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的三保障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0:20:49
字号:

法律分析: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而保障脱贫攻坚进展顺利的重点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领导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包括饮水安全)、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质量。而今年,在疫情汛情的双重影响之下,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两不愁三保障”措施。扶贫干部应以各种形式深入到贫困群众的身边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真抓实干来提升脱贫进度,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每家每户。“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是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是要求务实,抓住关键才能纲举目张。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不能完全按照一种模式去做,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首先,把握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其次,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应因村因户因人制定“两不愁三保障”的方案,靠实打实干对接群众需求。在“两不愁”方面,需要对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情况进行核实,尤其是就医、残疾、就学等必要性支出较大的贫困家庭,在认真剖析其收支情况,确认其收入来源是否稳定后,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就业岗位,为其申请养老金、低保金、残疾人补助、生态补偿金等;在义务教育方面,经入户核查并于学校对接联系后,为贫苦家庭的适龄学生进行义务教育劝导,保障义务教育就学率100%;在基本医疗方面,鼓励农民群众缴纳医保,针对农村贫困户采取一定政策补助,让其免费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使其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在住房安全方面,进村入户核查,重点检查房屋有无倾斜,外墙、屋面、屋檐、阳台等重要结构是否有大裂缝、扭曲,房屋内地面和顶层有无渗水,梁、柱承重墙、楼梯主体结构有无大裂痕等。排查农村住房安全隐患,保障住户安全。扶贫数据看上去很美,不代表贫困群众真的满意。所以,扶贫干部,党员干部要下到脱贫攻坚一线,求真务实,踏石留痕,把扶真贫、真扶贫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一鼓作气,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奠定的基础。

脱贫攻坚战的三保障是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对外发布,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解读时披露了上述数字。根据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

胸怀两个大局做好“三农”工作

三农就是指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这里面的农民绝对是根本核心,所以说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先考虑的就是农民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三农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我们应以正常的心态来看待我国的三农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各地区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

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根据《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每个地方每年都有补贴,一定要积极申报。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胸怀两个大局做好“三农”工作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在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点,刚刚在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明确信号:“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科学回答了在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看“三农”工作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刻,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党务必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清醒认识到,尽管“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应对世界大变局的战略举措,也是我们顺应国内发展阶段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明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7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