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自然环境: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44.1839万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 伊拉克立区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出海口仅在东南端位于波斯湾头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线长6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西南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 伊拉克也很美丽东部平原倾斜;东北部有库尔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带,高原与山地间有占国土大部分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绝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两河在库尔纳汇合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平原南部地势低洼,多湖泊与沼泽。平原以东为扎格罗斯山系的西部边缘。西南部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叙利亚沙漠。东北部山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为热带沙漠气候。除扎格罗斯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夏季最高气温高达50℃以上,冬季在0℃左右。雨量较小,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100-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
境内原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截至2010年底,估计原油储量约为1431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1]。经济以石油业为主,农牧业也占重要地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米、大麦、稻米、棉花、烟草、温带水果与椰枣等。椰枣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民俗、人文:
民俗
饮食特点
伊拉克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 讲究菜肴鲜嫩,香味浓郁,注重饭菜要质高量小。
2、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偏爱甜味。
3、主食 以面(烤饼)为主食,爱吃甜点心。
4、副食 爱吃牛肉、羊肉、鱼、鸡、鸭等;也喜欢土豆、甜菜、卷心菜、黄瓜、西红柿、洋葱等蔬菜。
5、调料 爱用糖、胡椒粉、葱、橄榄油等。
6、制法 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7、中餐 喜爱中国的清真菜。
8、菜谱 什锦拼盘、炸八块、手抓羊肉、香酥鸡、干烧牛肉丝、炒山芋、挂烤鸭子、番茄牛肉排等。
9、饮料 爱吃雪糕,喜欢喝红茶,惯用精巧的小壶煮,然后加上糖。有些人也喜欢喝啤酒。
10、果品 爱吃桃、西瓜、哈蜜瓜、橄榄和香蕉等;干果乐于品尝蜜枣、杏仁和葡萄干等。
日常饮食
伊拉克象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一样,主要的食物是大米,最广泛的食谱是炒饭。当然,也喜欢吃白面包。伊拉克家家户户都会腌一大罐橄榄,每顿饭之前都嚼上几个。
伊拉克人不太爱吃青菜,最常见的是黄瓜和西红柿,一般是切碎了加点橄榄油和柠檬汁生吃。有时候直接把青菜稍微烤一烤就可以吃了。习惯把枣汁和牛奶、羊奶混在一起食用,并视之为美味佳肴。许多传统菜肴非常接近叙利亚和黎巴嫩菜肴,如烤绵羊肉、烤羊肉串以及某些在炉膛中制的炸肉。伊拉克菜肴具有较浓烈的味道,使用很多辣椒、葱、蒜以及各种各样的辣根和香料。相当普遍吃用水果制的甜食、馅饼等面食,以及酸奶、酸乳渣和奶酪。伊拉克人不吃凝汁菜肴,很少饮用醇饮料。较普遍饮用的是含很多泡沫的酸奶“些明”和各种的果汁类饮料,如扁桃汁。
古斯:一种泛阿拉伯食物,把米饭用油炒过,焖熟,加上好多种调味料,有些在米饭上面撒上绞碎的米粉、豆子和葡萄干或者干果,然后在米饭上面加上一大块烤好的羊肉或者烤鸡块,上桌前还给你配两碗浓汤。吃起来很香。
烤鱼:底格里斯河的鱼非常肥,说它肥一点都不过分,最小都有1公斤多,大的能有六、七公斤,很吓人。伊拉克人吃鱼的方法似乎只有一种“玛斯古夫”,是烤鱼在阿拉伯语里叫法。所有到伊拉克的人如果没有吃过这种烤鱼实在是一大遗憾,底格里斯河鱼又大又肥,最适合做烤鱼了。伊拉克人一般都喜欢就地取材,把鱼弄干净后,不用刮鱼鳞的,用结实的树枝在地上打几个桩子,把鱼整个挂上去,然后用木块或者是从椰枣树上砍下来的干树枝在旁边堆起火,让鱼就着热气烤,等烤得差不多了,把鱼放在铁盘子里,然后将整个盘子放在火堆的余烬里再热一热,浇上酱汁,加上西红柿、洋葱片就可以了。
多尔麦:把新鲜的葡萄叶放进开水里面稍微一烫,裹上熟的米饭和肉馅,做成长方圆圆的形状,加上柠檬汁,还有香料,放进烤箱焖一会儿就可以了。也有人拿西葫芦、青椒、茄子来做,譬如把西葫芦掏空,然后往里面塞材料就可以了。当地人有些会做得很酸。据说,伊朗也有多尔麦这种食物。
库巴:把大米蒸熟后捣烂,在里面裹进肉馅,然后放进油里面炸成金**,形状或圆形或椭圆形。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伊拉克家庭食物。据说库巴是从叙利亚流传过来的。
红茶:伊拉克人喝红茶喜欢用一种特有的小玻璃茶杯,叫“阿斯塔”。据说红茶是从土耳其流传过来的,因为以前伊拉克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过相当长的时间。伊拉克人特别喜欢在红茶里加很多的糖,有一些人喝茶的时候,一杯茶里面糖就放了半杯,甜得嗓子都疼。
水烟:“纳拉其里”,阿拉伯男人喜欢在吃完饭后抽的一种传统的水烟,大街小巷里面都能看见水烟馆,男人们大多喜欢安静的坐着一个人若有所思的抽烟,因此阿拉伯烟馆里面总是安静的。
椰枣:“真主安拉赐予伊拉克的礼物”,每一个伊拉克人都深深的以此为傲。全世界有80%的椰枣树在伊拉克境内。椰枣树在伊拉克无处不在,巴格达郊区,成片成片的椰枣林风光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比不上的。每到了椰枣成熟的季节都可看到一大丛一大丛成熟了的椰枣烂在地上,因为椰枣太多了,只有蚂蚁才去光顾那里面丰富的糖分。但在也多亏了椰枣,帮助了许多伊拉克穷人度过了艰难的制裁生活。
阿拉伯大饼:是伊拉克人的主食之一,类似中国的牛舌饼大小的酵面烤饼。吃时用手扯成小块,夹以牛肉、羊肉或番茄、生黄瓜等一起吃。到外面餐厅吃饭,无论你点了什么,人家都会先给你端上点黄瓜西红柿,然后就是几张大饼,而且是免费的。还有一种主食叫“斯姆那”,长三角形的大面包,伊拉克人一般喜欢买这种面包回家,而且很便宜。
卡巴巴:泛阿拉伯烤肉串,不过跟中国的烤肉串不一样,他们喜欢把肉剁碎了,活上一点面粉和调料来烤,烤熟了以后并不直接吃,他们喜欢用大饼或者“斯姆那”裹着吃,有时候他们也喜欢把洋葱、西红柿等和肉放在一起烤。
饮食风俗
伊拉克人的餐桌上一般是看不见刀、叉、勺等餐具的,只有水杯、盘子等食具,他们惯以右手抓饭入口。他们习惯食用熟透的菜肴,略有生口就不吃。伊拉克不像其他阿拉伯国家那样,在那里可以买到酒类饮料。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穆斯林不吃兔肉。伊拉克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视左手为肮脏之手,认为用肮脏之手来传递东西或食物,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污辱。他们忌讳客人赴宴餐毕不及时洗手告辞,认为饭店拖延或迟迟不走为贪吃和不礼貌的表现。
社交禁忌
伊拉克穆斯林生活全部继承了伊斯兰教的宗教传统,但他们又远比近邻的阿拉伯穆斯 伊拉克人的婚礼林国家开化得多。在伊拉克戴面纱的妇女已不多见,国家也逐步施行了一些开放政策,使之开始形成了现代化与宗教并存的局面。他们对赴约总习惯迟到,认为这是自己的一种礼节风度。伊拉克男子有“蓄须为美”的习俗,凡是成年男子都蓄髻须。伊拉克人偏爱玫瑰花,并视其为国花。他们最爱雄鹰。认为鹰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伊拉克人在与亲朋好友见面时,男子习惯相互拥抱,把脸贴一贴,然后各自扪胸俯首,嘴里说着祝愿的话。他们在与客人告别时,一般都要施贴脸吻别礼。妇女之间施贴脸吻别礼时,其感情表现得极为丰富,她们“吻”得真挚、热烈、并要发出“吧吧”的吻声。他们认为这样的“吻”才显出互相间的尊重和爱戴。他们讨厌蓝色,视蓝色为魔鬼的色彩。他们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丧葬的色彩,并给人以不幸的印象。他们忌讳别人送给他们的礼物中带有星星的图案,因为他们与以色列怀有刻骨仇恨,以色列的国旗就是以星星为图案的。
阿斯蜜柑橘介绍
据新闻报道,42岁的李先生因为反复咳嗽,就长期服用抗生素,没想到半年后他的肺烂得像棉花一样。
详细报道如下: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吃多了抗生素不好,但是不知道自己吃的药到底是不是抗生素。到底什么是抗生素?自己吃的药是不是抗生素?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平时常见的哪些药是抗生素,以防滥用。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还有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一般感冒、身体各部位炎症、感染等病症都会用到抗生素,可以说我们平时生的一些小病小痛自己去药店买药很多都属于抗生素,包括咳嗽、感冒药。
新闻上说的李先生因为反复咳嗽就一直服用抗生素,所以才导致肝脏严重受损。其实反复咳嗽不用着急吃药,可以先试试中医搭配的食疗方子——橘红栀子茶,对经常出现反复咳嗽的慢性咽炎效果显著。
橘红栀子茶的配方有橘红、栀子、胖大海、罗汉果、甘草,橘红有消痰、利气、宽中和散结的作用;栀子有解热、镇静、抗菌的作用;胖大海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罗汉果止咳化痰;甘草清热解火、化痰止咳。
橘红栀子茶对于嗓子发炎以及肺热引起的咳嗽都有作用,它的配方含有消炎抗菌的成分,还能入肺经,可以润肺,所以反复咳嗽、喉咙有异物感、声音嘶哑都可以喝。
另外,橘红栀子茶与抗生素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副作用,配方都是一些药食同源的植物,可以长期喝不会对身体有害。
阿斯蜜柑橘树形开张,树势中等,树冠呈圆头形,发梢力中等,枝梢节间较长,枝条上的刺较少。叶片呈长椭圆形,长96.6毫米左右,宽42毫米左右,翼叶呈线性,叶基呈楔形,叶尖有凹口。果实呈高扁圆形,横径为7.4厘米左右,纵径为5.95厘米左右,平均单果重为150克左右。果皮为深橙色,果肉为橙色,肉质细嫩化渣。
一、品种来源
阿斯蜜别称?明日见?,它是由日本农业技术中心利用?兴津46号?和?春见?两个品种杂交培育而成。
二、植株特征
1、树形开张,树势中等,树冠呈圆头形,枝梢较稀疏。
2、发梢力中等,一次梢生长量大,枝梢节间较长,春梢直径为2.7毫米左右,节间长21.7毫米左右。
3、枝条上的刺较少,长度为9毫米左右。叶片呈长椭圆形,长度为96.6毫米左右,宽度为42毫米左右,叶柄长度为16.4毫米左右,翼叶呈线性。
4、叶尖渐尖,叶基呈楔形,叶尖有凹口,叶缘全缘。
三、果实特性
1、形状呈高扁圆形,果顶较平,有不明显的印痕,果基平整,横径为7.4厘米左右,纵径为5.95厘米左右,平均单果重约为150克。
2、果皮较薄且光滑,颜色为深橙色,油胞细小而突,剥皮难度较小。
3、果肉为橙色,囊瓣共9瓣,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味浓。
4、12月份下旬,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3%,2月份中下旬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5%。
5、果实糖度约为13-15度,酸含量在0.89%以下。
四、成熟时间
属于晚熟品种,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下旬成熟,上市时间可持续到12月底至翌年3月份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