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有着便利的港口贸易,所以各地、各国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价格相宜,中山亦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盛产水果,中山有哪些特色水果呢?
中山特产一:五桂山金煌香芒
金煌香芒是广东中山的特色水果,五桂山镇于90年代初先后建起南台、桂南果场,面积共2000多亩,大量种植名优水果,从台湾引进的优质香芒试种成功,随后大力发展,共种植香芒20000余棵,占地700余亩,年产香芒约22万斤。由于五桂山气候、水土均适合台湾香芒的生长,因而果实品质优良,取名为“金煌香芒”。所产出的金煌香芒果大核小、清甜可口、香滑幼嫩、无纤维,具有丰富的葡萄糖和各种维生素。
中山特产二:神湾菠萝
神湾菠萝是广东中山的特色水果,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所产出的菠萝果肉金黄、香甜多汁、蜜味浓郁、爽脆无渣。
中山特产三:三月红荔枝
三月红荔枝是广东中山的特色水果,因该品种在农历三月下旬成熟,故名三月红,属最早熟种。三月红适合在肥水充足的地方栽培,在水边栽培尤为适合。在气温较高的粤西栽培,可比广州地区提早成熟15~20天。中山所产出的三月红荔枝品质风味较好,但肉质稍粗,味带微酸,适于鲜食。
中山市神湾有什么好的果园有便宜的水果卖
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针对的是定性的检测(如果你说你要搞定量的检测,成本很高,也可以细说),定性需要的是速检,建议购买电子天平,农产品速检仪(定性检测有机磷等农药),至于你说要检测重金属和激素,那需要至少2天的时间做一批检测,用在批发市场是不太切实际的(批量较大,而且如果你是私人的话结果的真实性还会受到质疑,PS,特别好的专业仪器会减少质疑度,安捷伦系列~)。如果你要做定量,那么针对重金属类你需要原子荧光(砷、汞必要),原子吸收(铅镉铜),微波消解仪(前处理硝化)~激素类,需要气相,液相,气质等,你列出的基本也差不多了,也都必要, 可能还需要氮吹仪,微波消解仪(罐) ,马弗炉(灰化样品必备),恒温烘干箱(这个少不了就算定性),平板电热仪~基本就这些了,成本投入很大,具体一台大型仪器,国产几十万到国外几百万都有,看你要多高的准确度了~纯手打真累啊!
神湾,这颇易让人产生联想的地名其实大有历史渊源。这个地方古时原是海滩,三面背山,西临磨刀门水道,有磨刀山丘作为天然屏障,很早之时便是个天然避风良港,往来的船舶常停泊于此,故初名船湾。后来,发生了多次猛烈台风,但在此停泊避风的船舶却都安然无恙,船员渔民们以为有神仙暗中保佑,随即集资建起寺庙进行祭祀,并改名船湾为神湾。
这天,沿着365省道南下,尚未过斗门大桥,在神湾医院处向左转,无需多久便进入神湾菠萝的主要产地:丫髻山。通向丫髻山菠萝果园的是一条长1.3公里,宽四五米的水泥路径,这是当地政府为解决水果运输难问题于2001年夏天修筑的。
沿路,烂漫的野花绿草随处可见,甚至有一条可爱的蜥蜴久久伏在岩石上,让人顿生遐想。随山而下的小溪清澈见底,鹅卵石斜横水底,溪水晶莹如玉。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碧绿的山群、翻飞的鸟儿,所有的闲情雅致,全都在这样一个舒缓的上午悄悄迸射出来。
五月山花烂漫,也是菠萝成熟的季节。远近驰名的神湾菠萝很多生长在这座秀美的丫髻山上。
丫髻山主峰海拔386米,是神湾全镇的最高点。之所以称丫髻山,因为它的顶峰比周边山峰还高出很多,远远看起来很像是女儿头上的发髻。这座山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达7.75平方公里,表层为沙质黄壤,特别适合菠萝生长。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丫髻山还是五桂山游击队的活动地之一。那时,这一带山林起伏,丛林密布,正好是隐护游击队打击日本鬼子的重要战略阵地据点。依仗有利地势,五桂山游击队频频出击攻破日军的据点,,歼灭日军及缴获敌人精良武器一批,对抗日战争的士气带来极大鼓舞。
实际上,沙岗村西侧还有另一座盛产菠萝的铁炉山,这座山很有意思,西侧属神湾镇,东侧属于坦洲镇。它的山形很像一副铁锚,曾称铁锚山,之后在山上又发现有一块大石头非常像铁炉,所以更名为铁炉山。
上世纪90年代初,工业化的浪潮涌到了神湾大地。为了招商引资,开发神湾工业区,沙岗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征用。这种情况下,一些文化较低或年龄较大的村民的出路却成了问题。当地政府遂决定引导村民向山地进军,大力发展以菠萝为主的水果种植。随后,当地政府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农户开发45度以下的缓坡山地,大规模种植菠萝、荔枝等水果。神湾菠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沙岗村的果农在采菠萝。沙岗村,顾名思义,土含沙粒多,最适宜菠萝生长,加上适宜的气候,能产名菠萝。
沙岗人,神湾菠萝最早种植者
菠萝,它的果皮花纹凸起像凤毛纹,又名凤梨,同时因为叶多刺似锯,粤语又称“勒仔”。当地菠萝协会的会长陈建强告诉笔者,神湾菠萝已有90年历史,在1915年,由旅居秘鲁国的李国汉携带种子回乡试种成功,之后得以逐步推广,成为当地特产。
目前,神湾镇当地有菠萝种植户250多户,种植面积2300多亩,主要分布于神溪村(沙岗村)、宥南村和海港村的山地。而神湾菠萝这一特色品牌,已获得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同时申领了国家注册商标。早在半世纪以前,神湾菠萝已畅销省港澳,甚至远销东南亚直至今天。
丫髻山周边的菠萝果园,由一垄一垄约半米高的菠萝树组成,类似于梯田,从山腰层层叠叠直到山脚,高低错落看起来很壮观。而在山脚一带,菠萝一般和芒果、荔枝间种,各式水果品种组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果园。沿山路而上,似乎闻到两旁芒果、荔枝、菠萝等领南佳果成熟的气息。
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现在神湾所产的菠萝,色泽金黄,皮薄肉厚,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当地淳朴的果农见有客人来,二话没说,经摘、削、切三道工序,不消两三分钟,菠萝便可以送到嘴边。看着手中现摘现尝的新鲜菠萝,咬上几口顿觉浓郁的果香萦绕齿颊之间,久久不会散去。
果农介绍说,神湾菠萝原来有两个品种,一个是果实很大的旧种,吃下去后会感到麻口,现在已没人种了。而另一个品种,就是现在所种的“金山种”,它结出的菠萝果眼浅,果心也可以吃,根本不需要蘸盐水。
清澈的山涧流水(上图)和美丽的变色龙(下图),透露着这片大地的自然与纯净。
保卫果实
与我们一起上山的几位种植菠萝的果农都有四五十岁,他们守着丫髻山种菠萝大半辈子,年年月月踩着滑脚的沙质土上山下山,汗水洒满菠萝田,种出远近驰名的神湾菠萝。
望着这满山的菠萝地,亲切质朴得如同身边这些朴实的果农,顿然明白,名气和本质到底不是一回事。
而果农想的和我们想的却不一样。我们赞叹梯田的秀丽,菠萝的甜美;而他们对着这些壮硕的菠萝,除了日积月累的感情,剩下的全是辛酸的滋味和无奈。
“种菠萝的都是我们这些四十岁以上的人,等我们老了,菠萝也没人种了。这活苦啊!菠萝也贱。”
果农的话打消了我们看新鲜的兴致,我再一次想到名声与实际的区别。大名鼎鼎的神湾菠萝若有一天真的没人种了,那将是怎样的一个遗憾啊?
果农们种出了几乎是传奇的神湾菠萝,可是谁来保护这些果实,保护这个品牌?这恐不是勤劳本分的农户力量所及的。(詹琪琳)
如今,在鱼目混珠的菠萝市场,什么样的才是正宗的神湾菠萝呢?当地果农称鉴别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即神湾菠萝尾部附有果梗(果农收割时专门留下的果柄,方便人们削皮时抓拿)(如上图红线标示部分)。菠萝表皮青、黄两种颜色因为自然成熟显得不匀称,这是其他品种的菠萝所没有的。
至于坊间近几年一直流行着“个小的才是神湾菠萝”的说法,这是误传,如今年这一带所产的菠萝每个平均有1公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