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立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二师兄身价居然比师傅还高了”2019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也是猪的C位出道年,“猪肉价格上涨”成为2019年关键词之一。自去年4月份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持续下滑,今年猪肉供应相对偏紧。众多养猪户们开始对重栏养猪望而却步,哪怕猪肉价格上涨,利润可观,散养户们对补栏重养仍持观望态度,部分人甚至选择退养以规避风险。怕再一次由于非洲猪瘟,从养猪富裕户一夜变成贫穷户。然而,在散养户退出养猪市场的另一面,互联网巨头、地产大亨等却纷纷入局养猪市场,接下来盘点一下那些跨界养猪的企业。
1、中粮20亿养猪
2009年,中粮集团投入20亿元进军养猪行业,该公司准备在2012年-2015年期间,投资20亿元建设种猪养殖基地及相配套的产业链项目,服务于中粮集团的全产业布局。
据悉,中粮集团此前早已在国内布局养猪业,2007年始,该集团在天津、江苏和湖北合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建立了三大生猪基地,目前三个基地部分已投产使用,年生猪出栏量约在150万头。
2、重星1.6亿养猪
2009年,上海重星集团和东方富海投资公司与江西国鸿集团举行了股权投资签约仪式。江西国鸿借此引入战略投资1.6亿元。
3、中实地产养猪
2010年,北京中实集团也与陕西佰荔惠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佰荔惠农”)联手,拟在陕西省大荔县投资养猪产业。总投资额有望达到10亿元,占地5000亩,年出栏生猪将达到50万头。陕西最大“猪倌”呼之欲出。
4、德美化工养猪
2011年,德美化工高调宣布跨界涉足养猪,组建英农农牧,目标打造全国生态养殖首席品牌,其猪肉走的是高端路线,定位为生态和安全。据知道,英农农牧以高端社区门店经营模式为主,在深圳绿澍开出10几家门店,同时,养猪场。将生态养猪作为切入点,全年可出栏2.8万头猪,发展可追溯无公害养殖业。
5、网易养猪
2011年,网易将养猪基地落户江西吉安,经历7年挣扎之后,互联网养猪首席人丁磊的未央猪场2万头猪出栏,并在互联网上卖猪肉,通过拍卖的的方式1头猪居然可以卖出27万元。丁磊的养猪模式可以为颠覆传统养猪业,譬如譬如蹲马桶、睡公寓、不吃药、闻摇篮曲等等,同时还借助日本循环农业模式,猪栏的污水居然可以喝。之后,丁磊又在江西高安、浙江绍兴开设未央猪场,加码养猪事业。
6、武钢养猪
早在2012年,武汉钢铁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十二五”期间将投资390亿元于相关产业,其中包括养猪。根据协议,武钢后勤集团分辞与武汉华海牧业养殖有限公司、湖北老农民高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木兰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北汇春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表明武钢的生态农业产业由规划变为现实。
7、建国汽车养猪
2015年,建国汽车发布通知,建国汽车将在旗下10个园区内的空地饲养生猪,总数为59条。建国汽车总部需要养殖10条,也是养殖任务最重的园区;三圣乡园区需要养猪8条,排名第二。通知规定:猪舍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请求具备通电、通水能力。此外,选址也有请求,园区僻静处,方便粪便排放。对此,东创建国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建国表示,建国养猪废物利用,不是跨界转型而是环保经营。
8、阿里养猪
2018年6月,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海峰会公开了一系列的技术发展,其中包括了一项——用人工智能(AI)科学养猪(ET大脑)。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合作,利用ET大脑提供的语音报警和智能疾病防治,有效提高猪的存活率。猪出栏数量从2018年22到25只,提高到2019年25到28只。
9、碧桂园养猪
2018年6月份,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宣布正式进军现代农业,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布局农产品育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10、京东养猪
2018年11月,继养鸡、京东成立京东农牧子公司,并祭出了大招:“猪脸识辞”智能养殖方案,并牵手吉林精气神公司。据悉,京东养猪结合了AI技术,打造了全套适合猪场环境使用的现代化物联网设备,譬如我们上面说的智能摄像头、喂猪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等,极大地解放了猪农。
11、振静股份养猪
2019年9月23日晚间,振静股份公告披露,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41名交易对方持有的巨星农牧100%股份。
从标的公司情况来看,巨星农牧是以生猪养殖为主的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已形成生猪养殖行业较为尽整的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巨星农牧已经与政府签订协议,尽成了7个生猪养殖基地的布局,已落实的土地存储具备10万头种猪场的建设需求。
然而,资料显示,振静股份主营业务为中高档天然皮革的研制、创造与销售,拥有汽车革、鞋面革、家私革三大产品线。振静公司尽职人表示,“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丰富业务类型,能够有效拓宽盈利来源,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及后续发展潜力。”
12、天域生态养猪
2019年9月27日晚间,天域生态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皮埃西(张家港)种猪改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IC中国)经友好商议,就种猪扩繁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天域生态此前表示,已将生猪养殖看做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天域生态在公告中表示,与PIC中国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公司快速介入生猪养殖领域,提升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对公司转型升级具有踊跃意义。据悉,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域生态”)成立于2000年,是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率先的生态环境综合运营商。
支柱产业
- 光谷:“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医药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 武汉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
- 高端装备制造(船舶、航天)
- 智能建造(中建三局、中铁大桥、中南建筑设计院、铁四院)
- 基础工业(武钢、石化)
- 商贸
- 现代金融
支持方向
根据《市科技局关于组织实施2022年度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各区重点工作以及实际情况:项目原则上需符合武汉“965”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含现代农业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领域中急需补短板的关键技术研发,以及量子科技、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
目前,东湖高新区支持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数字经济等5大产业领域急需补短板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当今之武汉
武汉市具备以下比较优势:第一, 成本优势 。武汉地处中部,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武汉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总体水平明显偏低。第二, 产业基础 。武汉城市圈具有比较完备的产业基础,尤其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能源原材料等领域实力较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第三, 资源禀赋 。武汉城市圈内及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一方面武汉水资源以及水电量排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临近省份的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也十分充裕,供给方便。同时,武汉城市圈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科教中心和智力密集区,人才储备量和科研能力占据绝对优势。第四, 区位优势 。武汉城市圈的区位特点突出地表现为“中转性”和“过渡性”,在国家的整个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的过渡和对接作用。同时,武汉城市圈还处于几个城市圈连线的交点上。在 “十字中心”的位置使武汉城市圈具有显著的市场辐射力。第五, 市场空间 。武汉城市圈所居于的长江中游地区人口众多,交通便捷,物流通畅,可开发的市场空间不可限量。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一批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以及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武汉制造”知名品牌正在涌现。此外,武汉拥有中国中部第一个永不落幕的工业城镇之称。武汉虽地处内陆,但依托长江成为中国造船重镇之一,中国海军潜艇及护卫舰有很多都是在武汉的武昌造船厂建造。
依托武汉密集的高校资源优势和光谷国家级自主创业示范区、中国(湖北)自贸区,目前英特尔、微软、腾讯、阿里巴巴、搜狐、爱立信、华为、中兴、联想、摩托罗拉、新思科技、思科、甲骨文、施耐德、惠普、西门子、飞利浦、Uber、强生、辉瑞制药、拜耳、圣戈班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汉建立了基地或研发中心。武汉著名的企业还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东风雪铁龙、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雷诺,科技信息产业有: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存储、长飞光纤、凡谷电子、普天通信、富士康、联发科、冠捷、楚天激光等;生物医药: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等;工业企业:武汉钢铁集团、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