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关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9:06:38
字号:

美两国高层代表经历多轮谈判后,终于达成协议,中方承诺增加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进口来缩小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而美国则暂停此前“301调查”时提出的对中国1500亿美元出口产品加征25%关税的计划,同时双方还同意鼓励双向投资等协议。

中美贸易关系

中美双方暂停贸易战,无论对中美两国还是全球经济,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中美贸易的未来,我们也不能就此而乐观起来。贸易逆差只是中美贸易冲突的表层原因,是美国发起贸易战的由头,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要全面扼制中国的崛起。未来中美之间贸易争端演进仍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短期的风平浪静可能并不代表持续的一帆风顺,我们对此还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扩展资料

未来中美之间贸易争端演进仍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短期的风平浪静可能并不代表持续的一帆风顺,我们对此还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首先,中美之间目前仅就解决贸易问题达成了框架性协议,具体进口商品种类及金额还有待进一步的沟通与协商。这些还只是未知数。此外,中国通过增加进口来减少贸易顺差的实际效果怎么样?这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和验证。如果届时效果不佳,中美之间是不是可能再起波澜,这些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其次,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不会因为中美贸易争端而暂停。“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展会直接改变中美之间贸易的比较优势,可能冲击美国相关优势产业的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则可能威胁到美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全球霸主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谋求原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尝试则可能直接影响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以上原因,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能就此结束,很可能还会持续存在,甚至有可能扩展到贸易之外的汇率、金融、资本流动、地缘政治、外资等更广泛的领域。

第三,此次贸易争端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要全面扼制中国崛起,仅靠缩减对华贸易逆差规模并不足以实现美国这一目标。从当年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战来看,持续时间很长,涉及领域众多,美国打压对手的手段多样。

因此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即便这次贸易纠纷得以平息,未来美国全力遏制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国全面崛起的意图不会改变。除了贸易领域,美国未来还可能通过汇率、金融、知识产权等各种手段来打压中国,贸易战仍会有反复,对此我们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财新网-中美经贸关系

近些年来,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双方1991年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2003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3年以来一直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密切合作。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发生后,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迅速增长,2019年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在农产品贸易方面,2019年8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协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门槛降低,促进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目前,东盟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以蘑菇、大蒜、木耳、洋葱等蔬菜,柑桔、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以及墨鱼、鱿鱼等水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从东盟国家主要进口榴莲、香蕉、火龙果、龙眼等热带水果,棕榈油,对虾、鲶鱼、饲料用鱼粉等水产品,以及大米等。近几年,中国将充分发挥在市场、产业体系以及率先复工复产方面的优势,深化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产业链共建等方面的合作,打通国内南向大通道,加快数字经济与农业经贸合作的融合,创新农产品检验检疫、海关通行、金融支持、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思路,加强农业政策对话,联合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双方经贸合作发展前景广阔。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66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