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9:25:37
字号: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1、乡村振兴的实施是为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历史上,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2、“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3、当前我国乡村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发展经济要求一体化,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不能忽略的。

4、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也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真正提升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保障。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路径选择。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加速推进“三农”领域减排固碳意义重大

因为不论是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还是短期的特殊需要,“三农”都尤为重要。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相比于城镇化、工业化,中国的农业农村一直“拖后腿”,在新时期,加快补齐“三农”短板才能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也是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三农”重要性的历史背景。

中国正站在历史的交汇期,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三农’不能拖后腿。2020年中国解决了现行标准下贫困问题之后,需要思考如何巩固脱贫成效,使贫困地区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2021年需要谋划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的“三农”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正是中国进一步发展“三农”的实现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要强农业,把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解决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争取在未来五年取得重大进展。

加速推进“三农”领域减排固碳意义重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场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努力。

就“三农”领域而言,农业农村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可能超乎公众的常规认知,一般大家都认为制造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碳排放量较大,其实农业碳排放量的占比也不小。”

随着世界人口及粮食需求增长,“三农”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会进一步上升,因此,加速推进“三农”领域的减排固碳意义就非常重要。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土地的产出效率,做到化肥农药减量合理使用等,这些都对低碳减排有所助益。

不仅如此,围绕降碳这一抓手,“三农”领域内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往往能够实现“一举多得”。

渔业”等多种立体业态,农户在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也能开展农牧业等生产活动,进而实现收入增长。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融合项目能够在助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凝聚合力。

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农发行持续加码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

农发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增长了17.68%,占全行贷款余额近1/4;累计发行绿色债券820.2亿元人民币,5亿欧元。

支持的绿色信贷项目共计折合节约标准煤140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2700余万吨,节水约1.8亿吨。

在农发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部署,将从三方面重点着手:

一是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梳理总结好信贷、基金服务稳经济大盘的经验,将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服务“双碳”相关工作融入到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重要任务,持续发挥好“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

二是聚焦长江黄河等重要江河湖库污染防治、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等五大重点领域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高质量服务“三农”领域绿色发展。

三是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研究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ESG管理体系,切实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持续提升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6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