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优越全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农耕条件好,是垫江重要的粮食、畜禽和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耕地面积2687公顷,粮食种植面积8万余亩,产量3.11万吨。生猪已出栏5.03万头、存栏3.04万头,家禽出栏66.42万只、存栏69.14万只,生态鱼养殖5230亩。目前有生态鱼、泥鳅等水产养殖大户50户,面积1500亩,种养业大户2000多户,有粟鸿、顺发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章惠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四季蔬菜专业合作社,助兴、先斌生态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富友种粮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3000余户。注册了“助兴牌”生态鱼、“四季牌”无公害蔬菜、“汤氏牌”、“富四牌”鸡蛋、“嘉乐牌”优质米等五大品牌。“汤氏牌”鸡蛋成功打入重庆中百仓储超市,“助兴牌”生态鱼进入永辉超市,“四季牌”无公害蔬菜进入新世纪超市,“富四牌”鸡蛋、“嘉乐牌”优质米远销湖北、贵州等地。
城镇商贸集镇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3万余人。全镇有个体工商户400余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余元,集市贸易8000余万元。 文教卫生镇内2所高完中、3所完小、1个市一级幼儿园,有教职工500余人,在校生1万余人,幼师20人。镇卫生院下设3个门诊,各类医疗设施齐备,有医疗卫生人员64人,其中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师24人,初级士19人,病床75张,有120急救车1辆。光纤电视村村通,集镇功能齐全。
雨山村综合农业开发
2006年冬,启动了投资240万元,建设标准化排灌渠2000多米,受益面积625亩的雨山村综合农业开发项目,增添了农业生产的后劲,为全镇农业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畜禽养殖添新秀
2006年3月,前丰村1组外出打工青年袁富四回乡投入36万多元,占地1500m2建起一个规模逾2万只年纯收入50万元的蛋鸡养殖场,成为全镇60多家畜禽养殖大户中的一枝新秀。购买玉米、小麦等粮食配制饲料,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粮食生产。
嘉兴大道直通高速
经过多方积极努力和充分准备,长2.7Km、宽12m,投资1300多万元的嘉兴大道于2005年12月顺利开工,建设工期历时一年,2006年12月终于成功通车,使周嘉直通渝宜高速,区位优势突显。为该工程建设拆迁敬老院1座房屋建筑面积1150 m2,农户13户62人,房屋建筑面积1501 m2,高低压电线杆19根,自来水主管道500m,坟131座,工程挖填土石方32万立方米以上,建桥涵8座。
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6年11月,全镇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过普遍宣传发动和积极上门服务,28500多名农民踊跃参合,参合率达66%以上,有了缓解了农民看病难。
抗旱救灾
2006年6月底至9月初,全镇遭受了长达60多天极为严重的旱灾,实属百年一遇。全镇239口山坪塘有20%干涸,40%水人畜不能饮用;4万多亩农作物近2.5万亩受灾,有8000多亩绝收,其中水稻2000多亩,豆类近1000多亩,红苕约4000亩,蔬菜近1000亩;水产养殖以及柚树、桑树等经济林木遭受严重损失;2万多人,3万多头牲畜,近20万只鸡鸭等禽类饮水困难,农业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全镇干群在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努力开展生产自救,自8月中旬开始,掏老井300多口,挖新井近100口,组织车辆为1万余名饮用水困难的群众送水350多车次1000余吨。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再生稻近1000亩,种植秋玉米1000亩,秋洋芋3000亩,秋红苕3000亩。8月底,全镇组织赴新疆拾棉工140人。9月初降雨后,旱情稍有缓解,全镇抢种秋菜4200亩,油菜育苗近800亩,将旱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移民群体安居乐业
2006年春, 86户移民建圈舍3100m2,养猪856头,其中母猪20头;25户移民联合兴办了三峡移民益民草绳厂,解决了80多人就业致富问题,移民群众兴办的大理石加工厂、瓷砖销售门市等相继开业,这些都是移民开发创业的好典型,对移民生产生活稳定和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