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1:06:33
字号: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础问题,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欢迎阅读!

  前言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得以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随之发展,现在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群众构建新农村的积极性。

  一、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农村现实需求提供了细致的分析,使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理论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

 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并结合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现有条件,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速度。

 2、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点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农业有目的性的进行发展,确立了农业在市场的地位,更有利于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3、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制约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农村经济存在的众多制约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农村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快速而平稳发展。

  二、现代化农业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管理策略

 面对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济管理者要结合农村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措施去解决问题。

 1、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严格的制度能对管理目的进行约束并进行更加好的规划,要随时代的进步进行革新,摒弃陈旧的管理方式。在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让农民群众对农业发展产生新认识与新观念,这样能加速农业结构的转型,促使经济发展。农产品方面则是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以往的外观,使其销售市场更为广阔,产业链更丰富,更保证了生产环节的安全,农民群众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1]。而农业经济管理体度建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这个发展体制要科学并有效的将利益、冲突、权益进行统筹兼顾,解决群众的问题,保证群众利益不会受到损害。科技与农业相结合,能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立足农民群众,多种方式融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促使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在资金的支持下才能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与发展,然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除政府的拨款援助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此同时,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向农村投资,多方式融资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有助于建设新农村,同时也处理了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的问题,帮助资金上有问题的群众脱离难关。

 3、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现今社会处于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农业经济也需要信息化管理,实现农业与科技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农民群众实现创收。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平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发布,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根据数据进行规划,更好的掌握市场需求,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4、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影响着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效,也影响着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要严格把关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前期培训、后期检查,要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要组建成一支具备高责任感、高操作能力、高素质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要学会自我约束,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要深入了解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并不断的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完善自我。要多鼓励、引导大学生回农村建设,提供合理的薪酬、奖励和提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并为其营造良好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他们用其所学的知识与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为建设中的新农村注入新鲜血液[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而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农业经济管理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还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缓解方案、解决方案,所以应正确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策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多方面融资,组建管理队伍,保证了策略的有效实行,进而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5,12:23-24、

 [2]陈艺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57、

;

前言: 今晚饭后,父亲作为一名基层农业人,吐槽上级安排的去各乡镇走访合作社,探明农民兄弟当前最需要的农业机械是什么的任务。父亲觉得这些事本该由市场和生产企业去探究,农民需求什么,市场缺什么,自然会有企业去瞄准这块蛋糕。基层临近年底有太多的工作,这项调研走访几乎不可能会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同为基层的我在规劝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满大街跑电动 汽车 而农田里却不见电动农机。疑惑之后,便随口问跟农机打了近30年的父亲,这之后便引出了三个问题,“农田是否需要电动机械”、“谁来当第一个真正吃到螃蟹的人”、“市场未来是否可期”。

一、农田是否需要电动机械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再简化一点,“农业是否需要机械?”。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废话,中国只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保障了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人民食品基本充足,中国农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既然离不开机械,也就无所谓新能源或传统能源,毕竟我们需要的是最称手的机械,动力来源本就可以多种多样。那当下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应用甚至都没有推广农机新能源化或者再具体到大型农业机械电动化呢?通过与父亲交谈,从一个侧面可以窥探一二。

一个是现有农业机械生产总体来讲进入了瓶颈期,各式各样的农机展销会父亲都亲身参加过,总体感觉是越来越高大上,同时路却越走越窄。现有中高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用上了大马力柴油机、通风座椅、定位导航,甚至还可以热咖啡,但收割或种植方式却没有明显提高,涉及农业生产的刀头、配套的信息化设施却一直没什么变化,花样再翻新里子却没变化,这像极了工业革命前生产力解放前,手工纺织作坊拼命招工应对市场需求,却在机械动力纺纱机出现后迅速被市场淘汰的场景。二是只靠种地基本不挣钱,与农民打交道你就会知道,最初始的农产品基本没什么附加值,国家的补贴才是盈利保障,农机也是这样。农机补贴,耕种补贴是农村依旧保持耕种的动力,农村的动力如此简单,农机研发销售便会进入一个死循环,即保持现有赛道也可以活下去,既然能活,何必折腾,换赛道研发便不合时宜,所以我们会看到研发成了偶尔现象。三是涉及另一项国策“碳中和”。国家承诺2060年达到碳中和,这意味着未来国家各项发展均会转向清洁、低能耗模式。目前针对各项工业企业的政策都在稳步推进,“散乱污”、“高能耗”、“低技术”的行业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慢性死亡,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碳排放其实一直在二线,国家的政策压力相较于其他行业其实不高,所以大家普遍意识不到农机等非道路机械其实也是排放大户!

综上我说的几点,其实往回倒推就能发现,农机未来二十年,势必大力推进新能源化,原因就是环保压力或者说发展压力,农机市场被政策强行更改方向,同时这也意味着补贴范围的变更,试想一下,政策要求逐步减小乃至取消柴油动力补贴反而加大新能源动力补贴,你是农民或者农机生产厂家你会怎么做,同时新能源技术的迭代发展也会大力促进新能源农机的应用,这点会在后面展开说。

二、谁来当第一个真正吃到螃蟹的人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值得称赞,但第一个真正吃到螃蟹的人才值得羡慕。就像打败诺基亚的从来不是其他传统手机厂商、掀起新能源 汽车 风浪的也不是传统车企一样,未来搅动整改中国农机市场的,可以预测大概率也不会是现有农机厂商,更大可能是带着互联网身份、手握大笔市场资本的年轻 科技 新贵。就像当初没人感觉蔚来、小鹏、理想会成气候一样,这位未来的搅局者一定带有多种身份,集资本、 科技 、研发、大数据一身。传统农机厂商呆板的营销和研发方式,几乎无法适应未来的“新农民”需求。与大家所想象的略有不同,农业虽然基础但绝不是低技术,掌握一门农业生产技术并不轻松,未来农村农业发展有赖于当今90后乃至00后新农民,民以食为天,农民永远不会失业,失业的只会是现有的知识,所以当时代对最基础的农业生产有更高要求的时候,当如今教育分流,势必会产生一批新农业技术工作者的时候,长于信息化时代的他们势必会对农机技术有更高要求,这不仅是对生产更是对营销方式的考验。一个搅局者,势必怀着最大的野心和诚意参与竞争,最直接的方式便是通过整合产业链,同时大搞价格补贴,比如跟国家补贴比例1:1,购买第一款设备终身折旧抵60%新款,买车免费送1万元快充额度,免费在线OTA升级,这些手段传统厂家是否跟得起都有待商榷。借助当下国家政策和现有新能源技术的迭代,未来十年,农机新能源化、廉价高技术化势必是下一个风口,而最擅长站在这个风口浪尖的,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是哪些。

三、市场未来是否可期

说了那么多,归根到底就一句有没有买账的,或者洋气一点叫市场认可度。其实最好算的就是经济账,举两个例子,联合收割机作业一天就需要消耗掉150L柴油,以今日柴油价格6.78元/L计算,一天产生的油费就要1017元,连续工作超过的7天的时间并不少见(跨区域作业),仅一周的费用就要7119元,所以有时不靠补贴,盈利几乎很少,但换成电费,却又是另一个结果;同样还有农田撒药,原来依靠雇佣短工,几人背负着药筒对每亩地进行喷洒,成本高不说而且存在喷撒不匀的情况,现在换成无人机喷洒,一亩地成本仅5元,而且人工的缺点全部消失。再说技术进步,根据工信部今年9月数据,较2012年,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时下降85%,在今年 汽车 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今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分别是181.3万辆和179.9万辆,同比增长了两倍,还看到特斯拉上海工厂扩建、国内新能源 汽车 厂商都在想办法提升产能。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普及的加快,成本的降低,现有农机需要的工作条件几乎在新能源技术领域都能凑齐,另外不知道大家见过没有,大型拖拉机前面都需要加配重块以便和后面拖曳的设备相平衡,我见过最重的配重是500公斤,试想一下一辆空出变速箱位置、装备体积大幅缩小的大马力直流电机的农机,前面居然还有位置挂载半吨重的动力电池,这样的储备能源几乎能在田地里耕种一天。技术有了,搅局者们研发动力在哪呢,其实最大动力就在十年后新能源 汽车 饱和,当前主要燃油车厂商均放缓新发动机研发,电车市场将很快变为红海,一番厮杀后,上下产业链已高度规模化,加之技术几乎没有壁垒,农机市场很容易成为新的蓝海,毕竟这块蛋糕现在就价值2600亿。就算中国市场饱和后,随着全世界借助绿色发展进行工业体系重塑,广大农业出口国势必都要走上绿色农业道路,这块市场需求显然比国内市场又要诱人一点。

有一个小插曲,当我说可以把眼光放眼寰球薅羊毛的时候,父亲说了一句,美欧等先进农业国都没有做,是不是意味着这事暂不靠谱啊!要我说,我们要逐渐习惯从跟随者到引领者身份的转变,我们先做势必会引发一波浪潮,最关键是我们站住了道德的制高点,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话语权的掌握着。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指着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国,骂道你们的农产品都是什么玩意,农机居然烧油,破坏环境,加征100%环保税,你不保护环境,那就多掏钱,我替你保护。绿色到时候就不止是口头上修饰词更是外交、道义、利益上地大杀器,毕竟欧美人最喜欢这一套!

闲扯一番,感谢条友百忙之中阅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8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