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实习心得2000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8:50:08
字号:

天要下雨,娘要嫁,由不得自己。

农业气象学实习心得2000字

庄稼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包谷满仓,十年九旱,个个饥荒

农业。。。。气象、、天气、天晴、下雨、打雷、刮风、下雪、下冰雹、涨水,,干旱、霜冻、晴、阴、下雨、雾。。。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第一篇

  1.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年初制订市气象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职能部门和协调部门,将气象业务工作、服务工作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将生态气象列入全年工作要点,与基本业务工作一同步骤,一同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平时加强检查督促生态气象工作。

  2.认真做好霾天气监测和生态气象指标的观测

 一是加强对霾天气的观测记录,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霾的记录标准进行判别记录。2013年1-11月,我市共出现霾日139天(去年全年50天),为历史之最。二是加强对霾天气的预报和预警信号的发布,按照规定,当出现霾天气能见度小于3000米时,发布霾**预警,能见度小于2000米时发布橙色预警,提示市民注意影响、减少外出、加强防护。1-11月共发布2次霾天气预警信号。三是加强对PM2.5、PM10的观测记录,建立仪器设备定时维护、日常监护制度,每周更换滤网,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保证了全年观测数据的完整。

  3.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按照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工作要求和防治计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霾天气与环保局的通报机制,原则上与环保局拟订了应对霾天气和大气污染预报预警的会上发布机制,并于12月上旬正式启动,年内还参加了王市长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督查,市政协“加强我市大气污染监测、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化水平”座谈会,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常委会关于大气灰霾防治的讨和三次大气防治联席会议,对我市大气灰霾的监测情况作了发言。

  4.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一是按照市气象局生态文明建设〔2013-2015年〕工作计划,2013年我们较好地开展了大气霾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积累了比较完整、准确的霾天气资料,正确及时地向上级气象部门传输了霾天气信息,及时向全社会发布预报预警信号,向领导报告了2012年霾天气情况分析及今年灰霾天气情况,向环保部门通报霾天气信息及预报预警信息。二是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大投入计划建设的风廓线仪已经市、省气象局和无管委的多次检测、选址已确定建设安装地址,设备也已经中国气象局采购,现正在签订供货安装协议,我局将尽快完成建设安装,投入运行。另外我局还积极利用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月、科普宣传周等宣传生态气象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市的神态文明建设尽一份努力。

  5.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加强对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信号的'发布工作,积累完整准备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加强对PM10、PM2.5的观测,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强对霾天气的预报服务和宣传工作,为全市应对大气污染和霾天气对市民生活身体的影响提供正确的提示、预防措施。四是抓紧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建设项目。

  第二篇

  1.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年初制订市气象局全年工作计划时,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要点,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职能部门和协调部门,将气象业务工作、服务工作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与大气霾天气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与基本业务工作一同步骤,一同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平时加强大气成分气象监测工作。

  2.认真做好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

 一是加强对霾天气的观测记录,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霾的记录标准进行判别记录。2013年1-12月20日,我市共出现霾日157天(去年全年50天),为历史之最。二是加强对霾天气的预报和预警信号的发布,按照规定,当出现霾天气能见度小于3000米时,发布霾**预警,能见度小于2000米时发布橙色预警,提示市民注意影响、减少外出、加强防护。1-12月20日共发布10次霾天气预警信号。三是加强对PM2.5、PM10的观测记录,建立仪器设备定时维护、日常监护制度,每周更换滤网,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保证了全年观测数据的完整。四是配合市环保局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11月30日,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起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我局加强与环保监测站的会商,每天及时提供天气条件分析和预报意见,并联合发布预报、预警及预警信号,为全市防治大气污染和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发挥作用。

  3.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按照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工作要求和防治计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对霾天气与环保局的通报机制,原则上与环保局拟订了应对霾天气和大气污染预报预警的会商发布机制,并于12月上旬正式启动,年内还参加了王市长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督查,市政协“加强我市大气污染监测、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化水平”座谈会,市政协十三届五次常委会关于大气灰霾防治的讨和三次大气防治联席会议,对我市大气灰霾的监测情况作了发言。

  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加强对霾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信号的发布工作,积累完整准备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加强对PM10、PM2.5的观测,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强对霾天气的预报服务和宣传工作,为全市应对大气污染和霾天气对市民生活身体的影响提供正确的提示、预防措施。四是抓紧实施风廓线仪、大气成分观测两期建设项目。

智慧气象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郑州市建设大气网格化监管平台,整合原有监测站点并新建微观空气监测点109个,成为目前我省网格化监测空气质量点位最多的城市。

在郑州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看到,通过监管平台可以实时查看污染地图、污染点位、重点污染区域以及区域环境质量排名等环境动态信息。微观空气监测点数据3秒采集一次、10分钟上传一次,我们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派网格员处理,实时查看处理结果。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郑州市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科学有效进行环境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完成PM2.5源解析研究、摸清其污染成因的基础上,投资建设大气网格化监管平台。平台将大气监测3个国控站点、5个省控站点、27个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以及重点化工企业厂界在线监测数据全部整合。另外,新建微观空气监测点109个,包括道路监测点、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点、工业园区化工监测点及市区加密监测点。

在这样大范围、高密度的监控网格上,不仅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数据,精准锁定污染源头,发现扩散趋势,准确分析污染物迁移过程,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审核、统计分析,形成针对污染时空变化过程的分析结果,给出相关应用结论及建议,迅速决策处置。

大气网格化监管平台试运行5个月来效果明显。目前,郑州正在对全市网格员进行相关培训,预计下半年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后,将促进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落实环保责任,形成“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全社会参与”的环保大格局。

为构建气象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开展精细化网格化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向各相关部门开放气象数据接口,整合、交换和共享气象信息,促进与航运、公路运输、特色农业和种养大户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强化气象大数据在环境保护、航运、农业生产、城市运行管理、城乡规划评估、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交通与旅游安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水陆救助等领域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城乡全覆盖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使气象信息及时接入镇街、社区,发现气象设备出现故障以及气象灾情等气象相关突发应急状况能第一时间通过4G网络反馈给气象部门,确保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一步智慧气象社区服务平台,从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能力。

金鹏信息智慧气象信息化平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6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