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笋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在我国非常受欢迎,有竹笋衍生出来的菜肴、笋干等有着独特的口味。其菜肴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并且竹笋还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胡萝卜素等,还有着防癌作用,在现在趋于养生保健的环境中,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食物。并且竹笋一般集中在春季上市,如果利用反季节栽培的话,其种植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2、种植效益分析:竹笋的生长能力是非常强的,每年野生的数量都有非常多。因此种植成本投入是比较少的,一般每亩加上种子、人工、采挖等各种管理费用都只需要1000-2000元左右。正常种植下,一亩竹笋的产量大概在1000kg左右,现在竹笋的市场价格大约在6元/斤。收购价格则在4元/kg左右,因此一亩的产值在4000元左右。然后除去种植成本的话,一亩种植效益为2000-3000元。
3、发展趋势:现在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竹笋的食用药用价值逐渐被人熟知,并且人们现在的饮食方向由温饱逐渐转向了养生。因此食物的结构也有所调整,因此竹笋这样的保健食物销量在不断上升。价格也因此不算上涨,现在适当种植竹笋的话,既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又是一种创业致富的机会。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竹笋在生态环保、健康食品等行业是有着很大的收益空间的。
4、种植风险:竹笋的发展趋势虽然好,但是也有着很大的种植风险。因为竹笋的生长能力强,每年在农村只要有竹林的地方,就必定会有大量的竹笋。因此野生的产量是非常多的,如果盲目发展人工种植的话,其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够保证其品质的话,那么会严重影响种植效益。还有种植技术、销路等,都是我们在种植时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这个季节南方地下的“野生蔬菜”开始上市。这是一种冬笋,一直有“金衣白玉,蔬菜一绝”的美誉。去年11月,冬笋已经大量上市。花5元钱就可以买一斤,一个人一天可以挖100斤。村民们争相挖掘。今年已经是十二月了,冬天的竹笋在市场上很少见到。与去年相比,今年冬笋的价格飙升至每20元一公斤,但农民不愿意挖。
冬笋只生长在南方。湖南、江西和福建是冬笋的主要产地。这种藏在地下的美味食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首先,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与春竹笋和夏竹笋相比,冬竹笋具有更好的品质和营养。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等。其次,它产量低,难以采挖,一年只可以吃两三个月,所以每年冬笋上市时都很受欢迎。在市场上,每公斤售价为10元,当地市场的购买价格不低于5元。
去年是冬笋收获的一年。来村里买冬笋的小贩一批接一批。在早期,它们是8元左右1公斤。后来,冬笋大量上市,价格约为5元1公斤。一些有经验的老农民一天能挖100斤,也就是500多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所以村里的人都冲进山里去挖冬笋。有些人每月挣近2万元。然而,今年的情况不同。冬笋价格飙升至20元,现在是蔬菜市场上最贵的蔬菜。初冬竹笋首次上市时,售价高达每公斤80元。现在是十二月下旬,但是市场上的冬笋不多,农民也不愿意在山里挖冬笋。
冬笋有大有小,去年是冬笋的大年,所以丰收在望。今年不仅是冬笋的小年头,而且还遭受干旱,导致冬笋严重减少。前几年的这个时候,农民已经开始挖掘,每天可以轻松挖掘到100斤。但是今年没有什么动静,因为山里挖的冬笋不多。有的人家里有五六亩竹林。一对夫妇去山里挖了两天,只挖了20斤冬笋。甚至挖出的竹笋也不大,除去外皮后也没剩下多少了。今年的冬笋价格昂贵,主要是因为冬笋产量相对较低。在许多冬笋的主要产区,自6月以来一直持续高温,几乎没有下雨。由于干旱天气的影响,土地又干又硬,导致冬季竹笋在土地上生长缓慢,体积小。虽然冬笋的价格已经涨到20元一斤,但是农民们挖竹笋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一天挖不了多少,所以不划算。此外,农民现在不挖它,直到冬天竹笋长得更旺盛才会去挖,这样可以增加一些产量,然后卖到一个好价钱。
根据前几年的经验,随着后期大量冬笋上市,价格会有所下降。然而,今年冬笋的整体产量相对较低。即使它们在后期集中上市,价格也会高于去年。据估计,它们也将在市场上以大约以15元1斤的价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