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2 月 5 日,新世纪以来第 14 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该文件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故本题选C.
中央一号文件为何连续14年关注三农?
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中央一号文件指的是中共中央每一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一号文件当中聚焦的主题,往往都是中国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全年工作当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因此,历年的一号文件都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自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农村、农业和农民,凸显出“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
第一是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提升了“三农”工作的位势;另一方面,发一号文件关于“三农”工作,有的人讲啊,也是把一号文件的含金量、成色,用足了,我觉得这个很有道理,为什么中央长期地、一如以往地坚持发一号文件,我想考虑可能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经过2004年以来这十几年,我们粮食增产“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十二连快”,粮食大概增产了八千多亿斤,农民收入的话,更是从2千多块钱增加到了1.2万元,这个幅度非常之高。
但是不管怎么讲,总体上我们认为“三农”工作,目前来看,不能认为农业发展是过关了,农村建设是过头了,农民的日子是过好了,我们认为都不能这么评价,所以总体上看,现在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依然是全面小康的短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不懈地加强“三农”工作。
第二个考虑,就是尽管现在我们农产品供求关系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应该说这是一种——我认为是一种低水平、高成本、高投入,也应该说是高代价的这种过剩。在另一面,其实还有很多农产品,优质的、绿色的,大家希望吃到的、消费到的还明显不够。
比如前些时候一直有报道,在境外买洋奶粉,或者买别的国外的奶粉,大家都是注意到这个事实的,这至少就说明,我们很多优质的、绿色的农产品现在还是明显不够。所以我想说的意思是,在这种“多”的背后,其实更多地反映出现在“三农”的发展,面临很多突出的矛盾和困难。
第三个考虑,就是从各地,现在的实践的情况来看,2017年因为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这件事尽管中央已经提出两年,农业已经也实践一年多,但是呢,基层、各地普遍反映,到底内涵、要义是什么,到底工作中该怎么来实际地、有效地推动,感觉心里边还是没底。所以在这个时候,从前面讲的问题导向也好、目标导向,从现实大家感受的实际需要也好,都需要继续发出这么一个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