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有多大?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7:23:42
字号:

缅甸

缅甸有多大?

概况

缅甸联邦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东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接,西北与印度、盂加拉国接壤,东南与老挝、泰国为邻,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面积6 7 . 6 6 万平方千米,是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围家,海岸线全长3 2 0 0 千米。

缅甸于1 0 4 4 年形成统一的国家。1 8 2 4 年、1 8 5 2 年和1 8 8 5 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先后发动三次侵缅战争,以武力侵占了缅甸全部领土,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 9 3 7 年脱离英属印度,由英国总督直接统治。1 9 4 2 年5 月日本占领缅甸。1 9 4 5 年日本投降后,仍为英国控制。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 9 4 8 年1 月4 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告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 9 7 4 年1 月改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 9 8 8 年9 月2 3 日改国名为缅甸联邦。1 9 5 0 年6 月8 日同我国建交。

居民

缅族占6 5 %,克伦族占8 %,掸族占7 %,其他有钦、支钦、克耶、盂、勃欧、若开等少数民族,此外还有少数印度侨民、中国血统缅甸籍人及华侨等。伊洛瓦底江和锡当河三角洲人口最稠密。全国8 0 %以上的居民信佛教。官方语言为缅甸语。

自然环境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致可以分三部分。一、西部山地:为南北走向而中部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脉,大部分海拔在1 8 0 0 米以上。二、掸邦高原:海拔1 0 0 0 —1 3 0 0 米。高原面上多深切谷地,起伏很大。有广泛的岩溶地形分布。三、伊洛瓦底江谷地,界于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之间。上游多山地、中游谷地平原上有突出的小山丘。下游谷地平原较狭窄,三角洲附近展宽。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可以明显地分为三季:3 -5 月为暑季,6 —1 0 月为雨季,1 1 月—次年2 月为凉季。最凉月(1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0 -2 5 度,最热月(4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5 —3 0 度,年较差在摄氏1 0 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多达3 0 0 0 —5 0 0 0 毫米,中央干燥区也有5 0 0 —1 0 0 0 毫米,降水多为暴雨,即使在少雨的季节,也下倾盆大雨。7 月降水最多,1 2 —次年3 月为最干旱时期。

自然资源

缅甸有丰富的钨、锡、铅、银、镍、铁、铬、铜、石油等矿物。钨和锡分布在掸邦南部和德林达依省。掸邦北部的包德温矿区蕴藏丰富的铅、锌、铜、镍、银等矿。西部吉灵庙附近有丰富的镍矿。丹老地区有丰富的铁矿,东枝附近的邦佩铁矿含铁率很高。石油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以仁安吉至仁安羌一带的油田最重要。稍埠有丰富的天然气。此外还有宝石、玉石、琥珀 、建筑材料等。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5 7 %左右,盛产贵重的柚木,柚木林面积约占森林总面积的3 0 % 。

经济概况

缅甸是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 6 %,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 0 % 左右。农作物以稻子为主,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和锡当河河谷一带,年产稻米1 5 0 0 万吨。此外还产甘蔗、花生、豆类、玉米、芝麻、棉花等。主要工业部门是碾米、木材加工和采矿业。采矿业以石油和有色金属较重要。主要外贸对象是中国、日本、印度,出口大米、矿产品、木材及其它农产品。进口各种机械、运输设备和工业品。缅甸原为世界主要稻米输出国,历史上最高出口量曾达3 3 0 万吨,1 9 6 7 年以来每年出口4 0 万吨左右,近年稍有回升。

重要城市

仰光:首都,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郊敏加拉洞机场是重要国际航空站之一。仰光港是全国最大商港,全国绝大部分进出口货物经过这里。市中心有昂山将军墓和著名的仰光大金塔。

曼德勒:是缅甸古都和民族文化中心。为内地水陆交通枢纽,有纺织、木材、食品加工工业。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1 月4 日。泼水节水月台票3 - 1 6 日。

与我国建交日:1 9 5 0 年6 月8 日。

货币:缅元。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6 . 5 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 . 5 小时。

国花:东亚兰。

国鸟:柚木。

国名来源:源于梵文,意为“坚强、勇敢”。

民俗: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需有入寺庙当沙弥、过静修生活的经历,否则不能结婚。勃东族妇女以颈长为美,她们脖子上戴的大铜环可高达厘米以上。

2004年5月17日,联合国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通过的一个公约将可能成为世界环保和人类生活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因为这个公约把12种严重危害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化学物质如同毒品一样列为禁用化学物质。这个公约被称为“禁用化学药物黑名单”或“肮脏的12种化学物”,其中就包括上世纪70年代就被欧美大多数国家禁用的DDT。

由于这些物质对人、生物和环境具有长久的毒性,又被称作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这个公约也称为POPs公约。不幸的是,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所有人体内都或多或少含有POPs。比如,欧盟环境专员、49岁的瑞典人玛格特·沃尔斯特龙说,她2003年查了包括POPs在内的77种有毒物质,她的体内就含有28种,包括DDT和多氯联苯,只不过这些物质的含量低于平均水平。她怀疑自己的两个儿子曾通过哺乳吸收了这些有害物质。

对此公约,最欢迎的当属加拿大和北极周围的因纽特人,因为许多有毒化学物通过海洋和气流最终流到他们的生存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大。

在2001年关于POPs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上,所有代表就确认,如果禁用这些有害化学物的条约获得50个国家的批准就可以正式生效。POPs包括多种杀虫剂(阿尔德林、氯丹、DDT等)、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等。

但是,对于这些化学物质能否完全禁止,人们却普遍怀疑。最为典型的莫过于DDT。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了对人和动物有剧毒的有机氯杀虫剂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呈现了巨大的功效。二次大战末期,各国士兵用DDT来杀灭虱子,以阻止斑疹伤寒的传播。而斑疹伤寒是影响部队实力的严重疾病,甚至影响到拿破伦的军队于1812年远赴莫斯科的征战。在1948年的诺贝尔奖授奖大会上,瑞典的G·费希尔兴奋地说,“出人意料地、戏剧性地突发转机,DDT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

然而1962年,美国女生态学家莱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却使得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污染而致畸形,DDT使用较多的地方导致鸟类减少甚至灭绝,DDT使鸟蛋的蛋壳变薄而使幼鸟大量死亡。DDT不仅抑制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损害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

于是,DDT成为最早禁用的化学物质之一。然而直到今天,DDT并没有寿终正寝,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在使用它,使用目的是杀灭病虫害,如今南非、埃塞俄比亚等国都在广泛使用DDT以抗御疟疾,而疟疾每年造成100万人死亡。

DDT现在仍然大有市场,它“大小是一个角儿”,这一点,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也不得不承认。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如果不使用DDT灭蚊,疟疾每30秒钟就会夺去一名非洲儿童的生命。疟疾不仅是非洲人健康和生命的大敌,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对于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人们来说,还存在着DDT无毒或对健康与环境无损的看法,在南非,人们在屋檐下和土屋内喷洒DDT,而且也只在蚊子抵抗力最弱的8至10月份。喷洒时工人会穿上防护服。所以南非人认为联合国把DDT与其他11种POPs列为禁用物是太过分了。

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大量事实证明每年由人类释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是最大的。全球应当寻找替代DDT的控制疟疾的药物,避免再继续使用DDT。

目前,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体和生物体内都发现了二恶英、阿尔德林、氯丹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蓄积于体内脂肪组织中。北极因纽特人体内和北极熊、海豹体内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蓄集浓度最高。比如,在因纽特人的乳汁中发现了高浓度的POPs,这些有毒物质也损害了雌性北极熊的生殖器官,使它们看起来像雌雄同体。由于人类所用的POPs最终排泄到海中,全球海洋中鲸类的体内脂肪中犹如蓄积了成千上万吨POPs,并通过鲸的游动性带到世界各地。

由于洋流和气流的移动,又把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送到最为原始的没有受到污染的北极。所以,居住在北极的人和使用DDT地区的人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调查发现,北极的DDT主要来自俄罗斯,该国还在使用DDT,主要用于农作物杀虫。尽管俄罗斯在POPs公约上签了字,但在其国内并未批准,所以使用DDT并未受限制。中国也是在继续使用DDT的国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希望人类最终能抛弃DDT,这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时间。防治疟疾不一定要用DDT,而是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比如,清洁死水以阻止蚊子的繁殖,晚上睡觉用蚊帐防蚊,选用专门杀蚊的杀虫剂并研制新的抗疟疾新药等。比如墨西哥已经停用DDT,同时该国的疟疾发病率也在下降。

当然,对人类、生物和环境有剧毒的并不仅仅是POPs公约所列的12种化学物质,许多专家认为这个黑名单太短,还有很多剧毒化学物质也应列在其中,比如对于人类最危险的新污染物溴燃阻剂(brominatedflameretardants),这种化学物质广泛用于沙发、服装和电视机中,它也可能会列入禁用名单。

随着全球变暖,还会有越来越多的POPs释放到环境中。因为气温升高会使已经沉积在冰川中的POPs融解出来,洪灾也会将深埋在土壤和水下的POPs释放出来。人类如果不限制有毒化学物质的生产与消费,最后吞下苦果的还是人类自己。

1

DDT的传播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由于该种化学物质性质较为稳定 吸入少量对于动物体危害不是很大 因而能在动物体内长期存留

越高级的动物 就是食肉动物 体内聚集DDT的量越大

2

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水循环实现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5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