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食品领域重点研究方向都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8:34:45
字号:

十三五”重点研究计划总体思路是:创新危害识别技术、突破前沿评估技术、集成溯源预警技术、发展安全控制技术,将实现“五”转移。包括: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的传统评估技术向以人为基础的新型评估技术的转移;食品化学危害物检测从定向检测到非定向筛查的转变;微生物诊断溯源由传统技术向下一代全基因测序转移;食品安全控制理念从HACCP向脆弱性评估为基础全程控制转变;溯源预警从分散趋于统一。

十三五食品领域重点研究方向都有哪些

“十三五”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包括:

1. 开展风险评估暴露科学与毒性通路与代谢科学;

2.

新兴食品污染物的人群分子毒理效应与健康效应;

3. 中国人群食品过敏成因与免疫识别机制;

4.

食源性疾病流行规律及病原体在食物链中传播规律与遗传基础;

5. 食品中病原生物耐药性传播机制;

6.

食源性致病菌的肠道分子生态学以及作用机制;

7. 传统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新兴化学危害物的生成规律和控制原理;

8.

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规律和预警的大数据汇聚融合理论等。

“十三五”前沿关键技术领域包括:

1. 突破人源性细胞体外替代毒性测试;

2. 食品化学危害物非定向筛查;

3.

新型抗体的识别与制备技术;

4. 食品污染物和恐怖毒物人群健康危害的生物标志物监测;

5. 食物链脆弱性评估;

6. 产品真实性溯源;

7. 产地污染(农兽药、重金属、真菌毒素和海洋毒素等)与农畜水产品安全控制等技术。

“十三五”重大产品示范领域包括:

1. 开发替代动物实验人源细胞株;

2. 开发农产品与食品储藏保鲜与防霉产品;

3. 研制农产品与食品特定包装材料;

4. 研发食品安全现场和在线监管所需的新型试剂与装备;

5.

构建食源性致病菌全基因组国家数据库和溯源技术国家网络;

6. 研制食品安全监测检测所需的实物基体标准物质;

7.

开发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大数据系统;

8. 研制食品链危害物控制关键工艺和设备。

“十三五”农业保险将有哪些大动作

“十二五”以来,区农业开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凝心聚力、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以来,区农开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淮阴的目标,紧扣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扶强扶大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主要建设任务,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积极开展向上争取工作,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区农开局共组织实施了三大类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1809.2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7607.4万元),治理土地面积23.21万亩,实施产业化项目12个。其中,全区土地治理类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7607.4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5592.4万元),共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3.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12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0.2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92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201.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15万元),我局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扶持了江苏润通食品有限公司、淮安市淮阴区惠民奶业专业合作社、上海云清食品淮安有限公司、江苏淮安新丰面粉有限公司、淮安百欣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华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顺吉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江苏老侯珍禽食品有限公司、淮安吴城冬枣专业合作社、淮安市淮阴区兴泉养猪专业合作社、江苏百顺农牧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

通过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我区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强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项目区呈现出路相通、渠相联、田平整,林成网的新面貌,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小康淮阴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工作亮点:

十二五以来,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多项殊荣,相继被评为“2013年度省级开发先进县”、“2013年度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一等奖”、“2013年度市目标考核特等奖”、“2014年度省级开发先进县”、“2014年度全市目标考核一等奖”、“2014年度全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作一等奖”、“2014年度全区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4年度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全区农业招商先进单位”等荣誉,综合工作全市。

(三)主要经验做法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作。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农业开发工作,分管领导更是对农业开发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经常深入项目区现场检查指导,研究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区人大、政协的领导还经常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督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区政府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政府农业重点工程,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区开发局、财政局、项目乡镇及有关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分工到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项目区各乡镇都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大事,抓紧抓好,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项目规划,积极投工投劳,主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全区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开发的良好局面。

2.抓好宣传,扩大影响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全区干群对开发工作的认识,让他们全面了解开发项目及资金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我区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电视、电台、淮安日报、政府网站等舆论工具,广泛深入地宣传农业综合开发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农业开发、关心农业开发、支持农业开发,形成上下共唱开发一台戏的浓烈氛围,为更好地完成全年开发任务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3.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任务。为了迎合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我区坚持把土地治理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根据结构调整需要制订规划方案,本着“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彰显特色、做出亮点”的开发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蔬菜这一“十亿元”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蔬菜产业规模化经营为主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项目规划时我们组织了一个由设计单位、区局计划科、项目区乡镇、村民代表等组成的项目规划设计组,深入田间现场勘察规划,因地制宜拿方案,并请扬州大学水利学院、淮安市农科院专家、教授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选择方案立项。在具体规划中,我们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开发规划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相统一原则;二是开发规划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原则;三是开发规划与区域资源条件相结合原则;四是开发规划与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原则。同时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出结构调整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突出节水灌溉建设重点。

4.强化管理,健全机制

经过多年不断实践,我区农业综合开发从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到项目的建设和管护,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一是坚持“项目公示制”。通过设立公示牌向项目区农民公示项目建设投资内容、建设工期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主要工程数量、位置、规格、造价等情况;二是坚持“招投标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项目土建工程、林网绿化工程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工作由区农业资源开发局、财政局统一组织,并邀请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招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坚持“工程监理制”。由市级主管部门统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土建工程建设进行监理,同时聘请多名有经验的同志和项目区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一起跟踪监督。区开发部门继续实行蹲点包乡工程督查责任制,全权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质量、标准、进度、拨款报帐核查、工程初验等相关问题,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标准、质量;四是坚持“区级报账制”。坚持按照《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县级报账操作流程》和《淮阴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拨款实施细则》要求,严格规范报账、拨款手续。五是加强建后工程管护。为了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限度地发挥长久效益,我区把工程管护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建后工程及时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

二、“十三五”工作计划

“十三五”时期,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淮阴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大类项目,各类开发规划计划总投资36927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9020万元。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①老项目区改造项目2.5万亩。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5万亩。2、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8万亩。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0.23万亩。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①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10个;②产业化经营贴息项目8个。

三、2015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1.竣工项目1个。项目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豆粨项目”。 投资方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6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80万元,项目于2014年8月份履行了合同签约,2015年1月份开工建设,5月份竣工,共购置设备53台套。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6万吨豆粨的能力。项目已于6月份正式投产,并于9月18日接受市级重点项目考核验收。

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指出、村镇体系角度分析研究、开放,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以及其他相关农业产业、经营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规划是集合农业产业,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资源环境等情况、农业效益为目标,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各地区在创新,以农业科技、旅游规划、资源节约,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体支撑条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承接城市功能辐射带动、城乡统筹、产品安全,合理配套产业发展设施等内容、绿色、协调村镇空间布局、生产体系,统筹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在县域范围统筹合理安排各产业功能片区,走出产出高效,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合理解决迁村并点或就地城镇化发展路径、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风景园林规划等多学科的发展的规划,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村镇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应从区域城乡统筹。最终实现推动粮经饲统筹、生态环境、协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6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