:炒食、剁椒、辣椒粉。
辣椒在南方地区的成熟时间一般为6-7月份,采摘期可持续到11月份,在北方地区的成熟时间一般为8月底,采摘期可持续到10月份中旬,大棚种植时一年四季都能成熟。辣椒的成熟阶段可分为未熟期、绿熟期、转色期、完熟期,未熟期椒果尚未充分膨大,此时只能采收普通菜椒,绿熟期椒果完成形态发育,此时为普通菜椒的优质采收期,转色期椒果开始变红,但也只能采收部分本色类水果型辣椒品种,完熟期可采收大部分水果型辣椒。
一、辣椒成熟的季节是几月
1、辣椒成熟时间 (1)南方地区的辣椒成熟时间通常为6-7月份,收获期可持续到11月份。 (2)北方地区的露天辣椒一般在8月底成熟,收获期可持续到10月中旬。 (3)如果在大棚里面种植辣椒,则四季皆可成熟、收获。 2、辣椒成熟阶段 (1)未熟期 种子、椒果尚未充分膨大,椒果的颜色一般呈绿色,后半期可采收普通菜椒(商品果)。 (2)绿熟期 种子、椒果已经充分膨大,形态发育已经完成,椒果的外皮变硬,颜色变为暗绿色,此时是普通菜椒的优质采收期。 (3)转色期 椒果开始变红,外表看起来呈茶褐色,此时只能采摘部分本色类水果型辣椒品种,其他品种不能采摘。 (4)完熟期 椒果变成红色,果皮中的叶绿素完全消失,此时是大多数水果型辣椒的适宜采摘期。二、辣椒的种植方法
1、选择品种 选择辛辣味较强烈、椒果颜色鲜红、晒干后不褪色、干物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作为种植对象,若种植线椒,可选择辣丰系列。 2、准备苗床 (1)选择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田块作为育苗地,然后做畦、施肥,每平方米可施入腐熟优质的有机肥4-5公斤、过磷酸钙0.15公斤。 (2)做畦后要保留畦沟,畦高以15厘米左右为宜,宽度以1.3米左右为宜。 (3)播种前5天将畦面搂平,然后用多菌灵300倍液+辛硫磷400-500倍液进行喷雾,避免出现病虫害。 (4)筛选一些细土用来覆盖种子,播种前半天对苗床浇足底水。 3、适时播种 (1)播种时间 1北方地区:春季育苗,将种子播在保护地内,待断霜后(4-5月份)再移栽。 2长江中下游地区:11-12月份在保护地里面育苗,翌年3-4月份开始移栽。 3华南地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覆膜育苗,到了2-3月份即可移栽。 (2)播种方法 1在苗床上划出若干个方格,每个方格的大小为5厘米左右,每个格子可播种2-3粒,播种后覆盖一层筛选好的细土,厚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 2覆盖细土后可将少量的秸秆放在畦面上,然后覆盖地膜,架设小拱棚。 4、控制温度 (1)辣椒种子的发芽适宜温度为25-30°C,播种后要确保中午的棚温不超过33°C,下午4点后再加盖草帘增加晚上的保温效果。 (2)种子的出苗率达到50%时将地膜揭除,此后白天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C,晚上控制在20°C。 (3)幼苗出齐后要适当降温,此时白天可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0-25°C,晚上控制在15-17°C。 5、适当浇水 种植前期一般不用浇水,或只需结合拔草与间苗工作喷洒一些清水便可。种植中期要多浇水,后期少浇水。 6、移栽准备 (1)移栽前4-5天,在适量清水中添加500-750克尿素(亩用量)浇灌至苗床中,待水分下渗后再喷施0.4%磷酸二氢钾+0.8%尿素+代森锰锌500倍液。 (2)在晴朗天气下用瓜刀或瓜铲按穴起坨移栽,随栽随浇水。 (3)若种植线椒,可将幼苗用0.6%尿素+0.4%磷酸二氢钾复合液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栽种。 7、合理移栽 (1)中等肥力的田块,定植前5天可亩施2000公斤有机肥+20-3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 (2)若采用宽窄行的方式进行栽种,可将双行培土做成垄,垄宽为116厘米左右,宽行为66厘米左右,窄行为50厘米左右,穴距为26厘米左右。 (3)每亩地可开挖4200个定植穴,栽种密度为3株/穴,共移栽13000株左右。 8、水肥管理 (1)植株开花、坐果前,每隔3-4天浇水1次,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坐果后要排水防涝。 (2)定植后至第1层花开放期间要适当浇水、追肥,以促使植株多发枝、多开花、多结果。 (3)施用基肥时可增加磷钾肥的用量,每亩地一般可施入(穴施)有机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5-50公斤。 (4)气温降低后重施1次翻秋肥,门花开放后于株行两侧5-10厘米处追肥1次,然后中耕起垄,增加植株根系的覆土厚度,避免出现倒伏情况。 9、调整植株 (1)门花开放、椒果达到1-2厘米时,摘除主茎上(门果以下)的分枝与叶片。下午为适宜的抹芽时间,抹芽以“芽不过寸”(芽长小于3.3厘米)为宜。 (2)立秋后3-5天开始摘心,以提高通风透光度,减少出现烂果和病害的情况,促使产量增加。 10、收获 采摘时间一般为9月份下旬,当椒果全部变成深红色时(近萼片的一端也变红)便能采摘,采摘时要将果蒂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