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很多网友纷纷吐槽,当地的蔬菜涨势太过于凶猛,导致现在蔬菜比肉还要贵。据某地区菜市场调查来看,蔬菜的价格直接翻了好几倍,像花菜、茄子、豆角以及芹菜都属于涨幅比较大的跟之前相比涨幅已经达到百分之十六。现在蔬菜比肉还贵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是为什么菠菜会这么贵是现在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
现在在超市里有的菠菜都已经卖到了十二元一斤,有网友称在深圳的一些菜市场里菠菜都已经卖到了二十元一斤,而猪肉的却不断下降甚至降到了八块钱一斤,尽管之后有上调但也是不超过十块钱一斤。在此之前我们一般形容一个东西便宜的时候都会说是“白菜价”可现在“菜”还是这个“菜”,“价”可不是这个“价”了。这也不禁让网友直呼:还是买点肉吃吃吧!那为什么现在蔬菜的价格持续走高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小编在此给大家分析了几点原因。
一、蔬菜供应滞销
由于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雨水天气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主要的蔬菜产区都受到了暴雨的影响,再加上多地都遭遇了洪涝灾害。连绵不断的大于把菜地都淹死了,导致多地的蔬菜被损坏其产量下降,再加上自入秋以来冷空气来袭,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雹灾蔬菜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叶子都被打烂了。因此也导致产量缩减,采摘不便,其运输成本也有所增高。
二、天气影响
蔬菜和粮食不同,蔬菜大多都是新鲜的好,价格产生波动也是根据天气定制的,蔬菜的生产与播种都极易受季节因素以及天气的影响。在北方天气转凉后蔬菜供应就相对紧张了许多,大多都是依靠大棚种植。像黄瓜、豆角、西红柿这些时令的新鲜蔬菜,都会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因此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尤其是现在上市的大棚菠菜这么少供应不上,所以才导致现在菠菜价钱那么高。
三、疫情影响
菜价上涨也是疫情所致,为防止疫情扩散国家实施全面封锁管控疫情,一般对于北方的农贸市场而言,大多都是依靠南方运输的蔬菜供给。但是由于疫情的管控运输道路被封锁,运输成本增加供应不足导致菜价大幅度上涨,并且为了能保持蔬菜的新鲜程度,只能加大蔬菜的运输成本,因此看到现在蔬菜这么贵也不足为奇。
为什么蔬菜涨价了,菜农还说挣不到钱?
有网友反映虽说现在蔬菜价格狂涨,但依然有大部分菜农反映说没有赚到钱,这是为什么呢?据相关记者报道称,现在涨价的蔬菜大多都是以大棚蔬菜为主,应季蔬菜不多,而这些种植蔬菜的农民朋友大部分都是土地种植的比较多,加上今年又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依照往年惯例本该八月中旬下种经过三十天到五十天不等的时候进行生长,随后到九月份、十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收割了,但是今年刚刚种下去不久的菜就已经被洪水淹了,导致现在没有产量没办法向菜市场供应,只能去南方进货来。
但是大家都知道今年蔬菜市场的行情,往年一两块钱就能收购来的现在已经翻了四、五倍了,就这你稍微晚一步就抢不到了。还有就是现在蔬菜的价格疯涨,老百姓们也都开始选不吃这么贵的蔬菜了,现在是什么便宜吃什么,往年一车菠菜一天都卖完了,现在需要两三天才能卖完。这也说明现在老百姓们都知道菠菜涨价了,而且涨得还不少,所以很多人在犹豫之后还是会选择稍微便宜一点的蔬菜吃。
听现在的菜农说,好多菜地都没有菠菜了,现在手里有之前存活的菠菜还能赚点钱,这个钱也都是老天爷赏的饭钱。现在很多东北地区的菜农借此疯狂涨价,要不是今年我们这边发生了自然灾害,这些菜贩能千里迢迢跑到东北去进菜吗?现在的菜农都是靠老天爷吃饭的,但是像天气这都不不可控因素谁也说不准今后会怎样。河南大学农学院的一位教授也对此发表了相关言论说,今年我们河南的菜农亏钱都是因为天气,而东北的菜农赚钱也是因为天气。
所以说今后蔬菜的价格是持续上涨还是下跌,这我们谁都不敢保证,只能看各地区管理部分的协调是否能够保持农产品运输通常,以及对于今后菜市场的菜价进行合理的管控,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吃上正常菜价的蔬菜。
10月中下旬,菜价可谓是迎来了一波大涨,像菠菜、草头、茼蒿、豌豆尖、豆角等已陆续涨至10-15元左右,如此高额的价格,也让人们惊呼“吃不起”。
从官方数据可见,10月份28种重点蔬菜的批发均价为5.23元/kg,同比反弹12.5%,环比大涨16%。可见,今年秋菜价格相比往年要高出不少,其菜价走高,主因是天气作怪,因北方雨量频频破新高,使得不少菜地被淹,结果导致了空档期来临。
不过,菜价的增长,对社会的影响终究是不好的,消费者的开支成本增加,很多人也减少了采购。为此,商务部当即出台调控政策,要求各地稳定物价,保障供应。
随着商务部的号召,各地纷纷响应起来:
北京多个批发市场一同表示,从11月1日至次年3月15日19时,免除蔬菜、苹果、梨子、柚子、橘子、橙子的进场交易费,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从而使得菜价降低。
如大白菜,进场交易价为400元/10吨,而这笔钱减少,那批发价最少可便宜4分/kg。而新发地负责人表示,11月2日,蔬菜均价为3.81元/kg,比上一天的3.92元跌了0.11元/kg。
天津食品集团行动起来,表示对所有销售蔬菜统一降价5%,很快,其50家直营门店、菜市场等菜价均下滑,其中25种蔬菜降幅为8-16%。
其他各地批发市场也均行动起来,如长沙红星市场蔬菜已下滑,其均价为4.25元/kg,周环比跌了4.21%,水产类也跌了7.45%,其他米面油等供应足量。此外,不少地方政府投放储备蔬菜,以更好的稳定菜价。
02、多地跌幅超30%
随着各地的批发市场行情走跌,各地市场零售价也开始了一波下滑,我们一起来看看。
杭州地区:从当地一市场报价来看,其豆芽为1.28元/斤,土豆为1.98元/斤,洋葱为1.48元/斤,小甘薯为1.2元/斤,萝卜为2.1元/斤。除了廉价菜走低,叶菜类蔬菜也开始下滑,如菠菜从15元跌至7元/斤,苦瓜从8元跌至6元/斤,其他蔬菜也普遍跌了30%。
昆明地区:从昆明官方数据来看,昨天16种蔬菜降幅为3.33-33.33%。而在市场上,不少市民发现菜价下滑,如番茄从5元跌至4元/斤,莲藕从4.5元跌至3.5元/斤,白菜从3元跌至1.5元/斤,其跌幅比较大。
德州地区:在一平价市场中,记者发现菜价便宜很多,如大白菜一斤1.5元,油麦菜4.8元,芹菜3.5元,相比此前跌了30%左右。而菠菜价格跌得更狠,从13元/斤跌至5.5元/斤,跌幅超50%。
记者发现,目前菜价普遍回落,其实德州本身就是蔬菜种植产地,随着大棚蔬菜的陆续上市,其供应开始充足,行情也明显走高。
03、菜农、中间商叫屈为哪般?
随着近日菜价回落,其产地价也明显下滑,如大白菜产地价从1.5元跌至5毛每斤,菠菜产地从6-8元跌至2-3元/斤,西葫芦产地从2元跌至3-4毛一斤
对菜农来说,10月中下旬的菜价走高,但亩产量低,且部分菜地绝收,菜农高价卖出并没有多赚钱,甚至仍然没有填补亏损。
本以为高菜价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但没想新一茬蔬菜还没上市,菜价就迎来回落了。这样一来,前期的亏损没赚回来,近期因农肥、人工成本大涨,种地成本增加,蔬菜卖出去也只能刚够成本。
因此,很多菜农抱怨,不管蔬菜涨价跌价,都和自己没关系,因为菜价一直很低,且只会更低,能保本就不错了。
然而,中间商也在叫屈。如河南的老郑,他表示自己近期看似忙忙碌碌,但一算账根本没赚什么钱。原来,蔬菜大涨后,老郑就频频出入各大蔬菜产区,可因收购量低,来来回回3-4天才能收满一车,其油费成本也在增加。
等到运回市场后,因菜价太高,市场小贩采购量低,结果一车货要卖上2-3天,很多蔬菜已坏掉只能丢了。而这两天,蔬菜开始跌了,可老郑的蔬菜仍然是前2天高价收购的,可见忙了半天,老郑不仅没赚钱,反而亏了不少,他抱怨白干了。
李娇是一个小批发商,她的货都是从大批发商那里收来的,再拆分卖给菜贩子和饭店采购员。只不过,近几天菜价高,蔬菜迟迟卖不动,根本赚不了几个钱。这2天菜价跌了,李娇顿感“肉疼”,大呼白忙活了。
确实,近日菜价突然走跌,对菜农、中间商的影响比较大,很多人前期高价拿的菜迟迟没有卖出去,更别说赚钱了,反而亏了不少,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