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和农民被统称为三农,研究三农问题在于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问题,因为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差距大,部分农民便选择外出打工赚钱,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农民工聚集在城市中,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而且农村也无法发展起来,所以如何更好的开展三农工作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三农工作是指什么
1、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通常三农问题,便是研究农业、农村以及农民这三个问题,其目的在于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问题,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不过因为这三个问题的侧重点不一,为了更好的展开工作,因此需要一体化地考虑这三个问题。
2、展开三农工作的背景在于城镇和乡村的收入差距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无法带去更好的收入,因此便选择集体进程打工,但城市中并没有为农民准备足够的就业岗位,为此大量没有工作的农民工便集聚在城内,不仅导致城市无法很好的发展,而且对于农业的投入也开始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从而引发更多农民进城进城打工。
3、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因此农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所以农民的总体生活情况是国人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农村,提高人民整体的幸福感,开展三农工作便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
1、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1)需要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以及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以及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兑现减免农业税以及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和购买农机给予一定比例投入等不同的政策,同时要保证农民的补助资金要足额以及及时到位,禁止私自滞留或者挪用。
(2)目前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持续上升中,对此有许多群众都在反馈,因此经委、物价和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调控平抑。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等资源,依靠科技突出产业特色,并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以及优势特色产品基地的进程,壮大支柱产业。
(2)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以省内基本自求平衡为目标,按照保护耕地、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量、增加总产量的思路以及方案,合理安排明年的粮食生产,确保在田地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增加农产品的单产量以及总产量。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大力培养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发展农牧产品深度加工,实现规模效益。
(4)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及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针对目前大宗农产品运销困难的问题,应积极组织引导运销大户以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渠道开拓市场,为其寻找销路。
3、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
(1)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实现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让贫困群众都能尽快脱贫致富。
(2)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积极稳健的推进生态移民。
(3)总结推广整村以及整乡推进的经验,强化责任制,同时完善扶贫投入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4)坚持开展定点扶贫以及对口帮扶,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工作。
4、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1)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方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组织化的管理工作。
(2)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做好农民外出务工应用技术以及基本技能的培训工作,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5、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坚持兴修梯田,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进程,加快实施?六小?工程以及农民住房改造方案,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以及?三北四期?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成果,推进退牧还草试点工程,同时完善健全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投资效益。
(2)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抓好项目的论证、建设和储备工作。
聚焦“三农”工作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屯留区聚焦“三农”工作,围绕“五个振兴”,统筹抓好粮食生产、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农民增收等工作,为乡村振兴增势蓄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屯留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稳粮保供同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结合起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建设冬谷示范基地1000亩,开展中水灌溉试点,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发展“特”“优”农业,持续落实辣椒产业扶持政策,提升800座日光大棚管理水平,推动蔬菜、花卉、中药材、小杂粮、畜禽等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社、家庭农场80家。
同时,以“麟绛红”辣椒、“珍珠黄”小米、“盘秀山”连翘茶等优质品牌为带动,确保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叫响农业品牌。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屯留区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启动实施绛河流域沿线村庄污水治理工程,推进余吾片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西部跨林区高压线路改造;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改造农村户厕3200座;以小南村、王庄村等为示范,提档升级美丽乡村13个;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治理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加快促进农民增收。
屯留区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及时把风险人员纳入“监测对象”管理,“一对一”开展针对性帮扶,多措并举化解致贫返贫风险。同时,屯留区不断强化产业、就业支撑作用,围绕产业振兴、农村电商、农旅结合、乡村建设等领域开展培训,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