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土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 - ....
希望采纳
农业之于中国,有重要的政治和战略价值。
因此,对于中国这样的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国来说,农业的不利条件所产生的后果要更加严峻,甚至会加剧当前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
鉴于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具有的天然弱质性以及由于客观和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利条件,当前中国农业安全形势所面临的风险十分严峻。
在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和跨国公司操纵炒作的共同作用下,世界上的石油、水和粮食等资源越来越稀缺,各个国家对这些资源的争夺态势已经显现,将来势必愈演愈烈。
粮食、种子等农产品资源将会成为大国之间竞争博弈、限制中国崛起的重要武器。
因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当前中国农业安全面临的风险是复杂而多重的:
危机一、农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农业较低的收益率和较高的经营风险及其特殊地位,世界发达国家一般都会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本国农民实现的经济利益的实现,降低农业的经营风险。如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在1995年以前是大豆的净出口国,但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中国农民纷纷退出了大豆的种植,到2000年时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 340万吨,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达到80%以上。
中国大豆的遭遇是一个的例子,如果农业不能对农民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而农民又完全听从市场的短期信号,那么中国的其他农产品也极有可能步大豆的后尘。
危机二、粮食安全存在风险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需求缺乏弹性,人们不会因为价格低而多吃,也不能因为价格高而不吃,一旦发生粮食短缺,势必引起恐慌乃至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在这个意义上,粮食绝对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具有战略价值的商品。中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再加上“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粮食短缺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势必影响政治稳定与国家安全。