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三山的诗句
满江红
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
收笔砚,藏棋局。酒莫饮,经须读。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沁园春(敬次自真人韵)
湖海襟期,烟霞气宇,天下星郎。有灵方时后,年年却老,神锋耳底,夜夜腾光。万卷蟠胸,千钟蘸甲,衮衮词源三峡滂。功成处,见须弥日月,河岳星霜。
兴来引笔千行。看举世何人是智囊。任纵横万变,难瞒道眼,优游自乐,不识愁肠。闹市业中,密林静处,鼻观常闻三界香。天书到,听笙箫竞奏,幢盖班行。
2.关于三山五岳的诗词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游泰山六首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口。
水急松声哀。
北眺□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3.关于三山的诗句满江红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 收笔砚,藏棋局。
酒莫饮,经须读。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沁园春(敬次自真人韵)湖海襟期,烟霞气宇,天下星郎。有灵方时后,年年却老,神锋耳底,夜夜腾光。
万卷蟠胸,千钟蘸甲,衮衮词源三峡滂。功成处,见须弥日月,河岳星霜。
兴来引笔千行。看举世何人是智囊。
任纵横万变,难瞒道眼,优游自乐,不识愁肠。闹市业中,密林静处,鼻观常闻三界香。
天书到,听笙箫竞奏,幢盖班行。
4.秦汉宫苑“一池三山”,秦汉宫苑“一池三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
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
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
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苑 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
又称宫苑。 大的苑广袤百里,拥有囿的传统内容,有天然植被,有野生或畜养的飞禽走兽,供帝王射猎行乐。
此外,还建有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用的宫室建筑群。小的苑筑在宫中,只供居住、游乐,如汉建章宫的太液池、三神山,可称为内苑。
历代帝王不仅在都城内建有宫苑,在郊外和其他地方也建有离宫别苑。有的有朝贺和处理政事的宫殿,也称为行宫。
著名的宫苑,汉有上林苑、建章宫,南北朝有华林苑、龙腾苑,隋有西苑,唐有兴庆宫、大明宫和九成宫,北宋有艮岳,明有西苑(发展为现今的北海、中海、南海),清有圆明园、清漪园(后扩建为颐和园)和避暑山庄等。 上林苑 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
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
上林苑内容,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
可见仍保存着射猎游乐的传统,但主要内容已是宫室建筑和园池。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
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
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
又载:“昆明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濯歌,杂以鼓吹。”在池的东西两岸立牵牛、织女的石像。
上林苑中不仅天然植被丰富,初修时群臣还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2000余种。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
就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
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
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
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
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太液池畔有石雕装饰。
《三辅故事》载:“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西京杂记》有关于太液池畔植物和禽鸟的记述:“太液池边皆是雕胡(茭白之结实者)、紫择(葭芦)、绿节(茭白)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
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鹪青、鸿猊,动辄成群。” 太液池三神山源于神仙传说,据之创作了浮于大海般。
5.关于山水的诗句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描写水,河,海,池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7.秦汉宫苑“一池三山”,秦汉宫苑“一池三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
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
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
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苑 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
又称宫苑。 大的苑广袤百里,拥有囿的传统内容,有天然植被,有野生或畜养的飞禽走兽,供帝王射猎行乐。
此外,还建有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用的宫室建筑群。小的苑筑在宫中,只供居住、游乐,如汉建章宫的太液池、三神山,可称为内苑。
历代帝王不仅在都城内建有宫苑,在郊外和其他地方也建有离宫别苑。有的有朝贺和处理政事的宫殿,也称为行宫。
著名的宫苑,汉有上林苑、建章宫,南北朝有华林苑、龙腾苑,隋有西苑,唐有兴庆宫、大明宫和九成宫,北宋有艮岳,明有西苑(发展为现今的北海、中海、南海),清有圆明园、清漪园(后扩建为颐和园)和避暑山庄等。 上林苑 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
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
上林苑内容,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
可见仍保存着射猎游乐的传统,但主要内容已是宫室建筑和园池。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
三十六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上林苑中有大型宫城建章宫,还有一些各有用途的宫、观建筑,如演奏音乐和唱曲的宣曲宫;观看赛狗、赛马和观赏鱼鸟的犬台宫、走狗观、走马观、鱼鸟观;饲养和观赏大象、白鹿的观象观、白鹿观;引种西域葡萄的葡萄宫和养南方奇花异木如菖蒲、山姜、桂、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桔之类的扶荔宫;角抵表演场所平乐观;养蚕的茧观;还有承光宫、储元宫、阳禄观、阳德观、鼎郊观、三爵观等。
上林苑中还有许多池沼,见于记载的有昆明池、镐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当路池、大一池、郎池等。其中昆明池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所凿,在长安西南,周长40里,列观环之,又造楼船高十余丈,上插旗帜,十分壮观。
据《史记·平准书》和《关中记》,修昆明池是用来训练水军。据《三辅故事》:“昆明池三百二十五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
又载:“昆明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濯歌,杂以鼓吹。”在池的东西两岸立牵牛、织女的石像。
上林苑中不仅天然植被丰富,初修时群臣还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2000余种。 上林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包罗多种多样生活内容的园林总体,是秦汉时期建筑宫苑的典型。
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
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
就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
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
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干楼。
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
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
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太液池畔有石雕装饰。
《三辅故事》载:“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西京杂记》有关于太液池畔植物和禽鸟的记述:“太液池边皆是雕胡(茭白之结实者)、紫择(葭芦)、绿节(茭白)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
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鹪青、鸿猊,动辄成群。” 太液池三神山源于神仙传说,据之创作了浮于大海般巨浸的。
8.关于池塘的诗句大全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观书有感(其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关于农耕的诗句古诗
1. 关于农事的古诗句
关于农事的古诗句 1. 关于“农事”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农事”的诗句:
1.唐代:李绅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唐代:张碧 《农父》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释义: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披星戴月去劳动),就去田间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到头来,丰收所得将会全被官家剥削去了。家中无法生活,不知哪一天就会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卖掉呢!
3.唐代:张籍 《野老歌 / 山农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释义: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4.宋代:杨万里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5.唐代:李商隐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释义:黄昏时候散衙封印,清点在押的囚徒,惭愧啊,有负你了,荆山,又映进座隅。这时倒羡慕卞和,他被砍掉了双足,好免得一生一世,在阶前屈辱奔趋。
6.唐代:丘为 《为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释义: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2. 有关农事的诗句
唐·杜甫《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唐·李绅《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 关于“农事”的古诗有哪些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翁卷《乡村四月》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佚名《长歌行》 4.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7.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____白居易《村夜》 8.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9.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0.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4. 有关农事的诗句
唐·杜甫《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李绅《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 写农事的诗句有哪些
写农事的诗句有这些: 1.《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3.《春野观农事》宋祁 茂气回鲜野,寒姿换故林。
败防溪响急,新甽耒痕深。 乳雉嬉原隩,歌牛下浦阴。
吾庐堪学稼,将老有初心。 4.《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禾熟》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6.《噫嘻》周颂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7.《良耜》周颂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以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
6. 写农事的诗句有哪些
写农事的诗句有这些:
1.《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3.《春野观农事》宋祁
茂气回鲜野,寒姿换故林。
败防溪响急,新甽耒痕深。
乳雉嬉原隩,歌牛下浦阴。
吾庐堪学稼,将老有初心。
4.《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禾熟》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6.《噫嘻》周颂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7.《良耜》周颂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以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
1. 关于农耕的诗句 观刈麦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2. 描写农耕的诗词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农耕小诗》 飘雪 在柔柔的微风中 在倒垂的雨幕里 我朦胧的看见一个身影 挽着裤筒、衣袖 左手牵牛,右手执鞭 转瞬间 一片绿油油的土地 变成一湾浅水 他们等待着 等待时间的到来 播下嫩绿的秧苗 《忆春耕》 谢白 绿满江南响杜鹃, 水渠急汩灌梯田。 一犁泥水拖新月, 几点蛙声没暮烟。3. 关于“农耕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1.《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2.《刈稻了咏怀 》 唐杜甫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3.《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唐唐彦谦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4.《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 唐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5.《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4. 描写“农耕”的诗词
1、《悯农二首》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2、《野老歌 / 山农词》唐代: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释义: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 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 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3、《悯农》宋代: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4、《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释义: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5、《蚕谷行》唐代:杜甫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释义:全天下各地区千万座城池,没有一座没有甲胄兵器!怎么样才能把甲胄兵器铸作农具,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种呢?如果能这样,耕牛尽其用,蚕桑业有成;就再也不需要让战士们洒泪滂沱,那时全社会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人们一边走,一边唱歌,是多么好啊。5. 描写农耕的诗句
1、农废汶阳耕 唐 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 2、农力废耕桑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 3、氓辍耕农耒 唐 袁高 《茶山诗》 4、农野闻让耕 唐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 5、农者罢耘耕 唐 张籍 《西州》 6、春农界上耕 唐 薛能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 7、劝农元本是耕人 唐 李频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 8、将何筋力事耕农 唐 杜荀鹤 《伤硖石县病叟》 9、卖薪买酒到耕农 宋 陆游 《丁酉上元》 10、何妨世世作耕农 宋 陆游 《龟堂杂题》 11、农隙闲耕犊 宋 陆游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12、耕农卖剑买牛 宋 陆游 《六言》 13、耕农叱牛去 宋 陆游 《杂赋》 14、耕农满野喜时平 宋 陆游 《舟行过梅市》 15、看耕僭学劝农官 宋 陆游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16、吴农竭力耕王田 元 杨维桢 《吴农谣》 17、至今燕赵常耕农 宋 苏辙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虏帐》 18、三农田野耕 宋 晁说之 《陈情》 19、诏下扫除勤耕农 宋 晁说之 《送苏季升出守明州》 20、泉分数邑润耕农 宋 陈网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21、梨钥彷野沸耕农 宋 陈希声 《春日田园杂兴五首》 22、良农不辍耕 宋 洪咨夔 《送崔先生东归》 23、民得平土趋耕农 宋 廖行之 《赋压波亭呈益阳赵宰》6. 赞美“农耕”的诗句有哪些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魏晋《归园田居·其三》 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2、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陶渊明·魏晋《桃花源诗》 译: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唐代《社日》 译: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宋代《游山西村》 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