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资源丰富。煤、铁、天然气、石英砂储量巨大。盛产茶叶、黄花梨,出产生物化石桫椤,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猪、桔柑、楠竹、蚕丝生产基地,享有“三江粮仓”之称。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久负盛名,永川秀芽、“巴山渝水”饮誉中外,露华浓香飘万里。化工、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的产品走俏市场,是西南地市最大的汽车凸轮轴生产基地。茶山竹海景色宜人,万顷茶园东南亚第一。卫星湖、黄瓜山风光旖旎,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世界引人入胜。 一、农业 切实加大“三农”投入,积极兑现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步伐稳步推进。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区投入农业发展资金1.22亿元,其中本级财政投入农业资金7003万元,发放各类财政直补资金3055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得到切实加强。2007年全年硬化(油化)农村公路102公里,新增农村短途客运线路13条,新建、改造人行便道525公里;孙家口水库建成清库,松溉长江提水工程顺利推进,整治销号病险水库6座,修复整治电灌站306座,打机井4185口,解决6.3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完成“一池三改”3490户;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万亩,新建森林生物防火阻隔带110公里,发展速丰林3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8万亩,新建设水果、蔬菜、茶园基地共1.53万亩,改建桑园1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扎实推进,建成渔业病害、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8个、“三品”认证69个。农业产业化工程迈上新台阶,新增重庆市级龙头企业5个、综合服务社和专业合作社40个。气象预警中心和区域观测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3.7亿元,增长25.3%;农业增加值实现21.9亿元,增长10.7%。全力抗旱抗灾促春耕,粮食产量突破50万吨,达到50.01万吨,比上年增长25%。出栏生猪95.2万头,永川区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出栏小家畜禽2677万只。 按现行价计算,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实现农业增加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17490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林业实现产值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养殖业实现产值151674万元,比上年增长26.9%。 二、工业 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机械加工制造、能源化工、轻纺食品、冶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区工业经济再创新高,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有效增强,2007年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7家,达到1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5.5%,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3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8.1%。全年实现工业品出口交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21.4%。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6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实现利税11.3亿元,比上年增长72.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4。 工业园区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7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7.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园区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5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实现入库税金1.1亿元。园区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31.2%。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集中度快速提高,中山组团、大安组团、港口组团分别被确定为重庆市电子信息(元器件)产业园、市级印刷包装特色产业基地、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重庆啤酒、松填汇钽电容、紫光化工甲醛等一批工业项目相继竣工,理文纸业、大功率柴油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增供气指标1500万立方米;建成500千伏板桥输变电工程,电力供应总量达8.2亿千瓦时;煤炭产量达300万吨。
“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是指的什么?
1、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使农村的活力被真正激发起来。
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
3、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会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的发展。
扩展资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闫坤代表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使农村的活力被真正激发起来。
重庆市农委主任路伟代表说,贯彻落实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五个方面共同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参考资料:
三百:
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
第一个就是农业产业化的百万工程,就是大力实施并推进能够在重庆农业发展当中具有特色的一些农产品而且它的规模量级要达到百万以上的这样的一些农业的产业,第二个百就不叫百万了,叫做100个经济强镇,我们全市大概有1200多个镇,这1200多个镇当中我们选出100个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带头羊。第三个百就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百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通过这三百工程来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村的工业化。三百促三化,各级市委市政府将把这三百工程作为我们抓农村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牵住不放。
三化:
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村的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