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饲料工业抓住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开源节流优化原料供应,健全制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强化科技、人才与资本支撑,提升企业素质,饲料产量实现稳定增长,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2亿吨,比2010年增长 23.5% ,保持世界第一。受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推动,2015 年配 合饲 料 产量 达 到 1.74 亿 吨,比 2010 年 增 长34.1% ,浓缩饲料1961万吨,比 2010年减少 25.9% 。从不同品种看,2015年猪、肉禽、水产、反刍饲料产量分别为8344万吨、5515万吨、1893 万吨和 884 万吨,比 2010 年分别增长 40.3% 、16.5% 、26% 和21.4% ,蛋禽饲料3020万吨,与2010年持平。
(二)质量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十二五”期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 以上,2015年达到 96.2% ,比 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连续 5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瘦肉精”等违禁添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发现苯乙醇胺 A 等新型非法添加物,消除了问题隐患。铜、锌等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超量使用情况受到严格管控,2015年配合饲料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2% 和99% ,分别比2010年提高2.8和5.9个百分点。
(三)饲料添加剂生产和原料开发能力稳定提高。2015年,全国饲用维生素产量28万吨,占全球的 68.5% ,分别比 2010年增长1.5倍和 22.5 个百分点;饲用氨基酸产量 152 万吨,占全球的38.7% ,分别比2010年增长1.1倍和9.6个百分点。其中,蛋氨酸产量超过10万吨,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2013年公布新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有机矿物元素、酶制剂、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共计 97种,比 2008年版增加 36种。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利用小麦、高粱、大麦等原料替代玉米,加快开发发酵豆粕等新型优质蛋白,能量饲料原料多元化和鱼粉替代取得明显进步。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饲用量稳定保持在2亿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