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系列的研究集中讨论气候变化对农产品、陆地利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意味着气候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已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种植业是农业和养殖业中对气候变化反映最为敏感的环节,气候参数如温度、干旱、降雨、风和CO2水平的变化,将改变农业化肥、农药投入,引起土壤退化,加重作物害虫、昆虫和病害受灾程度。气候变化对畜牧业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极端天气如洪水和热浪伴随的食品病原菌污染都对将来的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将面临食品安全的严峻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品安全为数量充足、安全和营养丰富的食品。这一概念有2层意思:一是指食品的数量属性,即足够数量的食品是人类生存、劳动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二是食品的安全属性,在保障人类?“吃饱”的同时还要求食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无毒、无害、符合一定的营养要求,不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所谓”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包括生产安全、加工安全、经营安全、现实安全和未来安全。为了解决吃饱的问题,从1万前的农业文明开始,人类就已认识到农业生产与气候因素温、湿度和降雨的密切关系,并在长期农业实践中取得了“顺天时,量地利”适应气候环境的巨大成功。然而,就在人类基本上解决吃饱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安全和营养问题的关键时刻,全球气候变化又对人类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气候变化是否影响食品安全?虽然IPCC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中已经关注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非洲粮食产量可能下降的问题,但对于气候变化对食品生产系统从农田到餐桌(初级生产、运输和贸易)的影响,仍然缺乏全面的认识。现在预估,由于气候变化,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降雨、干旱和降雪量将发生季节性和地区性的重大变化。一些学者因此预测气候变化将引起农业季节性、可耕地的变迁和作物产量的变化,以及土壤质量等方面深刻的变化;还可能引起植物害虫数量和种类的波动;以及改变病菌的分布,以及在食用动植物产品、家畜和人类传播的途径。同时,甚至有的学者呼吁如若不能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农业产量将面临下降风险,动摇食品安全的基础。气候变化可能成为“绿色革命”以来人类即将在食品安全问题中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集中报道了气候变化对农产品、陆地利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全球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尽管温度升高的幅度因地域而异。21世纪(到2050年)温度升高幅度最大的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小的是海岸和内陆地区。对于不同的地域来讲,干旱地区相比潮湿地区温度变化的幅度要大得多,大陆地区温度升高的幅度很可能超过全球温度的自然变率,酷热、热浪发生的频率将增大,持续的时间将延长。在此情况下,全球农业生产总体将受到负面影响。
2?气候变化对食品生产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种植业、畜牧业,并通过病菌和病毒传播影响食品加工、运输、储藏,将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这种变化的原因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大陆不同层次的气象和环境参数的改变,直接影响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并通过对病原菌传播途经的影响加重食源性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种植业被认为是食品生产中可能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部分,气候参数如温度、干旱、降雨、风和二氧化碳水平的变化,通过害虫和昆虫、植物疾病的传播动态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化肥农药需求增加、土壤质量退化问题,直接威胁到食品安全。同样,由于可能的有害与有益双方面的生态效应,气候变化对畜产品能够构成地域性的影响。另外,过去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真菌、农药残留,以及持久性化学物质污染,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变得更为突出,。由此看来,气候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对人类生存和健康风险提出了挑战性课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各个省份特色农产品及成熟季节
月16日,汪德和的草莓摊子前生意不断,刚刚一位客户购买了两箱草莓,又有人要到他家地里采摘。汪德和说:“春节前后,是我们草莓销售的旺季,今年过年又不能回老家了,我在浙江工作的儿子年前将赶过来与我们团聚。”生意好的不止汪德和一家,在铜陵新桥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园的320省道边,十几个草莓摊边,都有客人在询价购买。
2002年,汪德和和妻子曾雪云从老家浙江建德市来到铜陵,成为铜陵市较早进行反季节草莓种植的大户。由于铜陵投资环境好,他这一干就是10年。他们种植的反季节草莓在每年春节前后上市,成为节日期间备受青睐的水果。汪德和夫妇种植的十几亩草莓,不用运往水果批发市场,仅在马路边,每年就销售几万斤,收入十分可观。
种草莓的日子并不轻松。“摊位后面就是我们一家人的住所。”记者来到了马路边的这个红顶的石棉瓦房子。房子很小,冬天不暖和,夏天也热。他们住所旁边就是十几亩的草莓大棚,地里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草莓,分别为甜宝和丰香品种。在草莓大棚里,曾雪云掰着指头为记者说着种草莓的辛苦:“每年4月份扎苗,9月份移栽,12月份开始出售,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扎苗时每天凌晨2点就起床浇水,全是弯腰的活,春节期间是销售旺季,我们已经很多年没回老家过年了。”
虽然辛苦,但草莓的效益还是不错的。一亩草莓的平均产量在2000斤至3000斤,与外地运来的草莓相比,他们种植的草莓品种好又新鲜,价格卖到了每斤15元至25元,每亩的纯收入在12000元以上。
在汪德和的带动下,周边的村民也纷纷跟着种起反季节草莓。家住西联乡的姚能强就是其中的一位,如今他也在320省道边撑起了伞,自己种自己卖。他告诉记者,他在新桥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园种草莓已有五六年了,他原来在外打工,挣不到多少钱,还照顾不到家,看到这里种草莓收益不错,他承包起十几亩土地,种植草莓和蔬菜,每年收益也有十几万元。
“为何不将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姚能强说:“前几年我们也有这个想法,但是经过仔细算账,我们觉得不划算。一方面种植面积大了忙不过来,就要雇人,现在人工工资高,另外销售也是问题,产量多了只靠路边销售就销售不掉,拿到批发市场,价格就低了很多。”
据示范园的负责人程家高主任告诉记者,在汪德和的带动下,目前示范园和周边已有30余户农户种植反季节草莓达200亩,每年产值近千万元,农户们有些自产自销,有些则运往市内各水果市场。种植反季节草莓成为这一带的特色农业。示范园定期请专家给农户们讲课,指导农户施肥用药,目前园区生产的草莓和葡萄分别获得国家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园区近两年来,通过对反季节草莓、甜瓜和葡萄等种植技术和人员的引进,使园区特色生产迅速发展,实现了园区一年十二个月每月都有新鲜瓜果上市,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生产发展。
这里有一张很好的共您参考。
成熟季节不能确定,现在很多反季节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类,反季节价格高。
四川?辣椒?5-10月都有?绿茶
主力产品是生猪、生丝、酒、蔬菜和羽毛及羽绒等。其中酒类、蔬菜、中药材产品出口额,呈现上升趋势
山西?特有的莜麦、荞麦、糜黍等小杂粮享誉全国,并且有着“杂粮王国”的美称。省今后规划发展的重点农产品确定为玉米、专用小麦、马铃薯、蔬菜、油料、苹果、梨、生猪、奶业、肉牛、肉羊、鸡等12种优势农产品和杂粮(谷子、莜麦、荞麦)、棉花、中药材、绒山羊、红枣、核桃等8种特色农产品
台湾: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