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大力提倡,通过媒体解决滞销只能解决单个地区、单次的滞销,不是根本的解决法。但《天天向上》节目组的本身的价值观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也是在尽媒体力量来尝试解决问题。农产品滞销的因素非常多,大多数情况下是盲目种植生产导致,一部分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还有一些地区是因为信誉差诈骗频发导致客商不敢来…对滞销一定要核实后再进行报道、帮扶。如果只是局部的农产品滞销,大肆报道夸大,会让千万级的客商犹豫不敢入手,行情不稳,买家就会越少。最担心的就是片面夸大局部的难卖情况,扩散成大面积的真正滞销。遇到农产品滞销,可以向当地农业部门求助,借助农超对接像一亩田这样的平台,快速消化库存,尽量减少损失。从根本上减少大面积的农产品滞销,还需要村委牵头,成立有信誉成规模的合作社,接受农业部门和农业大数据的科学指导,有规划的控制生产规模,提前签署订单,用一部分农业订单,来稳保收入,减少损失。
1、这是由农产品的特性决定的。农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在其存储期上,农产品放置时间长了很容易变质,尤其是一些瓜果蔬菜,放置一晚可能就坏掉了。农民如果不及时销售出去,必然遭受损失。
2、农民的分散式经营模式。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基本都已小摊贩,走街串巷叫卖或赶大集,眼前的市场很快饱和,导致滞销。现在一部分农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成立了合作社,集中销售,把产品通过物流快速配送至商超。
3、信息不通和跟风种植。比如大蒜,农民看到大蒜行情好时,结果一窝蜂扎进去种植。结果来年供需严重不平衡,农民赔了钱。这也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